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结石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采用常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技术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临床手术治疗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手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技术联合对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结石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术式分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组(A组)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组(B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药使用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更加安全实用,可以作为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行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联合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对照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97-439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有效减少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75-777
目的观察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诊治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少,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除乳胶管时间和术后乳胶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胆瘘、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管切开探查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操作较为复杂,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胆汁瘘3例,对照组肺部感染4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均痊愈。两组患者随访1年,均未发现有再生结石,也无胰腺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更为安全有效,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探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更具微创疗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30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对照组:30例同类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情况,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同期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前、手术1天后的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1天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7例,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多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小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运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治疗胆总管结石,对照组40例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胆总管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上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收治的95例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0%和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漏3例、营养障碍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对照组术后发生营养障碍9例、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4例、胆漏2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62-4664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T管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结石T管引流术(OCHT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EST联合LC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止痛药剂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观察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ST联合LC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好,患者的恢复快,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首次通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对应指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与TBi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LT与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6.67%VS 26.67%)(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能够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促进患者恢复进程,改善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8):1265-126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成腔镜组3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性指标及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腔镜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炎症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