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在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时采用推拿超短波拔罐综 合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两组对照观察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综合组治愈率 60.0%,对照组治愈率 40.0%; 3个疗程后综合组治愈率 83.3%,对照组治愈率 63.3%.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综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发病2年后面神经功能未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8例,对照组为发病2年内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2例,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3、6、24个月时间段的面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分析,评定标准采用美国Hohse—Brackmann(H—B)分级法。结果28例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保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无效的,而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与预后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旅萍 《现代保健》2013,(20):41-4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部分机理。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采用国际公认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标准客观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5%)高于对照组痊愈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传统针刺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赵斌  邓晓玲  张蕊  王世凤  张琼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81-2582
[目的]评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s palsy)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了我院收治的1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对用药疗程及感染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是否伴有糖尿病及患者年龄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15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有42例(26.9%)发生感染;糖皮质激素疗程4周发生医院感染较2周明显增高(t=7.035, P<0.01);合并糖尿病和老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χ2=21.326, OR=11.614, P<0.01、χ2=6.547, OR=5.874, 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发生医院感染与糖皮质激素疗程密切相关,合并糖尿病和老年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密波治疗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伴有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伴有面肌痉挛,经常规药物治疗进入恢复期后:观察组给予电针密波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及面肌痉挛恢复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面神经麻痹疗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06%、76.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面肌痉挛疗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79.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伴有面肌痉挛患者采用电针密波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面肌痉挛改善较好,应推广使用该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面神经麻痹物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11月到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共226例,采用激光疗法、超短波疗法、红外线理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物理治疗治愈的患者为196例,治愈率为86.73%;有效的患者为30例,有效率为13.28%;无效的患者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物理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常于晨起洗脸或漱口时发现,多于夏季发病[1].传统的西医内科治疗或是单纯的中医中药治疗疗程较长,效果不确切.  相似文献   

8.
简梅菊  黄纯 《现代保健》2009,(18):87-88
面神经炎义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乐氏麻痹,患病率为258/10万,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引起的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诱发因素可为感受风寒、感染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及面神经受压而产生面神经麻痹,进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特征。为了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笔者所在科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实施充分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陛。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静脉滴注,疗程14d。2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6例给予降血糖等一系列治疗,并全面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经过3-5个周的治疗后,56例患者中36例基本痊愈,20例出现不同水平的好转。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面瘫评分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为糖尿病和血糖异常,深入研究该病的恰当的治疗方法及发病机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1.
急性面神经麻痹多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造成。面部五官功能受到的影响往往会引起患者较重的精神负担。笔者从2000年7月至2003年11月,3年间使用北京达轮公司生产的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型号为TL980-H),运用交流电按摩中药渗透叠加中频电流、辅以穴位按揉、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病人36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面神经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以面肌瘫痪为特点,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此病发病较急,1~2日内即出现口眼歪斜。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这类患者采用TDP(特定电磁波)配合超短波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基本方法是先用TDP垂直照射面部病灶区,灯距一般为30~40厘米,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再用超短波治疗10分钟,超短波治疗机的电极一极放在乳突部,另一极放在眶上部或上颌支(眶上部和上颌支每日交替应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围性面瘫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为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常见的病证之一。现就我科2003—2008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0例周围性面瘫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苏庆军 《现代保健》2008,(30):118-118
面神经炎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该病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遗留后遗症。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理疗治疗该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故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将面瘫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针灸疗法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近年灸疗治疗这一疾病的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一侧瘫痪,表现为口眼歪斜之状,中医称之为"口眼斜",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配以针灸,电疗等其他方法,可起到濡养经筋、行气活血、疏风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其病因未明,可能为病毒感染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引起循环障碍、轴突髓鞘变性而致,常急性起病,且病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景良 《智慧健康》2022,(13):52-54
目的探究分析在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结合超短波方案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贝尔面瘫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针灸治疗)与研究组(针灸与超短波联合治疗)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两组治疗有效率、FDI(面部残疾指数)评分、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WHOQOL-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展开比较。结果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展开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FD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WHOQOL-BREF评分看来,接受治疗前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同时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超短波治疗的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贝尔面瘫临床治疗效果,可更为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徐联春  王茜 《现代保健》2009,(28):53-5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能否应用电针治疗。方法对10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96%,有效率100%。结论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