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等院校学生思想现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专业的179名一年级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定,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1)医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总分的因素有性别、家庭月收入和母亲文化程度,性别、家庭月收入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P<0.05),母亲文化程度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相近,但在躯体化和人际敏感方面较全国常模好.性别、家庭月收入和母亲文化程度是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6-2016年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提取数据并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元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优于国内成人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则劣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三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因子上均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性别医学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两项因子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上均优于女性;其他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提示,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有所侧重及重视性别差异。同时,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劣于国内正常成人及青年,与既往一些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提示应当考虑到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重新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SCL-90常模。  相似文献   

3.
231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研究当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硕士研究生心理症状筛查阳性率高达43.7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几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前硕士研究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目前医科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585名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并与中国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研究生组的总分、总均分低于正常人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项目数高于正常人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低于正常人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生因子得分与正常人因子得分比较, 研究生因子得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低于正常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恐惧低于正常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年级组研究生比较二年级最高,但没有明显差异(P>0.05).④有子女组高于无子女组, 没有明显差异(P>0.05).⑤临床医学研究生班高于基础医学研究生班, 但没有明显差异(P>0.05).⑥其他民族高于汉族,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正常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相近,且有优于中国正常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图书馆阅读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采用图书馆阅读疗法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高校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阅读疗法后高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治疗前低,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与阅读疗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图书馆阅读疗法对改善其心理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宁夏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7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 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在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正常人群差,应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7.
蔡芬  肖鹏妹  卢月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44-2746
目的:探讨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将得分与普通病房护士及中国女性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病房护士得分低于常模,除精神病性、焦虑、敌对因子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U护士得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除人际关系及敌对因子外差异均有显著性。除人际关系因子外,ICU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病房护士及中国常模人群差,应多关注ICU护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行为类型的关系,为促进医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A型行为问卷(TABP),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集体测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医学研究生的SCL-90阳性因子检出率为34.29%;医学研究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高于B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A型行为类型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B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我院84名神经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将所得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神经内科护士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及抑郁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学会自我缓解心理压力,为神经内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SCL-90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的44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1)与全国常摸相比,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所有因子的数值均比全国常模低(P&lt;0.05)。(2)男生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女生,而强迫因子分值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3)研一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中,除抑郁因子外,其余9项因子分值均高于研二和研三学生,而抑郁因子分值低于研二和研三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1)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相比,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略优于男研究生;研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研二和研三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当今医学研究生幸福感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60名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博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活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均高于硕士研究生;不同年龄组的研究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学历以及年龄段差异对研究生主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度就业情况良好的医学研究生群体,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本研究结合近五年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在分析医学院研究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立足医学研究生培养特点,探索通过六种途径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力,从而促进医学研究生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13.
汪江平  李绍华 《安徽医学》2012,33(5):605-607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职业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医科大学四类专业1 020名本科毕业生,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职业期望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几乎没有困难和比较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和38.5%;对医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能力有影响的职业期望因素是:择业首选因素(OR=1.611,95%CI=1.213~2.140)、单位级别(OR=1.895,95%CI=1.094~3.282)、自评影响就业因素(OR=1.549,95%CI=1.121~2.141)和就业自信程度(OR=3.900,95%CI=2.832~5.371)。结论医科类本科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应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职业期望,从而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When the 2,308 residencies obtained by U.S. medical school graduates outisde of th National Intern and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 were added to those of the 11,172 students who matched, the distribution of all 1977 graduates among specialties was found to b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for those who matched, but regional differences were marked. A regional comparison of the location of the residencies obtained by the graduates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schools attended by students suggested that recruitment of graduates from other regions was a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first-year residents as was retention of graduates in a given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定向毕业生)的履约现状,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自编问卷对蚌埠医学院2015届、2016届、2017届的定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全科医学的系统学习后,75.18%的定向毕业生表示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有待改革。定向毕业生实际履约率为86.13%,政策认同度是影响意愿履约的重要因素。6.57%的人认为政策合理,67.15%认为不太合理,26.28%的认为政策不合理。年级与家庭收入不同学生对政策的认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政策认同度高的意愿履约率高于认同度低的履约率(P<0.01)。而性别、生源地、家庭收入与定向医学生意愿履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调查者中仅有33.58%愿意履约服务基层。结论:对于定向医学生的培养,高校应完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招生、教育、规范化培训、就业等保障、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我设限特点及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设限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高职高专、本科和研究生的701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研究生自我设限倾向低于高职高专和本科生,城市学生的自我设限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年级间医学本科生自我设限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成绩目标、掌握目标与医学生自我设限呈显著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与医学生自我设限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自我效能感、掌握目标定向对医学生自我设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R^2=0.047)。结论人口学变量、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医学生自我设限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阻碍因素及其就业指导需求,为医学院校建立可行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我校首届选修全科医学课程的27名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就业地点选择仍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城市,共占74.08%,选择县城的占25.93%,乡镇和边远地区农村无人选择;选择一级医院只占7.41%,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无人选择。阻碍毕业生下基层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基层缺乏吸引力和不利于今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结论做好舆论宣传教育、政府加大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作为测评工具,对497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焦虑情绪测定,并分析性别、专业、学校类别等因素对毕业生焦虑状况的影响。结果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27.77%(138/497),其中轻度焦虑为17.71%(88/497),中度焦虑为8.65%(43/497),重度焦虑为1.41%(7/497);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类别、专业和家庭背景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职、高专院校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程度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焦虑程度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来自农村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家庭背景较好者,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专业及家庭背景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程度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应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毕业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浙江省90个县区1 078名医学毕业生进行调研,探讨后疫情时期医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结果发现,后疫情时期医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意愿岗位相对集中,就业意愿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男性、生源地为浙江东部地区、独生子女、有社会实践和创业经历的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较高;政策导向、子女教育、福利待遇、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人乡情感是医学生返乡就业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笔者提出构建返乡医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对策,即:加强各级政府调控力度;加强返乡就业毕业生的子女教育和福利待遇水平;转变医学生就业观念,重构医学生“人乡情感”,提高医学生的乡村服务、乡村奉献、乡村治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describe perceptions of medical students, recent medical graduates, faculty of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alawi and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PMPs) towards an attachment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private medical doctors'' offices.

Method

Qualitative cross 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in Blantyre, Malawi in 2004 using in-depth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and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In general,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favourable to the idea of having medical students within their consulting offices while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recent graduates and faculty opposed, fearing compromising teaching standards. The lack of formal post-graduate qualifications by most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nationally-approved continued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s were mentioned as reasons to suspect that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PMPs) could be outdated in skills and knowledge.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however reported participation in credible continu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programs although these were not necessary for re-registration. Students and faculty suggested that the need for privacy in private institutions unlike in the public teaching hospitals as one reason why patients may not b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in PMPs facilities. The fact that the patients profiles with regard to disease presentation (mostly ambulatory) and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may be different from patients attending the public, free for service teaching hospital was not seen as a desirable attribute to allocate students to PMPs clinics.

Conclusion

Faculty, medical students and recent graduates of the Malawi College of Medicine do not perceive PMPs as a resource to be tapped for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