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生儿医院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医院感染,近年来,有关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时有报道。本院为防止和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于1994年5月创建了国家级爱婴医院;施行母婴同室改变了产科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但却增加了新生儿...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新生儿肠炎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用细菌培养方法,早期发现医院感染新生儿肠炎,并积极治疗。方法对连续两个月发生的新生儿腹泻2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分析。结果证实本次发病是由产科婴儿室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引起。结论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及措施的落实,杜绝婴儿室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母婴病房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调查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预防与控制母婴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我院母婴病房2006年9月,连续发现3例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经积极控制感染,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危区,国内的文献报道中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率为4.5%~11.4%,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感染来源广、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易聚集或流行、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的调查报告林玫,李翠云,董柏青,王树声,刘兵,王鸣柳,谭国珠1993年9月,南宁市区直某医院发生一起新生儿感染的爆发流行,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性发烧、腹泻等,发病11例,死亡4例。流行历时15天...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防止和减少婴儿室及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方法 对17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儿中易引起暴发流行。结论 患病儿、人工喂养、难产、早产是易感因素。感染途径主要有经产道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方法 在6年时间里,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检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及母婴同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同时与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全员参与,共同完成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结果 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中,皮肤感染、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脓疱疹明显下降,由2003年的2.07%降至2008年的0.17%,经线性趋势X2检验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由2003年的5.7%降至2008年的0.86%,漏报率逐年下降,经线性趋势X2检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婴同室有关部位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均符合医院要求;母婴同室新生儿无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流行.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并督促落实相关制度、加强监测、并与有关科室密切配合和全员参与,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092乐菊芳,康金凤,严珊玲,汤庆娅,程志英,徐猗葡萄球菌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若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常可酿成暴发流行,后果极为严重。现将我院一起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室护士手的污染和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医院病房里,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的。新生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成为易感患者,新生儿室医护人员更应重视手的清洗和消毒。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我院在1998年10月~1999年2月对新生儿室护士在进行日常操作前、后手的污染状况及手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一、方法:本院新生儿室护士操作前的手及静脉注射、口腔护理、晨间护理、肌肉注射、换尿布各项操作后的手作细菌染菌量检测,用Micr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重症医学科2005-2009年528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医学科5283例新生儿中共发生医院感染852例,医院感染率16.13%;感染部位以血液感染居首,占45.19%;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34.86%;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5.52%。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流行规律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诊断与预防。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4年新生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轮状病毒检测,采用法国VEDALAB公司的金标法ROTA-CHECK-1试剂盒检测患儿粪便。结果共诊断新生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病例22例,患儿分散在新生儿病区和母婴同室区不同房间;其临床情况为:于出生当日~12d发病;大便次数每日44次8例,5~9次14例;大便性状改变19例,伴有轻度脱水2例;大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有其特殊性,隐性感染及出生后48h内发病的宫内感染不应诊断为医院感染;为预防显性感染,在流行季节应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急危重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但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增多、住院时间延长、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国内报道,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6%.本调查通过品管圈(QCC)活动,建立完善的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遵守操作流程及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自觉性,从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7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检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各项监测;同时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密切配合,全科参与,共同完成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结果 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执行良好;在危重患者数最增加、有创技术使用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部位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流行事件.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和督促落实相关制度,加强监测,对医院感染病例使用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并与科室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和全员参与,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病房轮状病毒(RV)肠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某院2012年1-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 032例新生儿,同期采取一系列RV肠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照组:该院2011年1-12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 007例新生儿,执行一般诊疗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新生儿RV肠炎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观察组发生RV医院感染12例,发病率为0.59%;对照组发生RV医院感染36例,发病率为1.79%,观察组新生儿RV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45,P<0.01)。新生儿RV肠炎医院感染以冬春季多发,医院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1、2和12月,3~5月少量散发,6~11月无RV肠炎医院感染发生。结论通过采取主动筛查、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一系列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房RV肠炎医院感染发病率,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为了解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1997-1999年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21%,例次率为8.06%;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达35.57%、36.84%、36.28%;脐部感染的构成比34.8%,占首位;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47.46%。结论:医院感染的高危新生儿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新生儿;新生儿感染以外源性感染为主;提示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应注重对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控,特别是加强新生儿脐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某医院新生儿感染检出柯萨奇B组病毒的报告沈阳市卫生防疫站(110031)孟繁君,曾宪忠沈阳市职工医学院高英伟1993年9~10月,沈阳市某医院发生一起严重新生儿感染事件。为配合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对部分患儿粪便进行了肠道病毒分离鉴定。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NICU)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提高NICU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督促措施实施、检查和持续改进. 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后,我院NICU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符合<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学>中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要求,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标准要求. 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于NICU医院感染管理中,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省17所医院,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NICU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共监测 12 998例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43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35%,住院总日数为126 125 d,日发病率为3.46‰。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而下降(χ2=291.55,P<0.001)。不同规模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7,P<0.001),床位数>30张的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和日发病率最高;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以西南地区(10.36%)最高,日发病率以华南地区(10.52‰)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血液为主;感染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我国NICU不同出生体重组、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应继续加强监测,根据感染特点指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儿的各个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机体抵抗力差,易发生各种感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是一种危及医院临床工作的一件重要而且棘手的事情,新生儿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家庭经济负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意义十分重大。2012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发生6名新生儿在入院后第2、第3天出现脐轮红肿、脐部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脐炎,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省17所医院,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NICU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共监测12 998例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43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35%,住院总日数为126 125 d,日发病率为3.46‰。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而下降(χ2=291.55,P0.001)。不同规模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7,P0.001),床位数30张的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和日发病率最高;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以西南地区(10.36%)最高,日发病率以华南地区(10.52‰)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血液为主;感染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我国NICU不同出生体重组、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应继续加强监测,根据感染特点指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