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和2012年各300例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和2012年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联用情况。结果 2010年与2012年我院抗生素联合用药率均较高,2012年我院抗生素联合使用率较2010年有所增长,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不合理联合用药率和不合理用药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我院抗生素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实施有效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后,不合理联用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一年来,门诊部抗菌药物应用趋势变化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抗菌药物注射剂用药数量与上年(2005年)对比。结果:①门诊部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比上年增长18.04名;②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比上年减少2.38%;③限制使用类的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比上年增长43.27%;④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比上年增长167.44%。结论:门诊部抗菌药物注射剂呈明显滥用趋势,应该引起医院药事管理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临床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9月临床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株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抗生素的耐药率处于总体下降的趋势,而且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下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鲍曼不动杆菌近一年内耐药性升高明显;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出现波动性变化。从痰标本和血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却有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出现了统计学差异(P〈0.05)。从呼吸内科和ICU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肺炎克雷伯菌仅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的耐药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抗生素使用的控制措施有了成效;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因来自不同标本和不同科室发生不同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鲍曼不动杆菌作为院感的常见细菌,形式不容乐观,加强院感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发生腹泻时,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单独用药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联合用药(P〈0.05);用药7~14d发生率最高(P〈0.05);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关键,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华西医院5.12地震伤员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5.12震后伤员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953例地震伤员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95.8%,临床使用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主,使用频率分别为67.53%,10.04%,6.89%.结论:我院地震伤员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门诊不同时点病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精神科门诊就诊结构及治疗状况。方法抽取2006年1月1日~2月1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80例精神病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2001年1月1日~2月10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04例精神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情感性精神病、疑似精神分裂症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分裂样精神病诊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舒必利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阿立哌唑、喹硫平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抑郁剂曲唑酮、氟西汀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情绪稳定剂丙戊酸钠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苯二氮革类药物氯硝西泮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科门诊就诊者情感性精神病及疑似精神分裂症诊断率显著增加,而分裂样精神病诊断率显著下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新型抗抑郁剂使用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苯二氮革类药物使用率有显著下降趋势。首诊病程尚无变化,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依然不足,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以利于早发现、早就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临床用药情况,为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药剂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资料223份,从会诊患者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用药情况以及是否进行微生物送检情况等方面对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61~75岁与76~90岁年龄段的患者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的使用需求较大(分别占比34.53%与30.94%);血液内科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频率最高(占比26.91%),其次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肾脏科;以单联用药为主(占比78.92%);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美培罗南(占比61.3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前的微生物送检率达到了96.41%;联合用药存在少许不合理现象。结论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规范,进一步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陈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247-3248
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各类输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输血前常规用药能否预防输血反应,并通过120例输血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总输血反应率为2.3%,各类血液成分输血反应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比较,其输血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百服宁等药物在FNHTR治疗中效果明显,非那根治疗效果不明显,但与扑尔敏等药物治疗输血过敏反应有效。输血前使用药物来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并不明显,了解输血反应种类并对症下药才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生素、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饮食对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非肠道准备组(Ⅱ组)、非肠道准备+术后非禁饮食组(Ⅲ组)、非肠道准备+术后非禁饮食组+术后抗生素限制组(Ⅳ组),围手术期分别采用相应的措施处理,收集病人手术前后粪便标本,接种于大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6种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按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细菌数量,比较各组手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各组病人术后肠道菌群较术前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总数显著减少(t=14.784,P〈0.05),大肠杆菌计数显著增加(t=21.727,P〈0.05),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球菌则明显减少(t=13.894~95.802,P〈0.05),且杆球比显著紊乱(t=20.963,P〈0.05)。Ⅲ组术后各种细菌水平均低于Ⅳ组(F=9.487~483.350,P〈0.05),杆球比高于Ⅳ组(F=483.350,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类杆菌、消化链球菌水平下降(F=42.307~169.877,P〈0.05),杆球比下降(F=483.350,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术后类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细菌总数明显降低(F=9.487~169.877,P〈0.05),杆球比下降(F=483.350,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肠道准备及术后禁饮食不同程度地影响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容易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术后早期进食对肠道微生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安慰剂组),B组(辛伐他汀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常规酶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2、4和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B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sCD40L的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因各种子宫良性病变而行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按用药方法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术前24 h初次给药,术后用药3 d;B组:术前30 min初次给药,术后用药3 d;C组:术后用药3 d;D组:术后用药5 d。药物均选用甲硝唑与头孢噻肟钠。结果术后最高体温B组低于A、C、D组(P〈0.05),术后退热时间B组较A、C、D组短(P〈0.05),术后病率B组较A、C、D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感染(均为腹部切口感染)率,B组均低于A、C、D组(P〈0.05)。A、C、D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不良反应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前30 min使用抗生素较术前24 h使用抗生素更有效、合理,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多于3 d与3 d以内相比不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张晖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2):167-168
目的 了解疗养院疗养员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疗养员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疗养期间血脂异常的疗养员116例,他汀类药物平均使用率37%,以极高危患者使用率最高,达73%.结论 疗养期间他汀类药物使用率较低,应加强药物的规范使用,正确合理选用效果确切的他汀类药物,以减缓动脉硬化进展,防止心血管事件冠心病恶化,减少心脑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红 《临床医学》2012,32(1):112-113
目的 分析郏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5月门诊处方3031张,其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968张(占64.9%).对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31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968张,占64.9%.其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处方共225张,占总病历数的7.4%,占抗生素类药物病历数的11.4%.所用抗菌药物共7类2102例次.结论 应加强对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以促进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抽样调查我院2005-2006年的归档病历,分析我院这类药物的用药结构、用药合理性等。结果共抽查病历160份,使用抗感染药的病例138例,使用率为86.25%。其中,预防性用药达56.52%,治疗用药达43.47%,静脉滴注给药达73.91%,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10.87%。结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应当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临床医师和药师必须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熟练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减少或避免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门诊病人处方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本院老年门诊病人处方用药情况,门诊处方共2358张(西药1930张、中成药428张)。 调查发现本组老年门诊病人,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频率最高,其次为抗生素与呼吸系统类药物,再次是消化系统类药物,联合用药十分普遍,多药并用。同时使用4种药物为18.52%、5种药物为4.44%、6种药物为1.59%、〉6种药物为0.77%,多种用药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因此,主张老年人应尽量减少用药,一般合用药物以〈3~4种为宜。 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3/4。医生在用药问题中应以科学与伦理为基础,按最优化原则慎重选择,用药既要看到近期效果,也要注意远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6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64.83%,其中单用、二联用率分别为72.36%、27.42%。使用率较高的以青霉素、头孢霉素、大环内酯类为主。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用法及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及药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老年患者常用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方法选取异丙酚(P组)、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P+M组)及咪唑安定(M组)3组麻醉治疗老年患者各20例,对比麻醉前后及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选择相对有效的麻醉方式。结果 (P+M)组患者异丙酚用量0.79±0.18mg/kg,咪唑安定用量0.05±0.01mg/kg,手术治疗时间3.0±0.7h,两种药物平均用量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其余两组(P〈0.05)。P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现象显著(P〈0.05),M组患者用药初期心率显著加快(P〈0.05),P+M组患者用药初期血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使用可降低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用药对患者手术操作中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7~2011年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汇总分类,并对每年各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以及用药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5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5%。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和用药频度最大。用药金额和频度分别占当年总金额和频度的80%和37%以上。我院历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相对合理,但应密切监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用药情况,防止药物的滥用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9.
音乐疗法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将160例首次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焦虑问卷进行焦虑状况测定,直观模拟量表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碎石中痛苦行为表现和辅助用药情况,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得到改善(P〈0.05),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1),循环系统较稳定,波动少(P〈0.05)。观察组痛苦行为表现和辅助药物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有利于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后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明显体质量增加及疲乏无力、色素沉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且副作用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