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内固定后早期功能活动治疗肱骨小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2年8月~2001年10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26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AO中空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14例,BIOFIX可吸收螺钉固定12例),术后24~48h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6~109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20~150°,伸0~40°,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切开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和患肘早期功能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良好恢复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对于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已经达成初步的共识,就是对有移位的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是对于选用何种入路以及采用何种内固定物才能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目前尚存争论。目的:探讨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对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2例,均采用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1例。观察患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过2年随访,12例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2例。绝大多数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内固定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经肘前入路Herbert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效果满意,内固定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存在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2年8月-2001年10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26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AO中空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14例,BIOFIX可吸收螺钉固定12例),术后24-48h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片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6-109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20-150&;#176;,伸0-40&;#176;,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切开解剖复合、牢固内固定和患肘早期功能活动是肽骨小头骨折功能良好恢复的较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1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Bryan和Morrey提出的分类方法,I型10例,IV型4例,手术均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结果1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15~48月,平均26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周;无血管、神经症状发生,无肘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 Broberg-Morrey评分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固定肱骨小头骨折,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二次取出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选取收治的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7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均在伤后24h内手术,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在术者食指引导下解除嵌顿并复位,分别在内、外髁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屈肘60°-90°位石膏托固定3w,主动功能锻炼,4w去除内固定。34例术后达解剖复位,3例复位后有轻度桡偏,肱骨前倾角略减小。术后随访12-24个月,均在术后4w获骨折临床愈合,术后2个月获骨性愈合,切口一期愈合。37例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出现较轻度肘内翻,但无需手术矫形。按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34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有限切开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成功率高,愈合快,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属关节内骨折,症状轻,加之儿童肘关节骨骺多,临床易误诊,致肱骨小头骨骺提前骨化,肘关节功能障碍。笔者收集我院2001~2005年误诊的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10岁,平均5.5岁。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5例,均误诊为肱骨小头脱位。1.2临床表现与治疗损伤后肘部肿胀、轻度疼痛,肿胀多发生在肘外侧和肘窝部,因患儿小对疼痛部位多不能准确表达,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范围在10~100°之间,在屈曲90~100°时患儿常哭闹并有阻力感觉。摄X线片示肱骨小头骨化中心有轻微向前、向后移位或不移位,骨…  相似文献   

7.
选择2005—09/2007-lO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骨一科就诊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O例,均在伤后1周内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先行滑车和肱骨小头对位恢复肘关节面的光整,然后固定肱骨内外髁骨块,将复杂的髀间骨折转化为髁上骨折,视骨折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双钢板、单钢板并结合螺钉和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在严密指导下行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结果:①骨折全部愈合,内固定材料无松动,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②无迟发性尺神经炎、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内固定材料无金属电解、腐蚀反应,无血小板等异常,无全身不适反应和手术局部的炎症、坏死及排导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携带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肘内侧切口治疗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 3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肘内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后应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18个月,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根据Flynn功能评定标准,综合肘关节屈伸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平均住院6d.3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折4~6周均临床愈合.术前神经损伤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无一例出现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及肘内、外翻畸形.综合屈伸功能评价结果:优23例,良9例,一般2例,优良率94.12% (32/34).结论 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侧切口切开复位为一种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君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93-1794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并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满意,术后无肘内翻等严重并发症。优23例,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维持复位确切,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和肘关节活动度,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携带角高于对照组,而线角和前倾角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屈伸度和伸展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时克氏针植入位置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效果的关系,选择2000-05/2005-05襄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肱骨外髁骨折移位的儿童30例,治疗时将一根克氏针从骨折块外侧使克氏针与肱骨纵轴成90°或向远端成110°进针固定,另一根克氏针从骨折块外侧进入与肱骨纵轴向骨折近端成45°固定,钢丝从肱骨上方外侧进入,从内前方穿出,最后将钢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随访时间≥1年,临床骨愈合时间为3或4周,肘关节伸屈功能完全正常,无肘内、外翻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行远端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肘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Rodriquez-Merchan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肩肘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愈合良好,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逆行髓内扩张自锁订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创作相对较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骨折复位稳定可靠,不破坏户袖无肩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访1~5a,平均2.5a。结果 43例患者全部随访,均获骨性愈合,2例轻度肘内翻〈5度(4.6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优良 率达95.35%。结论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有效防止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应用侧副韧带修补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手术方式治疗青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共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损伤3例。桡骨小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Ⅲ型。3例患者均行冠状突固定、肘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内侧副韧带加强、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术,术后克氏针辅助固定肱尺关节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固定3周,然后拔除克氏针,去除石膏,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结果3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有桡骨小头粉碎骨折的青年患者,韧带及关节囊的重建异常重要,桡骨小头置换应当审慎,在确保韧带重建满意的情况下切除桡骨小头并未造成肘关节明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武玥兴  何其濂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7):2533-2536+2542
目的 探讨肘后弧形切口与肘前横切口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肘后弧形切口组(33例)和肘前横切口组(40例)。记录两组术中断口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周改良肘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临床恢复优良率及随访3个月并发症及后遗畸形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断口显露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肘后弧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6周改良肘关节HSS功能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肘前横切口组高于肘后弧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临床恢复优良率(90.0%)高于肘后弧形切口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肘后弧形切口组出现2例肘内翻畸形。肘前横切口组出现1例肘内翻畸形,两组后遗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前横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新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纵行分开肱三头肌腱或肱三头肌两侧切开显露两髁,改变了常规倒“V”字切断肱三头肌腱肌瓣翻转术。这样可以降低肘关节压力;肘关节微循环损伤小,出血量少,使肌肉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尽可能减轻;肘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关节僵直的可能性下降到最低限度。结果:术后6~8周以上随访18例中,均使肘关节活动功能提前,损伤轻,关节疼痛时间短,无关节僵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而传统肱三头肌瓣翻转术,出血量多,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骨折部血运影响大,骨折愈合时间延长,尤其康复功能锻炼时疼痛明显。结论:肘后正中切口纵行分开肱三头肌腱或肱三头肌两侧切开显露两髁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微循环损伤小,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肌肉瘢痕形成少,肘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林旭  黄富国  兰海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8):59-61,i0003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问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l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176;,屈肘130&;#176;;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176;,屈肘120&;#176;;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176;,屈肘90&;#176;~120&;#176;;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176;,屈肘〈90&;#176;。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176;比(55+14)&;#176;,(105+16)&;#176;比(74+21)&;#176;,f=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正>尺骨冠状突骨折多因患者摔倒或肘关节过度伸展、手着地时冠状突被肱骨前肌肉牵拉而撕脱或被肱骨下端撞击而导致骨折,常合并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小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内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等[1-3]。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少见,但若处理不当,往往引起肘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和异位骨化等后遗症,造成患肢肘关节功能障碍[4-6]。本院2007年2月—2013年6月应用肘前"S"形手术入路行螺丝钉或克氏针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6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及中药内服、熏洗的方法治疗并随诊。结果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患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周,平均3.2周,术后无1例需手术矫治,无神经损伤及缺血性肌挛缩、无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中药内服、熏洗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