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外痔切剥辅助PPH术和外剥内扎术,并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便血的情况、肛门疼痛、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不适、肿物突出、肛门潮湿、肛门瘙痒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B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大便情况、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肛门瘙痒、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肛门疼痛、肛门潮湿、肿物突出、便血情况、肛门不适、肛门坠胀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大便情况、肛门瘙痒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肿物突出、便血情况指标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肛门疼痛、肛门潮湿、大便情况、肛门不适、肛门瘙痒、肛门坠胀等指标评分A组与B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肛门功能损伤小,疼痛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和评价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95例混合痔患者分为A组(101例)和B组(94例),分别采用外痔切剥辅助PPH和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便血、肛门疼痛、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不适、肛缘肿物突出、肛门潮湿、肛门瘙痒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在术后1d、术后3d和术后1周便血、肛门疼痛、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不适、肛缘肿物突出、肛门潮湿和肛门瘙痒情况均少于B组(P〈0.05);术后3个月肛缘肿物突出A组明显少于B组(P〈O.05)。结果表明,外痔切剥辅助PPH治疗混合痔具有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且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肛愈散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1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肛愈散剂熏洗,对照1组采用肛愈散煎剂熏洗,对照2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3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3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肛门坠胀等临床指标评分,及止痛起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各组比较,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水肿、便血、肛门坠胀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各对照组(P〈0.01)。结论肛愈散能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便血、肛门坠胀、水肿等并发症,且止痛起效时间短,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PPH术中虚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对缓解或消除术后早期不适症状、体征的疗效,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行PPH的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巾应用1枚码应龙麝香痔疮栓纳肛,对照组不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量化两组的术后初次排便时排便情况、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便血情况、创口水肿、分泌物、尿潴留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是示,除术后便血及尿潴留外,试验组排便不畅、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创口水肿、分泌物方面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出现创口分泌物、创口水肿及肛门坠胀感的病例比较多,但程度均较轻微。结果表明,PPH术中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对于缓解术后早期的不适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手术方式。该术式术后常有排便困难、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其中术后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很高,患者常常术后3~4d未排便,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涩或肛门坠胀,痛苦较大。为了减轻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防止因排便困难而引起的肛缘水肿、肛门疼痛等,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排便困难者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别为A组(PPH组,n=50)、B组(外剥内扎组,n=50)、C组(PPH+外剥内扎组,n=50)和D组(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组,n=50)。记录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四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坠胀不适)及复发等情况等。结果与A、B、C三组相比,D组优良率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B两组相比,C、D两组手术时间均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D两组住院费用均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住院费用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B、C三组相比,D组术后复发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第1、2、4、8d)、术后创面出血、坠胀不适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形改良PPH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Ⅲ~Ⅳ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A组:Ⅰ期肛瘘挂线+Ⅱ期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B组:同期肛瘘挂线+外剥内扎缝合术(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MMH);C组:同期肛瘘挂线+C型改良PPH。3组各30例,共计90例。对比3组治疗方式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疗效。结果 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时间、创面水肿程度评分以及肛门功能评分比较,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优于A组。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中A组病人主要表现为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坠胀感以及肛门失禁,B、C组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方面C组均低于AB组。而BC组之间比较,C组相对于B组在降低术后肛门狭窄、术后疼痛、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形改良PPH术同期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单纯性肛瘘安全有效,且术后恢复快、复发率及肛门狭窄率相对较低,为混合痔合并肛瘘病人提供更好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与PPH及传统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行TST、PPH(对照组A)、外剥内扎术(对照组B)治疗的病例各60例,比较3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T组术后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坠胀、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对照组A、B;3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T组短于对照组A、B;术后排便通畅程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ST手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混合痔治疗中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便秘患者行混合痔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将168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混合痔伴便秘)83例,对照组(混合痔)8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处理,分别观察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各时段大便性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首次排便困难、便血、排便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第5天左右为高发期,之后逐渐缓解。结论便秘者混合痔手术疗效欠佳,创面愈合时间长,应尽早改善排便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亚甲蓝切缘封闭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亚甲蓝切缘封闭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例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外切内扎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加行亚甲蓝切缘封闭注射。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术后早期排尿及排便功能等情况。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困难及排便困难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加行亚甲蓝切缘封闭注射,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85例混合痔手术患者资料,其中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52例(观察组),采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33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首次排便时疼痛、肛门坠胀感、尿潴留、短暂性肛门失禁、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可靠、经济安全、患者恢复快,术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17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PPH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术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及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用凡士林纱条外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发热、肛门坠胀、肛门水肿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泰软膏在预防和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直肠黏膜柱状结tL~ll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对96例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即经肛门对直肠黏膜进行柱状排列结扎,并于直肠黏膜基底部注射10%葡萄糖酸钙。结果显示,住院时间为9~13d,平均10.7d。患者出院时,均诉排便通畅,肛门坠胀感消失,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1~5年,复发12例(12.5%),行排粪造影检查显示均为轻中度直肠前突。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近期疗效满意,但是远期会有一定复发病例,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新术式,将216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在原来混合痔外剥内扎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扩肛的基础上,对部分混合痔行纵切横缝,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效果满意,术后无明显创缘水肿,排便疼痛明显减轻,无肛管狭窄、排便障碍及肛门变形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外剥内扎联合纵切横缝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恢复快,既达到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目的,又保护了肛门正常的生理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凝固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4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混合痔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外剥内扎术治疗组)、B组(凝固切除术治疗组)、c组(外剥内扎术加凝固切除术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三组的治愈率、术后疼痛指数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C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A、B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C组的疼痛指数分别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加凝固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工作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