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00例形态学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生(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MDS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用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低倍镜检查下寻找骨髓小粒,再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外周血象: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检查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例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MDS的诊断价值,提高对MD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MDSl00例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先用低倍镜检查.寻找骨髓小粒.再切换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在外周血涂片中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病态造血是MDS最基本的形态学特征。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进行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AA、50例MDS、50例增贫、10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长和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MDS与非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AA、5例MDS、10例增贫及1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 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的分析对MDS的诊断及与不典型AA、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髓小粒对再障、MDS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鉴别诊断。方法 :15例AA、15例MDS、15例正常的骨髓小粒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AA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MDS的骨髓小粒中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MDS的骨髓小粒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对AA、MDS的鉴别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爱萍  曲如瑾 《实用医技》2000,7(12):935-936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AA、50例MDS、50例增贫、10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O.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 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O,01)并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长和病态造血,结论: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贫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的分析,以提高诊断MDS的水平.方法:对25例西宁地区MDS住院患者血象、骨髓象的形态学及病态造血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难治性贫血(RA)3例(占12%难治性贫血伴铁粒幼细胞增多(RAS)1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8例(占32%...  相似文献   

8.
<正> 临床上在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时需排除某些骨髓增生的其它血液病,因这些病在临床血象、骨髓象,等方面有时容易混淆,本文就(MDS)骨髓各系的病理细胞与PNH·ITP再障等疾患进行了比较,探索其异同,以为鉴别诊断之助。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MDS骨髓标本,66例(RA21例RAEB20例,RAEB—T19例)其中有7例发展成白血病、PNH11例、ITP58例CAA104例,正常骨髓4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之间的差异和鉴别.方法:对61例CAA和21例MDS—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观察。结果:在MDS—RA组患者中骨髓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和网硬蛋白阳性率高于CAA组,骨髓碱性磷酸酶积分、CD16^ 和CD19^ 细胞数低于CAA组.结论:CAA和MDS—RA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骨髓涂片、病理活检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检查对非典型再障与低危MDS的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与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中的差异。方法选择11例非典型再障与15例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及染色体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再障与低危MDS血象中WBC、Hb及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典型再障的MCV,RDW及MPV均低于MD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骨髓象均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但前者的淋巴细胞、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比后者增多,骨髓活检中造血细胞减少例数也多于后者;2例MDS可见染色体异常。结论MCV、MPV及RDW可作为区别非典型再障与低危MDS初步鉴别诊断的依据;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及染色体检查也是区别两者的重要手段,多部位骨髓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对有双重特征及在疾病的发展中可相互转化的病例需考虑AA—MDS或MDS—AA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张苏娜 《海南医学》2005,16(2):116-116,107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要点,为临床诊断治疗病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15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3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血象及骨髓象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AA组出血及三系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RA组;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2AA组增生程度低下以及巨核细胞减少和消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RA组,而MDS-RA组病态造血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CAA组。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的主要手段,骨髓病理学检查能提高病态造血的检出率,尤其是ALIP检测不仅为MDS-RA和CAA鉴别的主要指标,而且能够预测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诊断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MDS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活检的形态学改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外周血象全血细胞减少33例(56.8%),2系细胞减少15例(25.8%),分类可见有核红细胞36例(62.1%),幼粒细胞3例(5.2%),血小板减少39例(67.2%)。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至活跃52例(89.6%),增生减低6例(10.4%),1系~2系病态造血45例(77.5%)。骨髓活检:31例中增生极度活跃至活跃26例(83.9%),增生减低5例(16.1%),3系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27例(87.1%)。结论:MDS形态学改变复杂、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骨髓细胞学和骨髓活检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以互补,不能相互替代,联合应用,更有助于MDS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 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 %),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 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 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 %),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 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诊断的规律性线索,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0例MDS患者的骨髓片、骨髓铁染色检查、部分外周血片及活检滚片结果。结果MDS患者大多首先表现为贫血,且多为大细胞性贫血。外周血通常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约81.3%的患者外周血可以见到幼红、幼粒细胞;骨髓象增生程度多为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造血细胞病态造血表现易见。结论诊断MDS除结合外周血象改变外,需牢牢把握以下诊断线索:(1)各系细胞病态造血的表现;(2)骨髓小粒内幼稚细胞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马永能  张鹏  方华  潘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382-3384
目的: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鉴别要点,明确鉴别诊断。方法:对近年来收集到的骨髓红系减低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一些病例进行了观察,从临床表现、外周血象特点、骨髓象各系细胞形态特点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髓红系减低的MDS和PRCA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细胞形态学特点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病态造血上MDS具有明显的病态造血表现,而PRCA不具有明显的病态造血表现。结论:只要牢固掌握血液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病态造血细胞形态学特征,认真细致的临床分析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动态观察,是能够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不同舌象下的骨髓象差异,探索其舌象与骨髓象的相关性及舌象的MDS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325例住院第一诊断为MDS的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并记录入组MDS患者的舌象资料(舌色、舌体、苔色、苔质、舌苔干腻情况)及骨髓检查资料(原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形态学的鉴别。方法 依据2000年WHO提出的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70例MDS患者和75例CAA患者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 MDS与CAA骨髓结果比较,二者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值有显著性差异,MDS组三系均有明显的病态造血。结论 形态学检查仍然是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覃为理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59-159
目的了解MDS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对3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血片中发现有核红细胞5例。骨髓象:所有病例均有二系或三系骨髓病态造血、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4例,增生低下2例,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9例,巨大红细胞5例,粒一单系统幼粒细胞比例增高7例。结论MDS临床表现多样性且不具特异性,临床上往往容易造成延误诊断或漏诊,门诊尤其如此。因此凡遇到贫血原因不明或血象出现二系或三系异常者,均需进行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