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十二指肠支架、后经皮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的方法,评价金属支架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作用。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病例12例。在透视监视下,使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口置入12个十二指肠自膨式金属支架,经皮肝穿通过十二指肠支架网眼置入11个胆道自膨式金属支架、单纯置入外引流1个。结果12例病人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均成功、同时11例胆道支架置入成功,1例导管不能通过胆道阻塞段仅放置胆道外引流管,随访期间,病人术后均能正常进半流质事物,黄疸基本消退,疗效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放射学置入金属内支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给予介入治疗及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单位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X线导向下行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金属内支架引流术,对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行内外引流管引流28例次,金属内支架置入63例次。55例胆管癌患者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后再行放射治疗,13例患者单纯行胆道内外引流管引流,全部患者的黄疸均得到改善。行胆管肿瘤组织活检51例和胆汁脱落细胞学检查68例,总阳性率为58.8%(40/68),术后0.5、1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95.6%(65/68),70.6%(48/68)和14.7%(10/68)。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在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后采用介入治疗解除胆管梗阻,减轻肝脏损害,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后再行放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失去手术时机时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引流术的效果。方法 对失去手术时机的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X光透视下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本组21例(20例恶性梗阻,1例良性梗阻)全部穿刺成功,行内外引流8例次,内支架置入15例次,黄疸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后3,6,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0%,80.0%,15.0%。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及内支架引流对失去手术时机的梗阻性黄疸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对115例恶性梗阻性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所有病人均行CT或MRI或B超等影像学以及血液生化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其中男66例,女49例,平均年龄为(59.2±10.6)岁.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成功率为100%.107例在电视透视下穿刺右肝管,8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管.结果:86例患者为一步法置入支架并行内外引流;29例患者先行外引流,其中23例经1~2w外引流后,再以二步法置入支架内外引流获成功,另6例持续带管行外引流.置入引流后较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患者全身状况改善,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具有显著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5.65%,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疗效可靠,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梗阻部位和梗阻程度选择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42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胆道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42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记忆金属合金胆道内撑支架经开腹手术置入(n=18)、经PTCD置入(n=17)及经ERCP置入(n=7)治疗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胆管末端支架置入达到内引流.支架植入术后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 μmol/L;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在术后第1周开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周,平均生存(32.89±33.87)周.全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4.76%.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8例,胆道出血3例,肝功能衰竭2例.结论 胆道支架经开腹手术置入、经PTCD置入及经ERCP置入均可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梗阻,改善肝功能; 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置入方式,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胆道支架与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1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者接受双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其中胰腺癌12例,胆管癌3例,十二指肠癌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14例患者首先出现胆管梗阻症状,然后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4例患者同时表现为胆管及十二指肠梗阻症状。对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肝穿刺植入胆管支架解决胆管梗阻,再经口植入十二指肠支架治疗十二指肠梗阻。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胆道及肠道支架。所有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1例十二指肠支架植入后5天死于吸入性肺炎,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消化道梗阻症状缓解,生存期为3~17个月,中位生存期8.6个月。结论管腔内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42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分别行单侧/双侧穿刺入路,充分胆道内外引流后,置入支架。其中肝总管内置入单枚支架19例;双侧肝管穿刺,行左肝和右肝胆管同时置入支架11例;采用单侧肝管穿刺入路,于左-右肝管间和肝管-胆总管间均置入支架12例。共置入支架65枚,其中3枚为覆膜支架,其余均为自膨式裸支架。结果42例病人中,手术成功率达100%,其中2例病人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9个月发生支架内梗阻,行二次介入治疗;1例病人于胆道支架置入术后17个月发生十二指肠梗阻,再行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1例病人于围手术期因严重胆系感染而死亡.全部病人随访3~112周(平均49周),均获得满意的减黄效果。结论根据不同梗阻部位,采用多种胆道支架置入技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对 2 8例病人采用经皮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 ,并结合局部内照射或局部化疗 ,姑息性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 2 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 ,男 19例 ,女 9例 ,胆道金属支架均放置成功胆汁引流通畅 ,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全部病人均未出现胆道大出血、支架移位等并发症。 2 1例随诊 6~ 12个月 ,生存半年以上的有 16例 ,占76 2 % ;1年以上有 10例 ,占 47 6 %。无 2周内死亡的病例 ,中位生存时间 9个月。经皮胆道内支架植入术结合放化疗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  相似文献   

9.
朱能  蒙谦  周明忠 《腹部外科》2009,22(6):338-339
目的探讨采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aphy,ERCP)下胆道支架引流术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经CT、MRI和超声检查证实的老年梗阻性黄疸39例,采用ERCP胆道内支架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中32例经ERCP胆管支架置入成功,支架置入后造影示支架通畅无移位,扩张良好,术后病人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对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ERCP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经内镜置入金属及塑料胆胰管支架为胆胰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微创且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胆胰管支架置入适应症、并发症及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胰胆管支架等临床问题进行了探讨。1胆管支架的临床应用1.1胆管支架植入术的适应症胆管支架主要应用于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胆道良恶性梗阻及胆漏的治疗,适应症:1恶性胆管狭窄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肝门部恶性肿瘤所致的肝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胆汁分泌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一期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BED)术后并发胆汁分泌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二期手术治疗,12例行经皮肝穿胆管内外引流术(BIED),7例行胆道支架置入(PTCS),4例行BED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胆汁自体回输.二期术后...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并发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于肝细胞癌(HCC)并发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12例HCC伴发梗阻性黄疸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首先行PTBD,左侧人路3例,右侧2例,双侧人路7例。在PTC显示胆管形态恢复正常后,8例留置内支架(覆膜支架12枚,裸支架2枚).另4例单纯留置胆道引流管姑息治疗。结果PTBD成功率100%,4例并发胆管内出血。10例行胆管引流术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肝功能好转.另2例在引流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生存时间自首次PTBD时间起3~1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6.2个月,6个月生存率41.67%,1年生存率16.67%。留置内支架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52个月,仅行引流术而未植入内支架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05个月,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例患者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有效的胆道引流是治疗HCC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关键。胆管引流术和胆道内支架留置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延长生存时间,创造进一步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12例梗阻性黄疸,其中9例恶性梗阻(胆管癌4例,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5例0采用PTCD姑息性引流,3例高危良性梗阻采用PTCD进行术前胆道减压。结果 4例患者行内外引流术,8例行外引流术。经1-3周引流,8例血清总胆红素降至近正常,3例下降不满意,1你无效。3例高危良性梗阻者于引流减压后安全地进行了手术,7例恶性梗阻者于PTCD后1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方法:本组35例,互补性地联用ERCP和PTCD法置入胆道内支架引流胆道,同时服用中药黄连温胆加减汤,清热化痰祛瘀、解毒抗癌.结果:联合应用ERCP和PTCD能提高内支架置入胆管成功率,而内支架置入并配服黄连温胆汤1周后,病人黄疸明显消退,总胆红素水平下降>50%,总胆红素平均值从276μmol/L降到104μmol/L(P<0.01),同时肝功能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胆道内支架植入配服黄连温胆汤对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肤穿刺放置内支架或外引流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中下段胆管梗阻疗效好,治疗一周后多数患者血清胆红素下降超过50%,15天后有16例患者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结论 胆道介入治疗确实有良好的缓解或消除黄疸的效果,特别是中下段胆道梗阻,黄疸可完全消退,但对上段胆道梗阻的患者,仅能部分缓解黄疸,疗效不如中下段胆道梗阻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内镜置入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与手术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同期56例内镜置入支架及90例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及术后远期存活情况.结果 支架及手术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胆系酶(P<0.01),两者在降低总胆红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和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0 d和795 d,两组术后3、6、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6%、61.1%、46.4%和97.0%、90.9%、65.4%,两组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肿瘤伴转移、高位胆管梗阻的患者,支架组和手术组的生存期相仿.结论 内镜下置入支架与手术相比,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同样的退黄效果,而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作用.对手术无法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置入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的置入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4月330例成功置入胆道内支架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塑料支架引流274例(胆胰管双支架5例、胰管支架4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56例,其中肝门胆管癌85例,壶腹周围癌81例,结石并良恶性狭窄59例,胆管肿瘤及其它器官恶性肿瘤术后的梗阻性黄疸98例,其余胆漏1例,胆道损伤4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无胆道损伤、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对胆道良恶疾病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助手应该加强于操作者的配合可大大减少操作中的并发症,且安全可行,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病死率很高,由于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关键。内镜治疗胆道疾病的成功率较以往大大提高。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的恶性胆道梗阻,可以选择鼻胆管引流术、内镜胆管内支撑术及联合引流等多种内镜治疗方式以及在内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对各种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66例恶性胆管梗阻病人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定胆管梗阻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决定使用内镜下塑料胆道支架引流(ERBD)和内镜下金属胆道支架引流(EMBE).结果 66例患者中64例插管成功,成功率96.97%(64/66).行ERBD 44例,行EMBE 20例,主要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及肝门及肝内转移压迫胆管,所有病例均在引流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 经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其操作安全而有效,特别是对各种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梗阻起了关键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道支架(EMBE、ERBD)和鼻胆管引流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9年3月51例有绝对或相对手术禁忌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成功行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51例病人中,置入金属支架31例,置人塑料支架15例,2例单纯置入鼻胆管引流.其中黄疸指数下降48例,总胆红素从(279.6±143.7)μmol/L一周后下降到(125.7±78.3)μmol/L(P<0.01).出现急性胰腺炎并发腹痛者3例,高淀粉酶血症9例,发生胆绞痛者1例,贲门撕裂伴大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27.4%;支架通畅时间119 d;置入支架组随访39例,3个月、6个月生存率达到91%和74%.结论 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胆道支架置入和有效引流是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