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膻中穴,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等,为奇经八脉任脉的穴位,《针灸甲乙经》[1]:"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任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即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膻中穴乃宗气聚会之所,属八会穴之气会;也是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属心包之募穴;同时也是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任脉之会。《灵枢·海论》[3]:"膻中者,为气之海。"《针灸大成·行针指  相似文献   

2.
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针灸甲乙经》定位:“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补充:在“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视取之”。《针灸图考》:“在目眶骨上内际,正目直瞳子”。临床即于下眼睑正中眶缘上定穴。关于此穴的针灸方法,《甲乙经》说:“刺入三分,不可灸”;《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禁不可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如拳,息肉长桃许大,至三十日即定,百日都不见物,或如升大”。《圣济总录》:“承泣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睑池上  相似文献   

3.
百会穴浅谈     
百会穴,出自《甲乙经》,亦名三阳,又名巅上、五会、天满,属督脉。其位“在前预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甲乙经》)。现通常定位在头顶部正中线上,前顶直后一寸五分,或当神庭与脑户连线之中点处。其简易取穴方法乃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交点处。百会穴临床应用相当广泛。《黄帝内经太素》二十六卷云:“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百会灸之”。《千金要方》曰:“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灸百会,次灸本神……风府”等等。据有关资料报道:百会透曲鬓,治疗脑血管偏瘫500例,其有效率为95%;前顶透百会,百会透后顶,后顶透强间穴,治疗高血压,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百会透通天,配合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116例,有效率为100%;百会透角孙,治疗肩周炎30例,有效率亦为100%;  相似文献   

4.
浅论百会     
1 百会的定位白会属督脉,《针灸甲乙经》对其部位有明确的记载,即“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后世医家对之并无太大异议,在现行统编教材中亦以此为据,取之“正坐,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但骨度分寸与简便  相似文献   

5.
涌泉穴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井穴 ,古今医家 ,都非常重视 ,无论在慢性病或急症中 ,被广泛应用 ,若选穴准确 ,辨病辨证恰当 ,或针或外敷 ,效果良好。1 古代医家的认识1 .1 穴位来源 ,出于《灵枢·本输》为足少阴肾经井穴 ,《针灸大成》考正穴位 :涌泉 (一名地冲 ) ,足心陷中 ,屈足卷趾宛宛中 ,白肉际 ,跪取之。1 .2 刺法 《铜人》针五分 ,无令出血 ,灸三壮。《明堂》灸不及针。《素注》留三呼。1 .3 主病 《素问·缪刺论》主治“尸厥” ,“嗌痛不可内食 ,无故善怒 ,气上走贲上。”《针灸大成》“主尸厥 ,面黑如炭黑 ,咳吐有血 ,渴而喘 ,坐欲起 …  相似文献   

6.
凌云 《东方养生》2014,(12):12-12
膻中 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 穴,元见穴: 取穴方法:膻中穴位干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是;  相似文献   

7.
徐玮祯  王锐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4-135
<正>1支沟穴的定位支沟穴最早出自《灵枢·本输》篇:"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现行中医院校《经络腧穴学》教材[1]将支沟穴确定为: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在解剖上浅层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经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2支沟穴的刺灸法《针灸甲乙经》:"支沟者,火也。在腕后三寸……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壮。"《经络腧穴学》中取直刺,刺入深度为0.5~1寸。然临  相似文献   

8.
一、灸中庭穴治疗小儿嘔吐小儿呕吐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比如有伤乳吐、伤食吐、寒吐、热吐、虫吐和夹惊吐等,亦有脾胃气弱特异体质的小儿,偶触时邪卽吐者。笔者数年来用《针灸大成·卷十》所载的灸法治疗本病(虫吐者除外),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如下: 灸治部位:为中庭穴,在胸骨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隙,卽在两乳中间,膻中穴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臥取之。灸法操作:用燃着的艾卷,对准中庭穴象鳥啄食样不住的移动点灸,灸至局部出现红晕时为度(切勿将火头点在皮肤上,以免灼伤皮肤),每日灸一次,一般灸一至三次即可痊癒,亦可用隔姜艾炷灸法。  相似文献   

9.
《甲乙经》载百会穴是“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即距前发际后5尺,后发际前7寸处.但现在流行的取穴法采用“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或“两耳尖直上联线与前后正中线之交点”。仅用此法取穴,常会偏离《甲乙经》的规定位置。关于颅骨的凹陷处一般与旋毛部位相一致。前人可能因有人的旋毛偏斜,此时取穴则不应拘于旋毛中央,于是补充说明此穴“直两耳尖”这是说本穴在两耳尖联线之中点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正中脘穴位于"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中即正中,脘即脘腹,任脉沿人体前正中线循行,此穴在脘腹正中,故曰中脘,为八会穴之腑会,又为胃之募穴。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七》载:"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八》载:"胃胀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载:"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中脘疗心闷。"元·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针灸甲乙经》所构建的针灸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针灸大成》原文,从经络腧穴、针刺手法、针刺临证理论、灸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大成》和《针灸甲乙经》进行对比,介绍《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灸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运用,说明二者在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 "郤门"穴别名"四白"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特定穴之郤穴).在《新针灸学》则属于上肢部前正中线(掌面正中线).考《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云:"手厥阴郤去腕五寸",此与《针灸甲乙经》以及后世的《针灸大成》甚同.又《医学入门》结合该穴之定义述其取穴曰:"在大陵后五寸".然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是穴宜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取之较合适.其下解剖内含正中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用针刺膻中穴治疗腰部扭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方法简便易行,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针刺方法: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或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取之)。针刺时患者取坐位,用2寸毫针,针尖向下,皮下平刺约一寸许,待得气后(出现酸、麻、沉、胀感),以泻法为主,强刺激30秒钟,留针半小时,并同时活动腰部,活动的幅度和强度愈大则疗效愈佳。一般急性腰部扭伤者,一次即  相似文献   

14.
略论"缪刺"与"巨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与“巨刺”是古代针灸中的两种刺法,最早见于《素问》、《灵枢》,而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笔者试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天突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情况天突穴出自《灵枢·本输》,为任脉第22号穴。《针灸甲乙经》载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别名玉户、天瞿。《经穴释义汇解》云:“穴在璇玑上一寸,因喻穴处之脉气突起于天部,故名天突。”《针灸甲乙经》定其位于“颈结喉下五寸”,即在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局部解剖: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2操作方法鉴于天突穴的传统针刺法为:①横刺:先直刺进针0.2~0.3寸后改向下横刺,沿胸骨柄后缘、…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鱼腥草治疗流感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8月以来 ,笔者用穴位注射鱼腥草治疗流感性咳嗽 17例 ,效果佳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 17例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2 7~ 4 4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流感 ,咳嗽 1~ 2个月 ,均有不同程度胸痛 ,夜间不能入眠 ,用止咳药和抗生素无效。2 治疗方法2 .1 操做方法 :患者取坐位。天突穴 :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先直刺 2分 ,然后沿胸骨后壁向下刺 1寸。膻中穴 :两乳头连线中点 ,平第 4肋间隙 ,向下斜刺 1寸。孔最穴 :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 7寸 ,直刺 8分 ,丰隆穴 :外踝上 8寸、稍向内斜刺 1.5寸。2 .2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取穴准确 ,…  相似文献   

17.
膻中穴属任脉,横量两乳間陷中,仰而取之。“难經”曰:气会膻中。疏曰:气病治此,灸五壮。据各家載述,膻中穴主治:上气短气,咳逆、喘息、噎气、鬲气、胸中如塞等。一切属“气”类之症。但据一般文献記載,大都将此穴列为禁針穴。有的主张只灸不針。笔者屡用此穴針治哮喘,胸悶,痰饮之病,均获良效。令将治愈二例虚性气喘患者的經验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俞(Feishu UB_(13),足太阳膀胱经),《甲乙经》记载: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依据现代解剖定位取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该穴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可治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自汗、盗汗等病症。具体操作有两种刺法:(1)直刺,微斜向脊柱,深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向肋间扩散;(2)横刺,向上或向下沿肌层透刺,可进针1~2寸.局部感应有酸胀感,灸3~5壮;温灸5~15分钟。该穴既属常用穴,但又是“危险穴”。据《甲乙经》:“肺俞不可伤,伤及令人身心颤掉。”《铜人》:“刺入三分,留七呼”。  相似文献   

19.
睛明穴,在《针灸甲乙经》、《铜人俞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书中又称为泪孔。睛明穴的定位多定于目内眦旁0.1寸。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在目内眦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西方子明堂灸经》记载为目内眦头外,一分宛腕中,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邱茂良主编,1985年10月第1版,下简称《针灸学》五版教材)则云:“目内眦旁0.1寸”。由上可见睛明穴定位多明确而统一在目内眦旁0.1寸。而对睛明穴的针刺深度历来就存在明显的分歧。  相似文献   

20.
二十八中习部位:在第三荐骨假棘状突起(二十椎)之下外方约二指横径部(第三荐骨孔之外方)。取穴法:伏而取之。主治症:肠疝痛,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糖尿病,脚气,腹膜炎,便秘,下利,子宫内膜炎。刺灸:针三分,灸三壮。聚英曰:“铜人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甲乙曰:“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解剖:第三后荐骨孔之外方,在正中线之外方约二指横径部。肌肉:腰背筋膜,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血管:上臀动脉,下臀动脉。神经:上臀神经,下臀神经,荐骨神经后枝。备考:十四经曰“在二十椎下挟脊伏肉”聚英、甲乙、千金云:“二十椎下两傍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夹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