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3、7d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渗液等症状积分两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愈合时间相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可明显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复方角菜酸酯软膏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亚甲蓝组、NSAIDs加复方角菜酸酯软膏组、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观察多模式镇痛对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影响。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可显著降低术后平均静息痛及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提高镇痛满意度的评分.而且可降低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的评分.缩短创口愈合时间(P〈0.01)。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三联疗法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将126例拟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换药基础上,口服地奥司明片、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水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人、第7天肛门疼痛、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6d,两组均末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三联疗法可有效减轻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及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痔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复方角菜酸酯栓剂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25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和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在用药后30min至6d量化评价两组疼痛、出血、水肿、脱出等情况。结果用药后在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7.3%和9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疼痛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后30min和3h,止痛起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30min和3h总起效患者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在缓解疼痛和起效时间上有优势;在改善疼痛以外的症状方面,与复方角菜酸酯栓相似。  相似文献   

5.
观察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应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术后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肛门给药,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用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轻,愈合时间缩短。疼痛积分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63,P〈0.01)。两组患者均一次全部治愈。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和长期门诊随访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内括约肌侧切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慢性肛裂,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内痔结扎结合外痔皮瓣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对解决术后创缘水肿、出血、疼痛、愈合缓慢和影响肛门功能形态等问题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内痔结扎结合外痔皮瓣整形缝合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减轻、创缘水肿及出血减少、创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后肛门功能形态良好。结果表明,内痔结扎结合外痔皮瓣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术具有疗程短、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换药,对照组术后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肛缘水肿程度、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24h肛缘水肿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肛缘水肿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果表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换药能够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程度,促进肛缘水肿消退及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察两组患者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情况,创缘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缓解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减少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叫,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能显著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便秘患者行混合痔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将168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混合痔伴便秘)83例,对照组(混合痔)8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处理,分别观察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各时段大便性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首次排便困难、便血、排便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第5天左右为高发期,之后逐渐缓解。结论便秘者混合痔手术疗效欠佳,创面愈合时间长,应尽早改善排便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消痔汤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价值,将78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口服中药消痔汤(治疗组),另一组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58例,有效14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18例,有效128例,无效114例,总有效率68.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创缘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口服消痔汤,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创缘水肿,预防尿潴留、粪嵌塞及痔体脱落期出血,促进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中药熏洗在痔切除术后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熏洗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18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紫草油纱条换药前,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PP液熏洗坐浴,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指数、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可加速痔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与术后吲哚美辛栓塞肛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每日常规换药使用五黄消痔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1粒塞肛,治疗组手术结束时在切口周围皮下组织点状注射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10mL,对照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每日换药时加用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亚甲蓝利多卡因合剂对混合痔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只要浓度、剂量及注射深度掌握得当,是一种安全可靠、费用低廉、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值得在混合痔术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缓解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患者早期不适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PPH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42例)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3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第6及第12天时的症状改善情况、术后24h有无尿潴留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停药及停药的原因以及伴随用药情况。结果术后24h治疗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较对照组(6.1)低,P<0.05。但至术后第6和第12天时,两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出现尿潴留的比率和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PPH术后的患者分别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太宁栓)和按照常规处理,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体对缓解或消除PPH术后患者症状、体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收治行PPH术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复方角菜酸酯栓组)和对照组(常规处理组).分别记录两组的①术后24 h、第6天和第12天症状改善情况;②术后24 h尿潴留情况;③术后首次排便时间;④试验结束时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⑤停药情况及停药的原因;⑥伴随用药.结果:试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3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分期和术前症状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症状总得分(4.4)低于对照组患者(6.1),P<0.05,至术后第6天和术后第12天,两组症状得分都非常接近,P>0.05.无论在哪个时间点,试验组患者症状得分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P<0.05.术后24 h尿潴留比率、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太宁栓对于缓解PPH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一般术后使用7 d左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太宁栓)的通便作用和并发症情况,将2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太宁栓纳肛,对照组100例不予任何栓剂,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显示,在首次排便使用时间,首次排便时疼痛、出血,住院时间,住院使用通便药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应用太宁栓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创口修复。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双料喉风散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换药采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创口、太宁栓纳肛;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术后换药的基础上加用双料喉风散喷撒创口。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术后创口加用双料喉风散喷撒创口,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加常规换药,对照组68例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术后2 d、3 d、5 d创面疼痛、水肿情况,评分量化比较,并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 d、3 d、5 d,治疗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缩短创面炎症反应期时间,缓解局部疼痛、水肿症状,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脂乳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对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治疗的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换药药物.方法:将188例后位单纯性肛瘘或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治疗组和中药换药对照组,对其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在肛瘘或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的促进愈合和减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优于传统中药换药(P<0.01).结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换药药物,尤其在纤维增殖期(中期)、上皮覆盖期(后期)作用明显,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愈合作用,并有效防止湿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采用“∝“形切口结合痔核高位结扎,黏膜收提,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每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减轻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薰衣草油膏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换药的效果,将6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应用薰衣草油膏创面换药,对照组术后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创面换药.对照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水肿情况、疼痛程度和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创面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