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合谷穴定位记载与穴名内涵的重新挖掘,发现合谷穴并非固定的标准点,而是具有一定的范围。《董氏奇穴针灸学》中灵骨穴与正经合谷穴在形态学基础、主治与配伍上关系密切。通过探究二者关系,结合对合谷穴定位问题的现代研究,发现合谷穴在定位范围上确有进一步探讨的可能,提出灵骨穴或为合谷穴实际定位的一部分,合谷穴定位范围应为自第二掌骨桡侧中点至第一二掌骨间结合处。古代文献中合谷穴处的脉诊应用,也使合谷穴定位范围的探讨更有必要。希望通过对合谷穴定位范围的进一步探讨,能够为临床腧穴定位及针刺取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合谷穴治疗呃逆举隅(750004)银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高武科吴英王晓玲合谷穴是指临床最常用穴位之一,穴名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挠侧的中点是穴,具有解表散邪、清热镇痛、通经活络之功效,除主治头痛、牙痛、鼻炎、咽喉肿...  相似文献   

3.
浅谈合谷穴临床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大肠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手部的部位,历代医家在针刺取穴时对其倍加青睐。古今医著对合谷穴的作用论述甚多,其镇痛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与疼痛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合谷穴系大肠经之原穴,位于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拇食两指并拢在肌肉最高点。合谷穴在临床上治疗相当广泛,但由于取穴和刺法,方向及其适应症亦随之有别,如果应用得当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发热合谷穴有清泻阳明退热祛邪之功,对全身清热解表是极为常用的首选穴之一。用于解表退热和通经活络镇痛有较好的疗效。常配大椎、风池、曲池,用泻法不留针,  相似文献   

5.
晕厥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时,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2掌骨中点,拇指侧),持续2~3分钟,即可缓解。  相似文献   

6.
按摩合谷穴治疗呃逆1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 0 0年 7月至今 ,我们按摩合谷穴治疗呃逆患者 1 4 6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医者中、环、小指环握患者食指 ,稍加牵引 ,使患者食指伸直 ,拇指相应握在患者第 2掌指关节处掌侧正中 (或背侧正中 ) ,医者食指稍屈 ,自然搭在患者合谷穴上 ,向患者第 2掌骨方向按摩合谷穴。对意识清晰的患者 ,可依据得气感调整按压点和力度。向患者第 2掌骨方向做穴位按摩是本手法的关键。治疗效果本组 1 4 6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颅脑外伤 56例 ,胸部手术后患者 7例 ,腹部手术后患者 83例。经用上法治疗 ,1 min内停止呃逆者 86例 ,3min内停止者…  相似文献   

7.
王凯 《养生月刊》2006,27(5):426-427
据介绍,人体有354个穴位,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或推拿、按摩某一穴位,就能调整相应脏器的生理功能,祛除病邪,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为了能做到自我疗疾,简便易行,今仅选择合谷、内关、足三里和涌泉等4个穴位,介绍按摩锻炼方法,以供读者朋友参考。一、合谷穴按摩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中点、挠侧边缘处。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线正对虎口边,拇指曲屈按下,指尖所指处便是此穴。按摩此穴,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络循行之处器官的疾病有所缓解或消除,如牙疼、牙龈炎、头痛、发烧、…  相似文献   

8.
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两年来单纯采用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取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 ,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2 具体操作患者坐位或平卧位 ,取对侧合谷穴 ,常规消毒 ,针尖略向上斜刺 0 .16~ 0 .2 4 cm,先捻转弱刺激 2~3分钟 ,然后上下提插轻导 10分钟左右 ,再以强刺激大幅度捻转 1分钟 ,如患者感到有强烈的酸麻胀感向上臂传导为佳。3 疗效观察笔者观察患者 38例 ,针刺后立即止痛者 32例 ,减轻者 6例 ,显效 32例 ,有效 38例。4 体会牙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其原因有牙齿本身、牙周组织附近组织疾病引…  相似文献   

9.
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笔者以董氏奇穴"灵骨"穴和正经腧穴合谷穴为例,从揣穴寻找反应点、诊治特点和作用机制三方面来探究穴位的变化特点。认为合谷穴的部位是在示指桡侧面上,穴位随着机体的功能状态而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董氏奇穴"灵骨"穴只是病理状态下,合谷穴在第二掌骨桡侧移动的一个点。由此推之,不仅"灵骨"穴、合谷穴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其他腧穴的定位也可能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10.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取穴方便,适应症广泛,疗效显著,为针灸要穴之一。深入探讨该穴的功效和临床应用,对继承发扬针灸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两年来我院在门诊应用纠正穴为主,共治疗面神经麻痹11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针刺纠正穴:纠正穴部位在手小指尺侧掌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操作方法: 轻握拳放半横位,针刺从外侧沿掌骨前向内刺入可透深至合谷穴.  相似文献   

12.
合谷穴的"倒马针法"不同于传统的齐刺法,笔者在董氏"灵骨""大白"穴同刺用于温阳补气的基础上,沿着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揣穴,运用"灵骨"、合谷、"大白"3穴合用直刺的"倒马针法",直通三焦,整体协调脏腑功能以强化临床疗效。笔者认为合谷穴的部位在示指桡侧面上,穴位随着机体的功能状态而动态变化,董氏奇穴"灵骨""大白"穴只是病理状态下,合谷穴在第二掌骨桡侧的移动点。《四总穴歌》中记载:"面口合谷收",揭示了合谷穴与头面五官部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此针法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等面口疾病较单纯针刺合谷穴疗效显著,并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治疗方法:1.取穴方法:患者与术者相对端坐于凳上入静。取左侧穴时,术者用左手托着患者左手,患者左手肌肉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术者用右手拇指尖在患者左手合谷穴(大指歧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之间,约近第二掌骨中点处)及其周围按压,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的逆时针方向旋转30度角的揉的动作。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询问其感觉,探询其压痛点(即明显的酸、麻、胀、重、痛的感觉处)。反之,取右侧,术者用右手托患者右手,用左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作顺时针按压,寻找其压痛点。如有压痛点,可正在压痛点上施术,如无压痛点可在合谷穴上施术。 2.操作:取准穴位后,用28号1寸毫针对准穴位,垂直快速刺人,进针后即令患者意守双涌泉,施以提插捻转,实泄虚补,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天针1次,6次一个疗程。治疗标准及效果1.疗效标准:治疗后呃逆消失而一周无发作者为治愈;呃逆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者为有效;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无改变者为无效。  相似文献   

14.
合谷穴和率谷穴都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腧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属四意穴和马丹阳十二穴之一。《玉龙歌》云:“头而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甲乙经》中以该穴主治聋、耳中不通、齿龋痛;在《外台秘要》中又主治头痛、口噤不开等,均说明了本穴对头面五官疾病有特殊的疗效。率谷穴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因胆经循行于侧头部,其支脉循行于耳部、面部及下肢外侧正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年来根据张氏“生物全息诊疗法”针刺第二掌骨侧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6~70岁。病史1~5天,均有明显腰部扭伤史,并排除其它引起腰痛的疾病者。结果1次治愈16例,2次治愈12例,3~5次治愈10例,6~7次治愈4例。取穴及针刺方法令患者端坐,按张氏第二掌骨侧穴位划分法。在合谷穴与第二掌骨近心端连线中点处,取患侧腰穴,以2寸毫针刺入,轻提插慢捻转,要求针感向上肢或手指放散,患者自觉腰部  相似文献   

16.
10余年来,用声的传导轨迹检测人体经络线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现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突破了人体细小部位经络线路的检测,成功地测出了大肠经手部的经络走行。首次发现三间至阳溪段的线路是双线并行线路,二线相距平均为1.1cm,靠近第二掌骨的为主线路,其桡侧的为副线路。二线分别途经合谷穴两种不同的取穴法确定的不同位置,说明传统取穴法是建立在经络线路分布的可靠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小儿惊厥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以热性惊厥最常见,发作时患儿双眼上翻,固定不动,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伴有屏气、紫绀、大小便失禁。治疗掐按人中、合谷穴;药物治疗,选用安定、苯巴比妥钠,控制体温。尽快控制惊厥发作,是直接关系到抗惊厥治疗的效果和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患者腰部痛疼剧烈,影响功能活动。近3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第二掌骨侧腰穴,配合运动针灸疗法,效果显著,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9~45岁;扭伤部位均在腰部,其中右侧18例,左侧12例,双侧...  相似文献   

19.
<正> 腧穴是一个点还是一个面?这是针灸临床未得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从以下6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探,略陈管见,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1 腧穴定位 腧穴在定位时本身就说明了腧穴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如合谷穴,部位在手背当第一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二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这里的“中点”与“稍靠近食指侧”,就说明合谷穴的部位是在中点与食指侧这个面上,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 2 针刺方法 针刺方法有点刺、斜刺、沿皮刺等  相似文献   

20.
急性腰扭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较重,且逐渐加重,继而影响功能活动,笔者4年来采用针刺合谷穴透后溪穴,患者再予配合功能活动,辅以*香止痛膏外贴患处,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15~35岁21例,36~50岁34例,51岁以上4例。扭伤部位均平2~4腰椎部位。其中双侧19例,右侧22例,左侧18例。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上肢合谷穴透刺后溪穴,双侧扭伤者取双侧。穴位常现消毒后,取3~5毫针迅速碾转刺入合谷穴治掌骨透过劳宫直接后溪穴,以患者感到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