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情况,探讨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在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是否再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再发骨折组和非再发骨折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6例患者,其中55例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发病率为35.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出院后是否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否采取防滑措施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初次发生椎体骨折后易再发椎体骨折,医护人员应对高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强调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采取防滑措施的重要性,降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背景: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研究多基于新鲜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对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鲜有报道。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所有12例患者(14椎)均采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患者经皮椎体成形前、经皮椎体成形后1个月和1年时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索引和站立位侧位片病椎Cobb角。结果与结论:所有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未发生感染、肺栓塞、骨水泥毒性反应和骨水泥渗漏而造成的神经压迫症状等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后失访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索引评分均显著低于经皮椎体成形前(P〈0.01),而经皮椎体成形前后患者病椎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经皮椎体成形能明显缓解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21个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 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是否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32例及无再骨折组6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进行再发骨折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5.
江莉萍  黄红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2004-200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合并椎体压缩骨折可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和负担。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重塑正常椎体生物力线,增强椎体强度和减轻疼痛。但椎体成形术后易产生邻近椎体的再发骨折。我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3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观察骨水泥脊柱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1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在腰麻下进行手术,经皮穿刺用骨水泥固定,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双下肢感觉运动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行对症处理.护理过程中重视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同时强调并发症的预防和健康指导,为治疗提供保障.结果: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无一例发生骨水泥压迫脊髓、神经根严重并发症.结论: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护理应重视患者并发症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多模式随访系统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年龄54 ~86岁,平均(69.32±11.54)岁.调查采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日常运动量、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史、脊柱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和畸形程度等资料,并于骨折后4周采用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问卷(miniOQLQ)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生活质量mini-OQLQ评分为(32.16±10.98)分,较骨折前的(51.22±15.02)分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脊柱骨折畸形程度、骨折类型、骨折病史、绝经年限和年龄等;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日常活动量、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史等.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椎体骨折前和骨折后4周患者的疾病症状、情感功能、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和休闲社交五项mini-OQLQ评分分别为(10.32±3.61和7.13±2.61)、(11.68±2.63和8.31±4.12)、(10.13±3.54和5.69±3.32)、(9.54±4.66和5.48±4.02)和(9.75 ±3.67和5.55±3.39)分,可见患者与生活质量相关的5个维度评分均较骨折前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脊柱骨折畸形程度、骨折类型和骨折史严重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提高日常运动量和抗骨质疏松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在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及骨质疏松所致椎体骨折各30例,均给予MRI检查并对MRI结果显示的椎旁软组织肿块、硬膜外肿块、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椎体后缘皮质后凸、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存在其他椎体转移灶、伴随多处骨折、椎弓根累及8种情况进行分析,利用Kappa检验对患者检查结果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骨质疏松所致椎体骨折MRI结果中伴随多处椎体骨折及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现象明显,而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中二者出现情况较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的MRI结果显示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椎弓根累及、椎体后缘皮质后凸、硬膜外肿块及其他椎体转移灶情况较多,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骨折的MRI结果中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征象出现较多,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通过MRI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徐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2):2290-2292+2300
目的:探讨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3例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转移瘤骨折28例,骨质疏松骨折75例。入选人员均接受MRI检查,比较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转移瘤骨折中,椎旁软组织肿块、硬膜外肿块、椎体后缘皮质后凸、伴其他椎体转移灶及累及椎弓根征象出现率均高于骨质疏松骨折,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征象的出现率则较高(P<0.05);转移瘤骨折和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在MRI表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借助MRI检查,能够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予以准确鉴别,其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特殊类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症状性无压缩骨折、椎体骨折合并囊性变、多发椎体骨折等特殊骨折病例93例,根据骨折类型,应用以椎体成形术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并对缓解疼痛和神经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0.5~5年的随访,疼痛缓解率92.5%(86/93),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产生,脊髓神经损伤全部恢复.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特殊类型骨折常规检查容易发生漏诊或延迟诊断;治疗应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髋关节骨折中的占比达到了50%,其中不稳定骨折的比例在35%~40%。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特殊性,不稳定型骨折的比例更高。临床多采用髓内固定、髓外固定等骨折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已趋于成熟,但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复位的难度高,加上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内固定治疗失败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其治疗方法和效果之间存在不同的争议。如何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提供坚强稳定而持久的固定,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次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目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的相关文献,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肱骨骨折的治疗到目前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统一的治疗模式,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等一直存在分歧。目的:分析肱骨骨折的病理解剖、愈合过程及损伤分型,探讨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方法:治疗复杂肱骨骨折的目的是恢复必要的功能或解剖位,达到稳定置入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收集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为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肱骨骨折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严格评估骨折类型、骨质质量及选择适合的髓内钉对于肱骨骨折治疗预后很重要。了解髓内钉的类型和置入固定方式,认识不同种类髓内钉置入治疗肱骨骨折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在治疗肱骨骨折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成年人下颌骨髁突骨折不同类型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年来髁突骨折26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为咬合错乱,开口受限Ⅱ~Ⅲ度,且正侧位轴向髁突移位,但≤30°,或髁突向下移位,但≤5 mm。按骨折类型分3类:囊内骨折;髁颈骨折;髁颈下骨折。每类分2型:单侧骨折和双侧骨折。同类型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闭合性治疗组和开放性治疗组。结果:开放性治疗后的双侧囊内骨折、单双侧髁颈骨折、双侧髁颈下骨折咬合功能疗效评估满意度高于闭合性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伴有髁突移位者,开放性治疗有利于咬合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伴有双侧骨折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治疗方法 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组1998年~2011年收治的21例Vancouver B型PFF患者,依照Vancouver分类系统,其中12例B1型骨折,6例B2型骨折,3例B3型骨折.分别根据假体稳定性等实施骨折内固定处理或假体翻修手术.内固定处理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使用钢丝捆扎、钢板加钢丝捆扎、异体结构骨加钢丝或钢缆等,假体翻修手术使用常规股骨柄和组合式股骨柄假体.随访时评价患者康复情况,总结分析各种治疗方法 的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5.2年.B1型骨折愈合率较高,但需要注意固定钢板长度及复位情况.B2型骨折均行翻修手术,并行骨折内固定处理,需要注意翻修假体的选择.B3型骨折复杂,骨质缺损严重,多需要植骨,预后很差.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PFF较难处理,预防尤为重要,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及骨量缺损情况,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技术是治疗此类骨折的关键,因此术前充分评估计划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胫腓骨骨折疾病人,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分的方式,并进行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结果平均随访12月,平均愈合时间3—6月。所有病人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对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后作MRI扫描。结果:42例患者,外侧平台骨折9例、内侧平台骨折6例、整个平台骨折11例,胫骨撕脱性骨折18例。MRI能准确显示骨折及合并的膝关节结构的损伤(包括关节软骨断裂、半月板撕裂和移位、侧副韧带的撕裂)。根据MRI检查术前得以正确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块的移位方向和塌陷的面积。结论:MRI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征及膝关节损伤,根据骨折累及范围,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of ReviewThe triquetrum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ly fractured carpal bone, comprising 15–18% of all carpal bone fractur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riquetral fractures, including the anatomy and pathophysiology,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post-treatment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Recent FindingsTriquetral fractures are frequently caused by impaction of the ulnar wrist after a fall on an outstretched hand or by avulsion of attached ligaments.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triquetral fractures: dorsal cortical fractures, triquetral body fractures, and volar cortical fractures. Dorsal cortical fractures are the most common and are usually benign, while volar cortical fractures are the least common and can be problematic. Nonsurgical management is indicated for most triquetral fractures, which usually results in good outcomes. Surgical treatment is indicated for fractures with significant displacement or evidence of instability. Complications of triquetral fractures include non-union,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injury, and pisotriquetral arthritis.SummaryWhile less common than scaphoid fractures, triquetral fractures should remai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ulnar-sided wrist pain after falling on an outstretched hand. Most triquetral fractures can be treated with immobilization, though they should be thoroughly evaluated due to their potential to result in instability, loss of motion, and arthrosi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method of surg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29例骨折愈合,1例未愈合,治疗优良率 96.7%.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9.
Recent progress in orthopaedic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was reviewed.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mpacted or nondisplaced type is treated by three cannulated cancellous pins. Displaced type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s treated by bipolar prosthesis. Result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complications of each patients. Osteoporotic spine fractures are commonly healed within 2 or 3 months. Spinal compression with paraparesis or paraplegia is unusual complication in burst type of spine fractures. Surgical decompression, bone grafting and stabilization with instrumentation can result in some correction of deformity and neurogenic recovery.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re common fractures in the eldery. Recently advances includes external fixation and plate fixation for the comminuted fractures in the distal radius. Treatments of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are still difficult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37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4例,后柱骨折5例,前柱骨折2例,横形骨折3例,T型骨折3例,后柱伴后壁骨折7例,双柱骨折3例。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获得7-61个月(平均25个月)随访,按Matta评分标准,优14例,良21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是髋臼骨折治疗有效方法;手术入路选择,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