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会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20-121,12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D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中均能明确诊断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腔强化CT值显著高于假腔(P〈0.05),真腔多被假腔螺旋状包绕.横断面图像上可见“鸟嘴征”样特征,轴位图像上可虬“夹心饼”样特征。图像能明确显示初始破口位置、再破口数目、腔内血栓和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MSCTA可作为AD诊断和术前评估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A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AD患者84例,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诊断。结果A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胸背部疼痛或腰腹痛可为首发症状,常有伴随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实验室结果为D-二聚体(D-dimmer)阳性,总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从40%~100%不等。CTA和MRI阳性率100%。结论对于高血压和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致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总结9例外伤性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9例外伤性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有其他伴随症状,CTA的诊断符合率达100%。AD的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支架植入术。结论及早诊断和积极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D)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简便快捷的实验室检查对AD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另外,影像学检查包括主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对AD的诊断意义重大。本文简要综述AD的诊断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 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 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史特点,诊断过程。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率高,临床表现多样,胸腹痛为其主要表现,该病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和心电图异常,高分辨率CT或增强CT扫描是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阳性率(88%)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在病情不稳定时可进行床旁检查。CT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尤其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优于CDFI。MRI诊断主动脉夹层阳性率(100%)最高。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检查或联合应用CDFI、CT、MRI等方法,可迅速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MRI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患者行MRI不同方法检查(平扫、增强、电影成像及血管造影),4名经验丰富的放射学医师分别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CT、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MRI共显示主动脉夹层32例(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22例)。结论MRI扫描较其他检查对AD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惠  经小梅 《河北医药》2009,31(7):834-835
目的加深对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18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与预后。结果18例AD患者主要首发症状为突发性撕裂样剧烈胸痛、腹痛。病因主要由高血压引起,以中老年患者多见,血压控制未达标。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8例,首诊误诊率达44.44%(8/18)。结论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AD主要因素。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AD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从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造成真假两腔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主动脉夹层起病急,进展快,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病死率极高。AD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多为胸部突发的剧烈疼痛,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是基层医院往往受到条件限制,影像学检查并不能作为AD的常用筛查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D-二聚体在AD患者早期诊断中是否具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张丽英  朱京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42-364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11例(68.8%),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能确定诊断。AD的临床表现复杂,急诊首诊误诊率56.2%。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提高急诊医师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测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海马结构的体积,确定海马在两种情况下的范围大小,为阿尔茨海默病和海马硬化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照。方法:收集21例AD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3.0T磁共振(MRI)扫描,利用手工标记的方法,计算出海马结构的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患者的海马结构体积明显比正常人减小(P〈0.05),但其体积无性别、侧化和利手的差异。结论:AD患者海马结构体积显著较小,这可以作为影像学上诊断AD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唐晓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06-10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多层螺旋CT造影结果,然后通过正确率来探讨螺旋CT诊断AD的价值。方法:50例AD患者全部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等方法来显示AD及穿透溃疡,根据Stanford分类法分型。结果:对50例AD患者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分为A型27例,B型23例,所有患者均显示主动脉夹层典型征象;主要CT表现为主动脉壁呈新月型或环形增厚,无内膜破裂形成的双腔主动脉征象,增强扫描假腔无强化;内膜钙化向内移位14例;穿透性溃疡征6例;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30例。结论: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夹层的部位、范围及并发症,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及随访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主动脉夹层(AD)形成及发展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有助于快速诊断。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120/60~80mmHg能提高生存率。结论早期积极控制血压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诊断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优势。方法对临床高度疑似后经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的32名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的CTA扫描,并对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等后处理。结果 32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开口、范围、内膜瓣的情况、真假腔的大小、假腔内血栓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肾动脉及髂动脉等)的受累情况,并能显示相应器官的供血情况。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清晰、迅速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其主要分支以及相应器官的供血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34例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我科34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全部或部分行心电图、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MRI),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上述检查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0/34)、41.0%(12/34)、87.5%(14/16)、100%(21/21)、100%(4/4)和100%(2/2)。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MRI、主动脉造影对AD起确诊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能初步诊断A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急诊科医师对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1年我院急诊科确诊3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病因,主动脉CTA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结论提高AD的早期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侧脑室角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20例AD患者(AD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对比分析其侧脑室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AD组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颞角宽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侧脑室角度的变化可为AD的临床诊断提供可信的影像学依据,借助此思路可有助于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胸痛,休克亦可为其首要表现;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和MRI,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110/60~70mmHg,能明显提高AD的生存率。结论快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主动脉夹层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晨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527-527
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沿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常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误治,延亡率极高。及时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对我院38例急性AD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关李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92-19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因、I临床表现、确诊手段及治疗方法。结果: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占67.7%,血压控制均未达标;主要首发症状为突发性撕裂样剧烈疼痛;MRI、增强CT的诊断符合率高(100%)。结论:以突发剧痛就诊,尤其有高血压者,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可行MRI或增强CT检查确诊;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控制血压并达到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