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早产儿40例口服布洛芬(10mg·kg^-1·d^-1)共3天,用药前后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用药后再次复查心脏彩超。结果34例动脉导管关闭患儿中,1例出现肺动脉高压,治疗前后血小板、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113、0.957、0.342,均P〉0.05),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愈率为89.47%,有效率为94.74%。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未发现患儿出血、肝肾功能损害及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反应,但远期预后及药代动力学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静  周翔  朱春婵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51-5852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月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早产儿,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 mg/kg,24 h后口服5 mg/kg,3剂一疗程。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血糖、尿量,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并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颅内出血等倾向。治疗结束后第7天复查心脏彩超并完善头颅CT,生后4周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布洛芬关闭PDA的有效率为86%,同时NEC发生率明显下降,但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却明显增加,脑室内出血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并能减少NE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姜红  吴莉华  葛觉敏 《现代保健》2009,(23):109-110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产儿PDA53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n=31)和消炎痛组(n=22),布洛芬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1500g组(n=20)及〈1500g组(n=11),均予以口服或鼻饲给药。布洛芬组首剂给予10mg/kg,于24、48h后各给予5mg/kg。消炎痛组0.2mg/(kg·次),每间隔12h 1次,共3次。用药期间观察尿量、胃肠不耐受、黄疸、胃肠道出血情况。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布洛芬组PDA关闭率为74.2%,消炎痛组关闭率为77.3%,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7,P〉0.05)。布洛芬组出生体质量≥1500gPDA关闭率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g(Χ^2=5.21,P〈0.05),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布洛芬组4例(12.9%)出现一过性少尿,消炎痛组9例(40.9%)合并少尿,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45,P〈0.05)。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炎痛组8例血尿素氮增高,6例血肌酐增高,两个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效、方便、安全,能显著减少少尿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制剂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PDA 106例,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每24小时给药一次,剂量分别为(10-5-5)mg/kg。用药期间和结束后监测PDA关闭情况、循环功能、肾功能、出凝血功能和颅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1)经治疗99例(99/106,93.4%)PDA关闭。(2)疗效与胎龄有关,胎龄≥34周疗效为96.4%(54/56),优于胎龄〈34周的疗效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2000 g疗效与出生体质量〈2000 g相当,分别为94.2%(49/52)和92.6%(5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少尿(46.2%),肌酐和尿素水平正常。未发现血小板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9.2%,程度较轻,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未发现颅内出血加重。结论:口服布洛芬可以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尚需观察其远期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敖桢桢  王静 《现代医院》2012,12(2):51-52
目的比较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将49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布洛芬组25例与对照组吲哚美辛组24例,分别服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比较两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动脉导管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吲哚美辛组相比,布洛芬组引起的少尿、肾功能损害及喂养不耐受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安全、有效,用药方便,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不同奶量喂养下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83例胎龄≤32周出生48小时确诊为PDA的早产儿行布洛芬治疗者为布洛芬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胎龄≤32周、出生48小时床旁超声多普勒证实存在PDA,且PDA直径>1.5mm,CVD评分总分≥3分的早产儿78例作为对照组.布洛芬组又根据第1剂布洛芬口服时的奶量喂养情况,将283例患儿分为禁食组(a)、10~<20mL·kg-1·d-1组(b)、20~<50mL·kg-1·d-1组(c)、50~<80mL·kg-1·d-1组(d)、≥80mL·kg-1·d-1组(e),并根据第1剂布洛芬口服时不同的奶量喂养情况,分析布洛芬口服后1周内消化道症状,如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等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1、2、3个疗程布洛芬口服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50.5%(143例))、20.1%(57例)和4.6%(13例),第1个疗程PDA的关闭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第2、3疗程(χ2值分别为3.87、4.17和10.14、18.60,均P<0.05).对照组于生后第14天时复查心脏彩超,PDA关闭16例(20.5%),好转12例(15.4%),手术38(48.7%).布洛芬组与对照组比较,在PDA关闭率(χ2=18.13)、好转率(χ2=20.23)、手术率(χ2=29.17)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布洛芬口服后,消化道症状总发生率禁食组(a组)分别与各不同奶量喂养组(b、c、d、e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0.00,均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1周内发现并予布洛芬第1个疗程口服后,PDA关闭率明显高于第2、3个疗程.早期喂养,喂养量大的早产儿布洛芬口服后1周内,消化道出血、NEC的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在低体重儿为40%。以往国内都用吲哚美辛(消炎痛)片剂磨粉水溶后口服,因不良反应严重,使用时限制较多,布洛芬与消炎痛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且布洛芬治疗PDA在国外已有较多报道,故本研究就布洛芬治疗P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口服布洛芬悬液和消炎痛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 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胎龄 30~35周早产儿, 心脏彩超证实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 (PDA), 随机分为布洛芬组 (n=15) 和消炎痛组 (n=15), 于生后 3d口服分 3次给药。布洛芬组首剂给予 10mg/kg, 于 24、48h后各给予 5mg/kg。消炎痛组 0 2mg(kg·次 ), 每间隔 12h1次。结果: 两组关闭率相似, 布洛芬组 12例导管关闭 (80% ), 消炎痛组 13例导管关闭 ( 87% ), 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5)。布洛芬组 3例合并尿少, 消炎痛组 10例合并尿少,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消炎痛组 5例血肌酐增高, 6例血尿素氮增高, 布洛芬组无血肌酐增高, 1例血尿素氮增高, 两个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其他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消炎痛组 2例大便潜血阳性, 1例血总胆红素轻度升高, 两组均无腹胀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结论: 生后 3d口服布洛芬悬液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与口服消炎痛同样有效, 并能显著减少尿少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且无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患的无临床症状的新生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首剂量10 mg/kg,第二、第三剂量5 mg/kg,每次间隔24 h。观察两组患儿动脉导管关闭情况;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4例PDA患儿经口服布洛芬治疗后,27例闭合,闭合率为92.97%;未经治疗的对照组31例中,15例自然闭合,自闭率为48.3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尿量减少,黄疸加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减少发展成为严重症状性PDA及手术的机率,改善新生儿近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12月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有PDA的31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口服布洛芬进行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15例未口服布洛芬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DA关闭情况并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经口服布洛芬治疗后13例闭合,3例未闭;15例未经药物治疗的PDA患儿7例自然闭合。观察组闭合率81.25%,对照组闭合率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未发生消化道出血、黄疸、尿少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PDA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可避免部分患儿日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1·次-1,1次/8h,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常规用氨茶碱,首剂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静脉滴注,1次/8h.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400mg·㎏-1·d-1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3天.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天数以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两组患儿的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96、8.211、47.632,均P<0.05),治疗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24.190, 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39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治疗的390例(688只眼)弱视患儿分别从患儿年龄、弱视程度及疗程长短三方面评估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基本治愈率为63.37%,总有效率为99.56%.3~5岁年龄组治愈率为70.20%,在各年龄组中治愈率最高,与6~8岁年龄组及9~12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5.88、17.45,P<0.05).轻度弱视治愈率75.00%,中度弱视治愈率67.06%,重度弱视治愈率40.52%,轻度及中度弱视组的治愈率与重度弱视治愈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42.07、30.76,均P<0.05).治疗在3~6个月者治愈率为37.80%,治疗在7~9个月者治愈率为66.41%,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8.71,P<0.05);坚持治疗在10~12个月者治愈率为71.62%,与治疗在3~6个月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2.93,P<0.05).结论 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肯定.治疗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提示早期发现,坚持细致化、合理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内膜电切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内膜电切术治疗难治性功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86例难治性功血患者行宫腔镜下内膜电切治疗,观察月经改善情况、贫血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手术均在B超监护下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闭经率为47.7%,月经明显减少45.3%,月经改善有效率93.0%.治疗后6个月贫血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9.3%比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内膜电切术是治疗难治性功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s方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选用4F或5F的RH、Yashiro、Cobra或RUC导管.造影证实为肿瘤供血动脉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所用栓塞材料为平阳霉素和碘油混合剂+明胶海绵条25例,聚乙烯醇PVA颗粒(直径250~750μm)+明胶海绵条6例.栓塞剂量根据肿瘤大小及血供情况决定,以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为宜.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100.00%,3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16例,占51.61%;部分缓解12例,占38.71%;无效3例,占9.67%;总有效率达90.32%.结论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已育子宫腺肌病妇女,选择月经周期第5~7天放置曼月乐,41例患者中除3例曼月乐脱落外,余38例患者分别在放置前和放置后的3、6、12个月观察其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38例患者放置曼月乐后3、6、12个月月经量评分与放置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787、25.246、26.011,均P<0.01);②38例患者放置曼月乐后3、6、12个月痛经评分与放置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9.906、53.986、153.986,均P<0.01);③38例患者放置曼月乐后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与放置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680、33.019、43.354,均P<0.01);④38例患者放置曼月乐后3、6、12个月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与放置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为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手段,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比较静滴心血康联合常规药物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女性美尼尔氏病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以探讨心血康对该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美尼尔氏病按就诊登记顺序,随机单盲分为两组,A组40例静滴心血康 常规药物,B组40例只给予常规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疗效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治疗后第1、2、3天显效率分别为37.5%、32.5%、30%,治疗3天后总显效率为100%,B组为17.5%、20%、32.5%,总显效率70%,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天显效率及治疗3天后之总显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7天后,A组缓解率为75%,B组35%,A组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A组无1例复发,B组4例复发.结论 静滴心血康治疗美尼尔氏病显效快,眩晕完全缓解率高,无任何药物副作用,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干预治疗.结果 红霉素治疗组每天在进奶量增加、残奶量减少、体重增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163±42mL·kg-1·d-1,2.30±0.55mL/次,1.57±0.43kg;对照组为100±22mL·kg-1·d-1,5.30±2.04mL/次,0.82±0.30kg,均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作为胃肠动力药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控制预防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42例,仅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两组患儿咳嗽急性期均使用速效β受体激动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患者咳嗽症状控制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短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分别为2.6±2.5天和5.3±3.8天(t=3.912,P<0.01);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9.3%和26.2%(χ2=5.701,P<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控制变异性哮喘症状,并能显著降低其短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