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静  赵德明 《临床医学》2011,31(5):22-23
目的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F波在GBS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准北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至2009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且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7例患者,对其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共检测329条运动神经及235条感觉神经,F波329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发病1周内54%患者的F波出现不正常,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仅有6%,38%的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57%患者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30%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21%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未发现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早期F波较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四肢运动神经远端、近端多节段检查;F波、H反射及感觉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远端潜伏期延长77.9%;MCV减慢70.2%;SCV减慢50%;F波异常率91.3%,H反射异常率100%,神经传导阻滞占84.1%和波形离散占57.7%。EMG出现失神经电位占42.3%。结论 GBS为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害,早期以神经根和近端神经损害为主:肌电图表现近端损害重、F波、H反射阳性率高。神经电生理检查是GBS早期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3.
陈菁华 《新医学》2006,37(6):382-38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ALS患者行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及F波、脊髓单突触反射(H反射)检测.结果:肌电图正常2例,20例存在不同的异常表现.176条神经MCV的异常率为62%(均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SCV 1例减慢,F波检测末端潜伏期延长者14条,传导速度减慢14条,H反射检测异常5例.结论:肌电图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诊断ALS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肌电图表现。方法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技术对16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6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29.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59.4%,远端潜伏期延长为51.6%。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一损害运动神经远端为主,神经损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做针极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和分析,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慕集相。测定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MCV、SCV)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ML)、波幅(AMP)、F波等。结果共检测164条肌肉、276条神经。EMG提示57例患者均呈神经原性改变;运动神经在下肢的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胫后神经异常率分别为:DM-lat 69.64%,AmP 66.07%。腓总神经异常率分别为:DM-lat 75.51%.MCV 55.10%,AmP 61.22%。所有被测运动与感觉神经的SCV、MCV异常率分别为54.79%与55.43%;10例(17.54%)F波未引出,38例(63.16%)F波潜伏期延长。结论GBS存在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对GBS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正己烷中毒神经损害的肌电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肌电图表现。方法 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技术对16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慢性正己烷中毒患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6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29.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59.4%,远端潜伏期延长为51.6%。结论 慢性正己烷中毒一损害运动神经远端为主,神经损害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7.
汪琴  张树  刘兵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2):1079-1080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发生于双下肢,1例发生于上肢,另1例四肢均出现感觉异常;脑脊液蛋白含量范围在0.45~0.55g/L3例,0.55~0.65g/L1例。测定4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16条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12条(7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3条(81%),F波潜伏期延长或消失12条(75%);12条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100%)。传导阻滞和/或一过性离散异常6条(50%)。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临床上因无肢体瘫痪,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其诊断有赖于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和电生理参数异常分布情况,明确电生理对G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GBS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对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低于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P〈0.05);上肢MCV异常率(24.40%)低于下肢(34.52%)(P〈0.05);50%神经F波出波率降低或未引出波形;神经传导异常程度与脑脊液蛋白升高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51.35%患者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四肢远端肌肉正锐波、纤颤电位出现率(31.25%)与近端(21.57%)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组患者在电生理上既有神经脱髓鞘损害,亦有继发性轴索损害表现,远端运动神经损伤较感觉神经损伤重,下肢神经损伤较上肢重,神经损伤程度与病情相关,与病程未体现出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进行性腓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F反应特点,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该病的价值.方法 对31例进行性腓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进行检测.结果 肌电图异常率9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100%,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90%,F波检测异常率34%.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进行性腓肌萎缩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ofspinalcord,SCD)患者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及肌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收集42例确诊为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神经损害程度积分评定,分析血清VitBl2、血红蛋白水平与神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并总结其肌电图特点。结果VitB12水平及血红蛋白浓度与神经损害程度积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18例(42.9%)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其中8例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24例(57.1%)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例伴有体感诱发电位波幅降低。结论SCD神经损害程度与VitBl2水平及贫血程度之间无线性相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均可受损,但感觉神经更易累及;损害以神经脱髓鞘改变为主.可伴有轴索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41例MS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同时采用神经传导速度(NCV)技术检测MS患者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其潜伏期、波幅;检测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H反射的潜伏期和F波的出现率。结果MS合并PNS损害的发生率为41.4%,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麻木12例(29.2%)、肢体乏力10例(24.3%)、神经根性疼痛2例(4.8%);体征有末梢/根型感觉障碍9例(21.9%)、腱反射减低5例(12.1%)、肌力减低(〈Ⅳ级)5例(12.1%)、肌萎缩3例(7.3%)。神经电生理改变为F波、H反射潜伏期延长,F波的出现率下降;神经电位波幅降低;不同程度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末端潜伏期延长。结论MS是一种以CNS受损为主的脱髓鞘疾病,部分患者可以同时累及PNS,神经电生理检测可对周围神经损害进行定位,同时可定量反映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及分型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由我院骨科临床确诊为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26例,按照胸廓出口综合征常规检查方法对入选患者上肢进行分段神经肌电图检查。 结果 入选患者神经肌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包括:①尺神经肘部到腋部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下降;②手部肌肉肌电图有失神经改变;③尺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④前臂内侧皮神经SNAP消失或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等。 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及分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1996-03/2006-0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对其进行肌电图和肢体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观察上下肢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的改变,分析电生理特点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全部患者均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临床上以下肢无力或麻木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受累部位增加.②常规神经传导检查均有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其中16例Ⅰ型患者(脱髓鞘型,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正常值50%)减慢更明显,其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4.8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27.9 m/s;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7.2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24.6 m/s;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16.5 m/s;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17.4 m/s;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1 m/s.传导速度减慢与肌力受累程度不成比例,即肌无力程度相对较轻,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较重,其中有8例双下肢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测不出,但患者尚能行走.③针电极肌电图检查可见明显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特征,部分患者有巨大单位.结论:临床表现是诊断腓骨肌萎缩症的基础,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测定是确诊腓骨肌萎缩症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最有价值的手段之一,且可以发现早期和临床无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电生理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肌电图室检查的DPN患者358例,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异常共22例(6.53%),F波异常共28例(8.31%);运动传导无波形中腓总神经(7.26%)所占比例最高,运动传导速度或远端运动潜伏期异常比例(22.07%)高于波幅下降比例(7.93%);感觉传导无波形例数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占比例较高,感觉神经波幅异常比例(20.92%)显著高于传导速度或远端感觉潜伏期异常比例(13.44%),感觉神经受损较运动神经受损严重。结论 DPN患者电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远端感觉神经轴索受损为主,下肢受累程度高于上肢,临床可根据这些特点,对DPN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早期不正常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从而了解其最频繁和敏感的共同神经传导模式。方法回顾性研究意大利费拉拉市S.Anna医院在2001-2007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早期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33例患者。结果26(81%)例患者的F波不正常,II(34%)例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13例(41%)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和传导阻滞的患者相对比较少,分别为12.5%、25%和6%。仅有I例电生理检查均为正常。结论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早期,F波测定较神经传导研究更加敏感,不正常的F波(如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出现的最早也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伊学  宋新枝 《临床医学》2011,31(12):85-86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评价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术前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上伴有尺神经分布区受损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进行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分段测定,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结果共有21例(22肢)行尺神经SVC分段测定并手术治疗。8肢SVC正常;14肢异常,其中13例未引出,3例减慢。尺神经MCV测定22例(23肢),20例(21肢)尺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1例正常;7例(8肢)尺神经沟下至腕运动传导速度正常,13例(14肢)减慢;1肢尺神经沟上至沟下运动传导速度正常,22肢减慢。结论本组肘管综合征发病原因,包括充盈的静脉丛、粗大静脉、囊肿压迫尺神经等。尺神经肘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肘管综合征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1996-03/2006-01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对其进行肌电图和肢体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观察上下肢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的改变,分析电生理特点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全部患者均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临床上以下肢无力或麻木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受累部位增加。②常规神经传导检查均有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其中16例Ⅰ型患者(脱髓鞘型,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正常值50%)减慢更明显,其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4.8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27.9m/s;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7.2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24.6m/s;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16.5m/s;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17.4m/s;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平均3.1m/s。传导速度减慢与肌力受累程度不成比例,即肌无力程度相对较轻,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较重,其中有8例双下肢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测不出,但患者尚能行走。③针电极肌电图检查可见明显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特征,部分患者有巨大单位。结论:临床表现是诊断腓骨肌萎缩症的基础,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测定是确诊腓骨肌萎缩症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最有价值的手段之一,且可以发现早期和临床无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对63例临床确诊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进行了连续电生理观察,发现与经典的GBS不同。而本组病例表现,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F波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微异常,运动诱发波幅明显降低,感觉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电位正常,符合运动轴索的损害。病理证实为周围运动神经的瓦勒氏样变性。  相似文献   

19.
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对Graves病患者神经肌肉受损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探讨Graves病神经肌肉受损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于2000-05/2003-12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的Graves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正常对照组31例为健康志愿者,31例行肌电图检查,30例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电图检测: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三角肌、股四头肌自发电位及募集形式,记录及分析小力收缩时每块肌肉20个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及去多相波平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用表面电极分别在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内踝胫后神经,于外展拇短肌及拇展肌用表面电极记录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用指环电极分别刺激拇指、中指和趾1,用表面电极于腕部及内踝记录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包括正中神经(拇指-腕,中指-腕)和胫后神经(趾1-内踝)。并用超强电刺激在正中神经腕部及胫后神经踝部检测F波潜伏斯及出现率。结果:纳入受试对象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Graves病组患者肌电图示小力收缩后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大力收缩后其峰波幅降低。Graves病组胫后感觉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正中感觉神经拇指-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Graves病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和异常出现率增加。键)416例Graves病患者有神经肌肉临床症状26例(56%),肌电图异常39例(85%);神经传导速度异常41例(89%);以肌电图异常判断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7%;以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判断肌电图异常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3%。结论:两种方法对Graves病神经肌肉损伤诊断敏感性高于临床症状,对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诊断异常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相近;肌电图主要对肌源性损害敏感,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对神经源性损害敏感,具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探讨Graves病神经肌肉受损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于2000-05/2003-12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的Graves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正常对照组31例为健康志愿者,31例行肌电图检查,30例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电图检测:用同心圆针电极观察三角肌、股四头肌自发电位及募集形式,记录及分析小力收缩时每块肌肉20个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及去多相波平均时限、波幅和多相波百分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用表面电极分别在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内踝胫后神经,于外展拇短肌及拇展肌用表面电极记录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用指环电极分别刺激拇指、中指和趾1,用表面电极于腕部及内踝记录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包括正中神经(拇指-腕,中指-腕)和胫后神经(趾1-内踝)。并用超强电刺激在正中神经腕部及胫后神经踝部检测F波潜伏期及出现率。结果:纳入受试对象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Graves病组患者肌电图示小力收缩后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大力收缩后其峰波幅降低。Graves病组胫后感觉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正中感觉神经拇指-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正中神经中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Graves病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和异常出现率增加。②46例Graves病患者有神经肌肉临床症状26例(56%),肌电图异常39例(85%);神经传导速度异常41例(89%);以肌电图异常判断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7%;以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判断肌电图异常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3%。结论:两种方法对Graves病神经肌肉损伤诊断敏感性高于临床症状,对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诊断异常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相近;肌电图主要对肌源性损害敏感,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对神经源性损害敏感,具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