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裹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分泌儿茶酚胺(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影响. 用APA微囊包裹原代BCCs,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囊化与非囊化的BCCs分泌CA和L-EK的能力. 与非囊化BCCs相比, 囊化BCCs在单位时间内分泌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能力并没有大的改变, 而多巴胺(DA)和L-EK的分泌量则在部分时间点有明显下降. APA微囊对牛肾上腺嗜铬细胞分泌E和NE并无显著的影响, 而对DA和L-EK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仅在包裹后短期内发生, 对后期的分泌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 ,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APA)应用最为广泛 ,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 ,它在异体组织 /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囊化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发展最为成熟,但最近海藻酸-钡交联微囊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好评。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可使移植物较长时间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猪胰岛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良好供体。微囊移植虽尚不适于临床,但经不断完善必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化包被组织细胞移植可发挥免疫隔离作用 ,为解决治疗疾病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短缺提供了新途径。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是目前最成熟的微囊化技术 ,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使得异种组织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在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囊技术为组织/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它有产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应用最为广泛,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它在异体组织/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囊对大鼠松果体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囊化处理后大鼠松果体细胞 5羟色胺 N 乙酰转移酶 (NAT)mRNA的表达及细胞微囊的免疫原性 ,进一步明确人工松果体组织的功能活性与免疫屏蔽效能。 方法 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 (APA微囊 )包裹大鼠松果体细胞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微囊与对照组松果体细胞的NATmRNA表达 ;运用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掺入法比较微囊组、空囊组及游离松果体细胞的淋巴细胞转化值。 结果 不同培养时间对照组和微囊组松果体细胞的NAT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微囊组淋巴细胞转化值明显低于游离的松果体细胞 (P <0 0 1) ,但仍高于空囊组 (P <0 0 5 )。 结论 微囊包裹不影响松果体细胞NATmRNA的表达 ,表明APA微囊内松果体细胞代谢正常 ,分泌功能旺盛 ;松果体微囊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应 ,但其隔离作用仍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微囊化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发展最为成熟,但最近海藻酸-钡交联微囊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好评。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可使移植物较长时间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猪胰岛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良好供体。微囊移植虽尚不适于临床,但经不断完善必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器官移植研究的深入,诸如移植物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1980年,Lim等[1]首次采用微囊免疫隔离技术进行胰岛微囊化移植研究,为人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近些年取得了众多成就,目前研究表明由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构成的微胶囊具有制作简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应用前景较好的免疫隔离膜[2]。本文将就其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发展史60年代Chang[3]首次提出人工细胞的概念,即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裹组织细胞,该膜允许小分子营养物、代谢…  相似文献   

9.
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存活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和存活时间。方法用胶原酶灌注分离猪肝细胞,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法制成微囊肝细胞,将其植入正常SD大鼠腹腔内,两个对照组分别于腹腔植入游离肝细胞和空囊,观察3个月。结果经测定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经形态学检查显示微囊肝细胞在3个月内有较好活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肝细胞异种移植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且肝细胞存活时间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用于胰岛移植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生物膜的免疫隔离效果。方法采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APA微胶囊和微囊化胰岛,微囊直径为0.25~0.55mm;取空微囊,利用恒温振荡仪振荡后测定其破损率;将空微囊移植至小鼠腹腔,分别于不同时间由腹腔中灌洗出微胶囊,记数并观察其形态;取一定量空微囊分别与IgG、BSA和胰蛋白酶孵育,测量其浓度变化确定APA微胶囊的通透性。结果采用高压静电成囊技术制成的APA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粒径为0.25~0.35mm的微胶囊其牢固度大于粒径为0.45~0.55mm的微胶囊;葡萄糖、胰岛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微囊膜,胰蛋白酶也可通过,但速度较慢;大分子物质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则不能透入APA微囊。结论采用高压静电成囊技术可制备高质量粒径为0.25~0.35mm的微胶囊;这是具有良好免疫隔离性能的APA微胶囊。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过继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评价比较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应用与不应用大剂量白介素2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 治疗,与随机挑选30例患者(对照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行白细胞介素2治疗进行对比,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细胞介素2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提升。随访结束时统计复发率:治疗组13.3%,对照组26.7%;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98 (42±2)个月,对照组8~78 (28±2)个月。提示恶性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治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移植后复发率,并有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方法 用碱性磷酸酶抗磷酸酶法检测了56例多发性硬化(MS)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活动期MS患者外周血CD4^ 、CD8^ 细胞较对照组减少,CD25^ 细胞、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CSF中CD4^ 、CD25^ 细胞、CD4^ /CD8^ 比值较对照组升高,CD8^ 细胞降低(P<0.05<0.05),且CSF中淋巴细胞亚群均高于自身外周血中的相应细胞(P<0.05)。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随病情缓解,外周血、CSF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可能参与MS的发病,并与MS的缓解-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与肝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集46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荧光分析法对其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CD8^+CD45RA^+T细胞均明显降低,CD8^+CD45RO^+T细胞均明显增高,而CD4^+CD45RA^+、CD4^+CD45RO^+T细胞均无明显改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CD8^+CD45RA^+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CD45RO^+T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CD8^+CD45RO^+T细胞起重要作用且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检测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比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更能正确、充分、全面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脐血与成人骨髓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脐血与骨髓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血清sIL-2R和IgG水平的不同,探讨脐血移植后免疫重建延迟、GVHD及GVL效应的发生机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脐血及骨髓CD3+、CD3+CD5+、CD3+CD45RA+、CD3+CD45RO+、CD3+CD25+、CD19+、CD19+CD10+、CD19+CD40+、CD19+CD23+、CD3-CD16+CD56-及CD3-CD16+CD56+细胞的含量。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脐血及骨髓血清中sIL-2R及IgG水平。CD3+T细胞数在脐血及骨髓中无显著差异(P>0.05)。脐血中CD3+CD45RA+、CD19+、CD19+CD10+及CD3-CD16+CD56-细胞数显著高于骨髓(P<0.05)。脐血中CD3+CD5+、CD3+CD45RO+、CD3+CD25+、CD19+CD40+、CD19+CD23+及CD3-CD16+CD56+细胞数显著低于骨髓(P<0.05)。脐血血清中sIL-2R及IgG水平显著低于骨髓(P<0.05)。脐血中成熟T细胞、成熟B细胞及成熟NK细胞亚群的细胞数显著低于骨髓,这可能是脐血移植后免疫重建延迟、GVHD发生率低及GVL效应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实验表明CXCR3拮抗剂Genistein可减轻胰腺移植大鼠的急性排斥反应。 目的:观察Genistein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在胰腺移植抗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胰腺移植模型,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未进行药物治疗)、大剂量他克莫司组、小剂量他克莫司组、Genistein组、Genistein+小剂量他克莫司组。术后第7天行病理学,肝肾功能,血清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浓度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小剂量他克莫司组、Genistein组比较,Genistein+小剂量他克莫司组移植胰腺组织损伤减轻,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减轻,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降低(P < 0.05);并且避免了大剂量他克莫司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说明Genistein联合小剂量他克莫司能有效减轻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而不增加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肾移植后T淋巴细胞降低就容易发生感染,肺部是主要靶器官,因此如何控制肺部感染,尤其是重症肺炎,成为改善肾移植患者预后关键所在。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后未发生肺部感染之前,根据监测到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予用免疫球蛋白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方法:纳入肾移植后半年内患者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原有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加用免疫球蛋白0.2 g/(kg•d),2次/d,临床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和T淋巴细胞水平。 结果与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普通肺炎和重症肺炎发生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上升(P < 0.01),动态观察两组7,14,21 d CD4+T淋巴细胞的亚群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1),而肾功能无变化。结果提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肾移植后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儿童和成人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的异同,更好地为本地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和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CD19+)、CD3-CD56+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结果儿童组总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数)、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数)、CD3+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8+淋巴细胞绝对数、CD3-CD56+细胞绝对数、CD4+/CD8+细胞比值与成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CD3-CD56+细胞百分率、CD3+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3+CD4+淋巴细胞绝对数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CD3+CD8+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CD3-CD56+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均高于成人组,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CD3+CD4+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和CD4+/CD8+细胞比值低于成人组。相同与不同性别组内均有多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与百分率随年龄的变化不总是保持一致的。用于血液性和免疫性疾病诊断时,采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作为参考指标优于百分比率。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recently found that allogeneic intrabone marrow-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BM-BMT) +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DLI) using CD4(+) cell-depleted spleen cells (CD4(-) cells) can prevent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but suppress tumor growth (Meth A: fibrosarcoma) in mic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how that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CD4(-) cells also has suppressiv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colon cancer cells implanted not only in the skin but also in the liver of rats. First,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llogeneic IBM-BMT + DLI on the subcutaneously inoculated ACL-15 (rat colon cancer cell line). Lethally irradiated Fischer rats (F344 rats) were transplanted with T-cell-depleted bone marrow cells (BMCs) from Brown Norway (BN) rats. Simultaneously, DLI was performed using whole spleen cells (whole cells), CD4(+) cell-depleted spleen cells (CD4(-) cells) or CD8(+) cell-depleted spleen cells (CD8(-) cells) of BN rats. Although allogeneic IBM-BMT + DLI suppressed tumor growth,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ats treated with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whole cells or CD8(-) cells died due to GvHD. In contrast,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CD4(-) cells also suppressed tumor growth, but there was no GvH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next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CD4(-) cells on the cancer cells implanted in the liver.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CD4(-) cells via the portal vein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logeneic IBM-BMT + DLI using CD4(-) cells could become a new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相似文献   

20.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