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变应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多态性是遗传致病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基因多态性与变态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菌生物膜(bacteral biofilm,BBF)与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关系是目前鼻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菌牛物膜可能是慢性鼻及鼻窦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本文就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关系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菌生物膜被认为是多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持续存在和不易治愈的重要原因.目前的研究证明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的鼻窦黏膜中存在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相关.细菌生物膜在微生物学领域是研究热点,现阶段对其形成过程及调控机制、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已有r初步了解,但很少涉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相关性.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视野清晰,效果可靠,保护鼻及鼻窦生理功能,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7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9至76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至6·5年,平均3·5年。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两侧病变时以病重一侧计:I型1期5例,I型2期11例,I型3期15例;Ⅱ型1期12例,Ⅱ型2期15例,Ⅱ型3期9例;Ⅲ型3例。本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鼻塞,流脓性涕,头疼等典型的慢性鼻窦炎症状,眼…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病理本质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生为多因性,其中细菌生物膜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概念、致病机制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发现有一部分为难治性病例,这些病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鼻息肉易复发,鼻黏膜及鼻息肉组织呈现显著的嗜酸性细胞浸润,类固醇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此类型鼻窦炎目前被称为慢性嗜酸细胞性鼻及鼻窦炎。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原则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人群增多,导致正常菌群的改变使得鼻腔鼻窦的真菌过度生长.随着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提高,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IL-6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鼻-鼻窦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6基因启动区-174、-572、-59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鼻-鼻窦炎(CR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123例CRS患者(实验组)和23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IL-6基因启动区-174G>C、-572G>C和-597G>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浓度。结果:在该研究人群中未发现-174和-59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572位点实验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1%、29.3%、1.6%,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7%、16.3%;对照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2%、42.3%、2.5%,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6.4%、23.6%,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型携带者患CRS的危险增加1.932倍(P<0.05,OR=1.932,95%CI为1.205~3.097),各基因型间血清总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基因-57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RS的发病有关,CC基因型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CIFRS)临床上又有其特殊表现,我们对2000~2006年曾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3例CIFRS患者的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来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疾病很可能导致耳鼻咽喉科疾病,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仍未确认.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疾病和慢性鼻及鼻窦炎问的可能因果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炎症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慢性鼻及鼻窦黏膜中可能处于活化状态,并与许多促炎因子相关,且部分因子的激活是NF-κB依赖性的.对NF-κB的拮抗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慢性鼻及鼻窦炎中发挥抗炎作用的途径之一.NF-κB对慢性鼻及鼻窦炎作用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是最常见的特异反应性疾病,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环境因素、免疫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年,变应性鼻炎基因遗传多态性成为研究热点,为更好的认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可能。其中人类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和严重性相关,是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关系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由致病菌引起的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是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对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细菌生物膜是由细菌及其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组成的三维水孔通道结构,对抗生素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免疫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的产生与难治性CRS有关.本文就细菌生物膜的相关概念、耐药机制、防治及其与CRS的关系做一综述,以便寻找有效治疗CRS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及鼻窦炎是全球范围内常见、多发且复杂的疾病,但是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在临床上存在难治性、复发性病例.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验证据表明慢性鼻及鼻窦炎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也是组织重塑过程,这种重塑包括黏膜重塑和骨质重塑.组织重塑导致疾病的慢性化、难治化和容易复发.因此抑制组织重塑就成为慢性鼻及鼻窦炎新的治疗靶点.重塑的机制还不清楚,炎症介质可能是刺激重塑的因素,因此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可能抑制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以30~60岁最多,平均年龄37岁。Ⅰ型1期4例(6.7%),Ⅰ型2期2例(20%),Ⅰ型3期8例(13.3%),Ⅱ型1期9例(15%),Ⅱ型2期14例(23.3%),Ⅱ型3期18例(30%),Ⅲ型3例(5%)。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窦手术12例,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22例,柯-陆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复习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其相关文献,对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术后病情迁延不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鼻纤毛功能、免疫状态、感染及围手术期治疗等是影响CRS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收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06月收治的48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观察其偏曲的部位对慢性鼻窦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104例,参照1997年海口标准,其中Ⅰ型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6~70岁:Ⅱ型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3~65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黄色脓涕、头痛、头昏等。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冠状位扫描确诊,观察鼻中隔、鼻窦和鼻腔情况。为了减少混杂因素,将Ⅱ型病例剔除。鼻中隔偏曲的分型按马氏法,凡包含中鼻甲前端以后、游离缘以上区域相对应的鼻中隔存在偏曲的称为高位偏曲:此区域以外部位偏曲称为非高位偏曲。1.3手术方式。局麻或全麻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加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术后3天取出鼻腔填塞物,术后1个月内每周换药一次,此后根据术腔情况换药直至上皮化完成。1.4发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鼻中隔偏曲部位与慢性鼻窦炎之间的关系分析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这3例鼻咽癌患者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就诊时均未行鼻咽部的详细检查而漏诊。提示专科医师在接诊患者后,实施全面检查的必要性,后鼻镜检查不满意时,可运用鼻内镜检查,方不致贻误病情,使患者得以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