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较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延长(57.0±14.94与45.33±15.02,P<0.05).结论由于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的QT离散度重叠较多,故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能否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独立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大多发生在心脏疾病基础上,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患心肌梗死病人,其次是扩张型与肥厚型心肌病、心瓣膜病、药物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偶尔亦发生在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病的患者。本文就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发作昼夜节律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或称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主要由编码细胞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导致细胞间交通障碍,进行性心肌细胞缺失和纤维脂肪组织取代右心室心肌细胞[1],以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和猝死为特征.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我国中华医学会分别于1996年及1999年正式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列为第四类原发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等并列.该类疾患的心电图有其独特表现.我们临床随访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将其心电图特点及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较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延长(57.0±14.94与45.33±15.02,P<0.05)。结论由于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的QT离散度重叠较多,故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能否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独立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是由于快速和/或不规则心跳引起的,在心率/心律通过药物或者非药物手段消除或很好的控制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正常。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继发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以心功能受损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心肌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大英 《海南医学》2003,14(7):52-53
我院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对 12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 ,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 ,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2例均为快速心律失常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5 6~ 6 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l)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1例 (心率 2 2 0次 /min) :扩张型心肌病并多源多形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1例 ;冠心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1例 (心房扑动室率 170次/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0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采用Carto系统标测.平均随访28±17月,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率90.9%(30/33),失败3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远期成功率87.9%(29/33),复发1例为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②所有成功病例在消融过程中均有心室反应;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高;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反应可能是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 室性心动过速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pointes,Tdp)是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有一般室速不具备的特殊性,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其治疗独具特点。现将我院1997-2002年来的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高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防治水平,降低心脏性猝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 67例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39例生存,28例死亡;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冠心病为最常见病因,占46.26%,最常见诱因为电解质紊乱,占43.28%;出现心室颤动34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5例",电风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4h内发作2次或超过2次)12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4例,持续单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部分患者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结论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其高危诱发因素是心力衰竭、QT延长和低钾血症,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与器械治疗互为补充,各有治疗对象,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38例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与冠心病心衰38例、高心病心衰30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肥厚型心肌病7例对照.结果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组室住心律失常发生率60.52%,复杂室早发生率18.84%,均低于扩张型心肌病组,而与其它3个对照组比较相差不显著.风湿性心瓣膜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兼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兼主动脉瓣病变三者间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无显著差异.心功能Ⅳ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发生率虽高于心功能Ⅲ、Ⅱ级但差异不显著.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与否无关,但在高心病组则密切相关(P<0.01).风湿性心瓣膜病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早发生率与冠心病、高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组不完全一致,可能与病因不同,其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尽一致,从而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不完全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QT离散度变化与室笥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92例患者与90例正常对照组的QT离散度,按有无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QTd、QTcd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合并严重室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合并严重室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均大于无严重室生心律失常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  相似文献   

12.
《河南医学研究》2009,18(3):244-244
1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与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又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以左室明显扩大和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为特征,以心力衰竭(心衰)为主要表现,是无器质性心脏病史者由快速型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良的疾病状态。其最大特点为可逆性,即终止和消除与之相关的心律失常,心脏改变可完全恢复。其发生高度依赖于心室率,心室率越快,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出现越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但PVT与猝死之间的联系及对高危病人特异性预测了解尚少。本文报道我院经长程心电监测PVT者59例,进行了14~38月的随访观察,结合心电图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1985年6月至1987年10月连续受检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1196例,PVT59例(4.93%)。男4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19.5岁。冠心病31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肌炎1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充血性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患者中110例为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Ⅳ能占38.52%,其中27.66%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基础病因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占82.79%,而冠心病和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心功能越差,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越高。其发生与心肌结构变化、心脏负荷增加和神经体液激活等因素导致折返发生和触发活动有关。ACEI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是急诊最危重的心律失常表现,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3例反复室速室颤患者,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获得了较好的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床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电资料对10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与左室后壁厚度(LWT)之比(LVD/LWT)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程度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9、0.63(P均<0.05)。提示LAD和LVD/LWT对判断扩张型心肌病易发室性心律失常者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7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行消融治疗,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消融方法及消融结果。方法: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11-58岁。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无效。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消融能量为15-40W,即刻消融成功标准为放电后10s内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消融后以消融前的条件反复诱发并同时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室性心动过速不能诱发,随访成功标准为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结果:27例患者起源右室流出道11例。右室游离壁2例,右室心尖部1例,左室后间隔区12例。右室流出道并左室后间隔区双部位室性心动过速1例。即刻消融成功26例。成功率96.3%。随访3月-4a。复发3例。分别于术后半月,2月及5月复发。再次消融成功且无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出现快速心室反应可以作为有效消融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随访3个月,观察猝死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5例(93.8%)。24小时>1000个室性早搏者31例(38.7%),多形室性早搏15例(18.8%),成对室性早搏29例(36.2%),非持续性心动过速36例(45.0%),随防3个月4例发生猝死,无心动过速的患者猝死1例。结论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8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242),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生组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抗心肌抗体阳性、血清hs-CRP≥3 mg/L、合并心室重构均为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