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清ECP含量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UniCAPl00型自动酶免疫荧光分析系统测定。结果:正常人ECP含量为(4.76±3.28)μg/L;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ECP含量为(23.75±32.50)μg/L,治疗后ECP含量为(8.36±5.27)μg/L,41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ECP含量为(10.98±4.24)μg/L。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EC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ECP水平反映气道的炎症程度,并可作为哮喘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正常健康儿童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含量。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5例正常健康儿童与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不同温度(25℃和37℃)下收集的血清和血浆标本(EDTA-K2做抗凝剂)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不同温度的血清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66±5.21μg/L(x-±s)和17.61±11.60μg/L,哮喘组36.51±21.90μg/L和62.72±32.59μg/L,不同温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37℃凝集的血清EC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5℃;在不同温度的血浆组血浆ECP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组4.69±2.09μg/L(x-±s)和5.96±2.40μg/L,哮喘组为7.40±2.35μg/L和8.05±2.23μg/L,不同温度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温度下,血清标本ECP水平显著高于用EDTA-K2做抗凝剂的血浆标本(P<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对血ECP水平有显著影响,37℃凝集为ECP水平测定的最适温度,日常工作中应制定相应温度下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酶标法测定正常人及发作期哮喘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前后及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ECP含量为 4 82± 3 39μg/L ;35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ECP含量为 2 4 4 6± 34 0 μg/L ;治疗后ECP含量为 8 4 3± 5 4 2 μg/L ;4 5例缓解期哮喘患者ECP含量为 11 2 4±4 36 μg/L。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血清EC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血清ECP含量可以作为监测哮喘抗炎治疗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对8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血清IL-5和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IL-5 (658.97±360.01) pg/ml和ECP(25.03±22.34)μg/L;治疗后IL-5(327.92±246.36)pg/ml,ECP(9.84±8.48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中IL-5和ECP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急性期r=0.5426,P<0.01;缓解期r=0.3805,P<0.05.结论 IL-5和ECP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特征。方法:对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诱导痰中细胞学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水平。选择30名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和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5例(23.8%)。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4.9±2.1)%]和ECP[(121.3±60.2)μg/L]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患者诱导痰IL-5水平[(14.6±8.1)μg/L]显著低于哮喘患者(P<0.01),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量[(58.1±14.3)%]、MPO[(521.9±98.5)μg/L]和IL-8[(30.2±12.7)μg/L]水平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既具有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特征,又存在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喘息症状及气道高反应性与个人过敏史、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支原体肺炎伴喘息者24例、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者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正常健康学龄儿童20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气道反应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并对每一位儿童进行个人过敏史调查。结果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个人过敏史阳性率95.8%、气道反应性阳性率91.6%、血清总IgE(404.0±24.2)IU/ml,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的6.6%、3.9%和(180.0±22.3)IU/ml,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0%、5.0%和(160.0±23.1)IU/ml,接近于支气管哮喘组的95.0%、95.0%和(444.0±22.4)IU/ml。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喘息症状及高气道反应性,与个人过敏史血清总IgE水平关系密切,有个人过敏史,血清总IgE水平高者,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容易出现喘息症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 Pharmacia Uni CAP系统检测 2 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 17例治疗后血及诱导痰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 ECP)的含量 ,计数静脉血嗜酸粒细胞 ( Eos) ,测定肺通气功能 FEV1 。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血 Eos( 0 .2 75± 0 .2 63)× 10 9/L 较正常升高 ( 0 .0 68± 0 .0 2 8)× 10 9/L,P<0 .0 1;血 ECP浓度 ( 16.0 9± 13.68μg/L)高于正常对照和治疗后 ( 3.78±1.77μg/L;4.2 4± 2 .5 6μg/L) ,P<0 .0 1。发作期痰液 ECP浓度 ( 78.68± 5 3.95 μg/L)明显高于治疗后 ( 2 2 .5 4± 15 .83μg /L) ,P<0 .0 1。哮喘患儿血 Eos计数与血 ECP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r=0 .5 716,P<0 .0 1;与痰 ECP浓度无相关 r=0 .2 792 ,P>0 .0 5。血、痰 ECP含量与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0 .430 9、-0 .40 5 0 ,P均 <0 .0 5。提示 ECP在哮喘气道炎症机理中起作用 ,是临床评价哮喘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诱导测定哮喘患者痰液ECP、TNF-α、slL-2R水平,评价吸入地塞米松防治哮喘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免疫法对4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在吸入激素前后测定痰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水平。结果:吸入激素后诱导痰液ECP水平由300±122μg/L降至146±96μg/L、TNF-α由280±135ng/L降至132±53ng/L、slL-2R由497±136kU/L降至328±97kU/L。哮喘患者吸入激素前ECP与TNF-α,slL-2R均呈显著正相关(r=0.58,0.62,P<0.05)。吸入激素后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吸入激素后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ECP、TNF-α、slL-2R浓度比吸入激素前明显降低。吸入激素可明显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及家族特应性体质调查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哮喘发作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各30例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并调查受检者三代内特应性体质家族史。结果: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IgE水平为(525.39±252.29)IU/ml,显著高于缓解期(153.92±62.23)IU/ml,P<0.001,CVA两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2.26±14.83)IU/ml,P<0.05。②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水平(1.11±0.48)×109/L显著高于缓解期(0.50±0.23)×109/L,P<0.001,CVA发作期和缓解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13±0.07)×109/L,P<0.05。③CVA发作期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与哮喘发作期的(528.26±203.11)IU/ml和(1.16±0.43)×109/L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家族特应性体质调查咳嗽变异性哮喘组阳性26/30例(86.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7/30(23.3%)(P<0.01)。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IgE水平及家族特应性体质调查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激发试验阳性的亚急性、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对亚急性、慢性咳嗽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5例激发试验阳性的亚急性、慢性咳嗽患者均行肺功能、血常规、胸片、鼻窦CT、诱导痰检查,其中Eos计数和ECP水平的检测分别运用瑞氏染色和直接免疫荧光方法。结果:55例激发试验阳性的咳嗽患者中36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例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8例诊断为感染后咳嗽,5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以乙酰甲胆碱PC20FEV1.0作为评价气道高反应性的指标,CVA组与各个非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哮喘的阳性预测值为65.5%。CVA组、COPD组、感染后咳嗽组以及UACS组诱导痰Eos计数分别为(9.2±5.4)%,(2.5±1.3)%,(2.3±0.6)%和(1.9±1.2)%,ECP水平分别为(227±56),(59±14),(46±18)和(42±24)μg/L,CVA组患者诱导痰Eos数量和ECP水平明显高于非CVA组(P<0.01),诱导痰联合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哮喘的阳性预测值为89.5%。结论:联合应用诱导痰炎性标志物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提高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OJ)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12月在我院消化二科住院治疗的OJ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在入院时及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3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清sCD40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分析OJ患者的sCD40L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ALT、AST、TBIL、DBIL、sCD40L、TNF-α和IL-8水平分别为(55.34±10.35)IU/L、(62.19±11.25)IU/L、(35.43±5.22)μmol/L、(8.94±2.58)μmol/L、(3.25±0.27)μg/L、(58.24±10.38)ng/L、(60.23±10.37)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2.17±5.32)IU/L、(36.27±6.78)IU/L、(10.19±4.58)μmol/L、(4.39±1.37)μmol/L、(2.84±0.32)μg/L、(34.52±9.26)ng/L、(43.69±11.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43.27±9.89)IU/L、(47.25±10.14)IU/L、(13.32±4.19)μmol/L、(6.18±2.97)μmol/L、(2.92±0.25)μg/L、(42.37±8.79)ng/L、(50.14±11.32)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J患者的血清sCD40L与血清TNF-α、IL-8、ALT、AST、TBIL及DBIL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OJ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上升,且其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指标联系紧密,临床可通过监测血清sCD40L变化了解患者病情,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吸入变应原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CD86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给予单相哮喘反应组和双相哮喘反应组患者吸入变应原,口服强的松或安慰剂,每天1次,共2周。吸入性变应原或强的松前后抽静脉血检验血清。用酶链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中sCD86浓度。结果:在吸入变应原后24 h,双相哮喘反应组血清sCD86浓度从(491.8±15.4)IU/ml上升到(603.8±19.3)IU/ml,而单相哮喘反应组sCD86浓度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提高。强的松治疗2周后血清sCD86与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从(532.7±12.3)IU/ml下降至(448.3±15.1)IU/ml。而安慰剂组则没有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证实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sCD86浓度在吸入变应原后升高,而用强的松治疗后其浓度则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Pharm acia U ni CAP系统检测 2 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 17例治疗后血清 ECP的含量 ,计数静脉血嗜酸粒细胞 ,测定肺通气功能 FEV1 。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血嗜酸粒细胞 (0 .2 75± 0 .2 6 3)× 10 9/ L 较正常升高 (0 .0 6 8± 0 .0 2 8)× 10 9/ L,P <0 .0 1;血清 ECP浓度 (16 .0 9± 13.6 8) μg/L 高于正常对照和治疗后 (3.78± 1.77) μg/ L;(4 .2 4± 2 .5 6 ) μg/ L,P <0 .0 1。哮喘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 ECP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5 716 ,P <0 .0 1)。血清 ECP含量与 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30 9,P <0 .0 5 )。结论 :ECP在哮喘气道炎症机制中起作用 ,反映哮喘活动情况 ,是临床评价哮喘嗜酸细胞炎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以酮症起病的成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以酮症起病的成人糖尿病患者116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两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早餐2 h血糖及早餐2 h胰岛素。结果:肥胖组:空腹血糖为(11.68±2.39)mmol/L、空腹胰岛素为(6.69±2.96)μIU/ml、早餐2 h血糖为(15.83±5.07)mmol/L、早餐2 h胰岛素为(22.18±7.26)μIU/ml。非肥胖组:空腹血糖为(14.02±2.83)mmol/L、空腹胰岛素为(2.68±1.79)μIU/ml、早餐2 h血糖为(16.43±7.58)mmol/L、早餐2 h胰岛素为(6.13±3.62)μIU/ml。两组空腹胰岛素、早餐2 h胰岛素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症起病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现象,以酮症起病的肥胖成人糖尿病患者与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独立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测定55例HD患者和36例HDF患者HD及HDF前、后血清Leptin水平。结果:HD前、后血清Leptin水平分别为:HD前男(5.02±2.65)μg/L ,女(7.03±4.89)μg/L和HD后男(5.12±3.47)μg/L,女(7.93±3.65)μg/L,两组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HDF前血清Leptin水平为:男(542±3.14)μg/L,女(7.88±338)μg/L,明显高于HDF后:男(3.32±2.71)μg/L,女(5.66±3.21)μg/L(P<0.05)。结论:HD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清Leptin水平,而HDF可以部分清除血清Lept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后10m in吸入3%的高渗盐水诱导痰。观察16例哮喘患者、14例COPD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和不良反应,做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HR、RR和SaO2均无显著变化(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16.3±7.2)%显著高于对照组(0.7±0.6)%和COPD组(6.5±5.4)%(P<0.05),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59.4±10.6)%显著高于对照组(25.1±6.1)%和哮喘组(28.7±7.3)%(P<0.05)。哮喘组诱导痰中IL-5水平(53.3±24.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2±4.1)ng/L和COPD组(29.8±4.7)ng/L(P<0.05)。COPD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的百分比与基础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间呈负相关(r=-0.58,P<0.05)。哮喘组和COP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和42.86%,但轻微且均能耐受。结论: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进行痰的诱导是安全的。诱导痰的分析能反映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室温(20℃)是广泛接受的血清ECP测定凝血温度,但存在一些问题。设想体温37℃可能是血清ECP测定的有效凝血温度。为此,对68例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在77℃凝血温度下血清ECP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凝血温度分别为20℃和37℃时同一患者血样本的EC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37℃下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50.9±3.18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17.27±1.36μg/L,P<0.01)。在68例病人中,37℃凝血下有28人血清ECP水平高于正常值,而20℃凝血下只有17人血清ECP水平高于正常值,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7℃凝血温度下血清ECP水平与哮喘症状计分显著相关(r=0.77,P<0.01)。此外,尚测定了37℃凝血温度下101位10~50岁的健康人血清ECP水平,结果显示37℃下正常人血清ECP水平的几何均数是17.81μg/L,血清ECP水平的正常值为70μg/L以下(95%的可信限)。本研究表明,在血清ECP的测定中设凝血温度为37℃不仅是有效、简化的方法,而且还可减少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42例COPD患者 (营养不良组 2 0例 ,非营养不良组 2 2例 )及 18名正常人的血清瘦素、体重指数 (BMI)、理想体重百分比 (IBW % )、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血清白蛋白 (ALB)、血糖 (G)值。分析瘦素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清瘦素浓度 2 .7± 2 .1μg/L ,与BMI ,IBW % ,TSF ,MAMC呈正相关 (P <0 .0 0 1) ,与血糖水平及ALB无相关性 ;营养不良组血清瘦素浓度 1.4± 2 .1μg/L ,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组 3 .6± 1.8μg/L ,非营养不良组血清瘦素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与COPD患者的营养参数相关 ,瘦素与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CV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住院ACVD患者155例,根据病情及愈后分组。检测TSH及其他甲状腺激素,并与5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并初步分析TSH判断ACVD病情程度及愈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VD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0.36 vs 1.17±0.94μIU/ml, P<0.05);TSH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分别为1.01±0.43μIU/ml,2.11±1.73μIU/ml,2.82±1.06μIU/ml(P<0.05),TSH判断病情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与0.5相比,P<0.01),最佳临界值为1.89mIU/L,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4%;愈后越差TSH越高,基本痊愈组、进步组和无变化组分别为0.94±0.44μIU/ml,2.71±1.15μIU/ml,3.47±1.61μIU/ml(P<0.05),TSH判断愈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与0.5相比,P<0.01),最佳临界值为1.30mIU/L,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77.0%。结论 ACVD急性期血清TSH水平升高,将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正确评估,应在急性期后予复查,以免作出不恰当干预。TSH水平与病情轻重及愈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在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COPD急性加重期、健康对照组各10例清晨空腹抽全血2ml,取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三烯C4、D4、E4含量。结果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哮喘组为(7.63±3.4)ng/ml,COPD组为(2.47±1.2)ng/ml,正常对照组为(1.38±0.9)ng/ml,哮喘组以及COPD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参与了哮喘以及COPD的发病,抗白三烯治疗可以为哮喘以及COPD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