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于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GI-NHL)临床上较少见,但胃肠道是结外恶性淋巴瘤的常见好发部位。作者1983年至1994年共收住恶性淋巴瘤357例,其中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4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6例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男女比2.1:1。年龄5岁~69岁,中位年龄3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5.6个月。原发病变部位:胃18例,回盲部15例,空肠3例,回肠5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二、症状与体征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取决于原发肿瘤部位。腹痛、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为最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提高原发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率。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7例原发鼻腔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多数来源于T细胞,误诊率高。结论:仔细鼻腔检查、认真分析C T片、活检部位恰当、对可疑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查可大大提高其诊治率。 相似文献
4.
报告13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护理体会.首先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改变,肌力变化,发热以及淋巴结大小的变化等,这些改变对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在护理操作时和临床护理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第三应注意观察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和副作用,如化疗,鞘内注射化疗药物,脊椎和脑部的放疗,需要注意这些化疗后的副作用和神经毒性反应,如脑水肿,骨髓抑制;注意止痛药物的副作用等.第四是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少见,国内报道约占大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1%~1.9%,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不易诊断,术前误诊率在3/4以上。我院在1980~1995年共收治9例,占同期大肠原发性恶性肿瘤1.3%,结合文献对本组病例诊治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2~80岁,平均53.4岁,病程平均8.5个月。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6.
7.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近10a收治的8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块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胃46例,小肠10例回盲部13例,结肠15例,直肠2例,X线和内窥镜是主要的检查方法,B超、CT及血管造影有辅助诊断意义,内镜下超声量 新的有前景的方法,确诊依靠病理,普通活检阳性率不高,粘膜大活检有助于诊断。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易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容易误诊,临床疑诊病例,应设法取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继发恶性血液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的恶性血液病类型。抗体标记用荧光素FIFC,PE,Per CP,APC四色方案,采用FACS-CantoⅡ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 43例原发肿瘤包括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泌尿系统肿瘤、食管癌等为主13种,常见继发的恶性血液病包括淋巴瘤(32例)和髓系白血病(11例)。淋巴瘤中NHL-T占56.25%(18/32),NHL-B占43.75%(14/32)。NHL-T的两种类型中TCR-αβ10例(10/18,55.56%),TCR-γδ8例(8/18,44.44%)。NHL-B以CLL为主。髓系白血病包括AML和CML。结论该研究分析了原发肿瘤治疗后继发的恶性血液病类型,发现T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TCR-γδ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继发恶性血液病,并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发病分布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吴青莲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4,3(5):443-444
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1998年至2001年,收治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淋巴瘤8例,中位年龄51岁,初治时病灶为单发者6例,多发者2例。术后单放疔2例,放疗后又加化疔6例。放疗采用^60Co或6、8MV X线外照射,5次/周,1.8~2.0Gy/次,连续照射,全脑剂量30~42Gy,缩野后加量至40~60Gy,3例照射全脊髓剂量为28—30/Gy。化疗以CHOP为主的方案2~6周期。结果中位生存期为23.9月,1年生存率75.0%,3年生存率25.0%,5年生存率12.5%,局部复发75.0%。结论本病近期疗效满意,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手术加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全脑照射40Gy以上,缩野后总剂量以50~60Gy加CHOP为主的方案6个周期为好;卡氏评分、年龄、治疗时单发或多发病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008年收治的2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仅6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6 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手术切除率为89.7%.免疫组化证实B细胞型淋巴瘤27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25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56%,其中Ⅰ期+Ⅱ期5年生存率为61.9%(13/21);Ⅲ+Ⅳ期5年生存率为25 %(1/4).结论 PG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胃镜活检是术前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化疗是治疗PGML的重要手段.免疫组化及临床分期对PGML的分类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GML)临床少见 ,起病隐匿 ,无特异表现 ,内镜加粘膜活检也易误诊。我院自 1982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经胃镜 ,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GML 18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男 ,女之比为 1.2 5∶1,年龄 30~ 70 ( 4 6.4± 12 .7)岁 ,其中 4 0岁以下 7例 ,60岁以上 5例 ,就诊前病程 2~ 140月 ,平均 17.4月。全部病例均符合Dawson关于PGML的诊断标准。另有 6例胃镜活检病理难以与低分化腺癌区分 ,因未接受手术而未能确诊 ,未纳入本组病例。1.2 临床表现大多起病匿 ,有一例以呕血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4.
15.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内镜表现特征及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近 5年来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7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 :位于盲肠占 57.1 % ,直肠占2 8.6 % ,病灶呈局限性分布 6例 ,累及肠管平均 7.6cm长 ,1例为多发性跳跃式分布 ;内镜下表现为弥漫型 4例 ,息肉型 3例 ,溃疡 2例 ,结肠镜检查 (结合病理学诊断 )确诊率达 75 .0 % ,明显高于 (P <0 .0 1 )钡灌肠诊断。结论 :本病好发于盲肠 ,其次是直肠 ;内镜下以弥漫型多见 ,病变累及范围广 ,粘膜皱褶肥厚如脑回状、病灶复合多发等表现颇具特征性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内镜活检至粘膜下、多点取材和加做免疫组化检查能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发生率、临床分期以及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骨髓侵犯者21例,发生率为21.00%。其中骨髓涂片检出骨髓侵犯12例,骨髓活检切片检出9例。结论采取骨髓活检对骨髓侵犯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超声显像对恶性淋巴瘤脾浸润患者在化疗前后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36例恶性淋巴瘤(其中何杰金病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27例)进行化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 化疗前86.1%病例有脾脏肿大,所有病例脾内均有低回声病灶。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1.结节型;2.弥漫粟粒型;3.巨块型。本组以结节型多见,占69.4%。化疗后超声复查,大多数病例脾脏缩小,脾内浸润病灶消失。结论 超声显像对恶性淋巴瘤脾浸润化疗前的诊断和化疗后的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无创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MTL)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PMTL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7例PMTL病灶二维超声均表现为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声像图表现分为2种类型,弥漫型4例,结节型3例;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血流丰富者5例,血流稀少者2例.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在二维超声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够提高此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脑的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析了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本瘤典型的CT表现为平扫稍高或高密度,增强扫描显著均匀性强化,边缘不光滑有浸润倾向,伴沿软脑膜生长。这些特点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29例病理确诊原发于喉部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同时期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9例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病例均进行了手术干预,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进行了后继的放射及化学综合治疗,病员的平均住院日较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为长。结论:本病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需早期明确诊断和判定病变累及范围,在尽可能早期获取病理诊断基础上,提高对喉部影像学的认识,对于此类疾病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