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  黄泽春  晏丹  王红梅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807-1808
瘢痕组织是外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如何防治瘢痕过度增生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1],近年来,笔者科室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本组采用中医二联疗法,即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并从瘢痕的瘙痒程度,色泽、厚度及硬度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类创伤创面愈合后常形成病理性瘢痕,随之发生外形改变、引发畸形及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损害[1].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损伤后肉芽组织过度增生修复的结果.创伤修复需经历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形成及组织重塑等主要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血管及其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参与,新生血管对于创面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快速生长的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支持,以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组织学研究已经发现,其中有大量新生血管的存在,成纤维细胞合成大量的胶原可能与瘢痕组织内大量异常新生的血管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研究也发现,VEGF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高度表达[2-4],因此,VEGF及其受体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瘢痕增生研究的热门靶点.  相似文献   

3.
瘢痕组织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是创面愈合的表现。但如果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则会产生增生性瘢痕,使患者感到瘙痒、疼痛,甚至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因此减少瘢痕增生是每位烧伤患者的愿望。如何防治瘢痕形成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在瘢痕防治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本组采用瘢痕贴联合弹力绷带治疗烧伤患者,并对治疗后瘢痕的瘙痒、色泽、厚度及硬度进行了跟踪,同时与单纯使用瘢痕贴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或烧伤创面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组织学特点为大量Fb增生,ECM中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过量沉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尽管人们对增生性瘢痕形成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原因尚不清楚.Matsumura等[1]观察到,皮肤有圆锥体结构的部位就会发生增生性瘢痕,无此结构的部位不发生.  相似文献   

5.
瘢痕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 ,是创伤修复的必然结果。任何创伤的愈合 ,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 ,严重者可影响机体的外观及造成功能障碍。如何防治瘢痕的形成及增生 ,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瘢痕的防治研究 ,目前主要从瘢痕的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展开。在瘢痕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 ,施加一定的干预手段 ,以试图达到防治瘢痕的目的。但目前为止 ,尚无确切的防治瘢痕的有效手段。1 瘢痕的预防研究创伤修复是一个包含多种修复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细胞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复杂过程。修复包括肉芽组织生成、胶原填充、创口收缩…  相似文献   

6.
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是临床医学的难题之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1],我们选择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初步检测,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皮肤创伤后形成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组织学方面,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相似,两者均以过剩的细胞外基质尤其以胶原沉积为特性,细胞形态也相似.但临床上增生性瘢痕仅在创伤内生长,向外压迫周围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后,自发退化,易发生挛缩;而瘢痕疙瘩的生长却超出原创伤界限,侵犯周围正常组织,术后易复发.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细胞的增殖-凋亡的调控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其形成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1].以下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相关死亡域蛋白与瘢痕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瘢痕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031-1033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产物,是真皮组织损伤后异常修复的结果。一直以来,对于瘢痕的防治都是美容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从1978年Ginsbach首次应用氩离子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取得满意效果以后,激光开始应用于美容外科瘢痕领域,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防治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工作中,病理性瘢痕防治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回顾近年来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非常之多,经初步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又有了些新的进展. 1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区别的研究烧创伤后的异常瘢痕或称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AS),包括瘢痕疙瘩keloid(K)与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两者的区别在教科书、专著的论述中都有所描述,特别是高景恒主编的<美容外科学>第十二章,专门列出了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特征表格[1],可作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瘢痕增生,严重影响机体的功能及外形.近年来,关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患者免疫缺损方面的研究进展,提示这些纤维增生紊乱可能与许多免疫紊乱相类似,辅助T细胞(Th)选择性释放某些细胞因子,产生病理反应[1].许多体外研究证实细胞因子干扰素(IFN )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胶原的合成以及激活胶原酶的活性[2],起到拮抗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就干扰素防治瘢痕增生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皮肤创伤后形成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组织学方面,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相似,两者均以过剩的细胞外基质尤其以胶原沉积为特性,细胞形态也相似.但临床上增生性瘢痕仅在创伤内生长,向外压迫周围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后,自发退化,易发生挛缩;而瘢痕疙瘩的生长却超出原创伤界限,侵犯周围正常组织,术后易复发.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细胞的增殖-凋亡的调控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其形成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以下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相关死亡域蛋白与瘢痕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发病率、复发率高,一直以来都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针对病理性瘢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持续至今,但其发病的精确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预防和治疗也相对棘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行检索和归纳总结,对研究较多的氧化应激、microRNA、上皮间质转化和自体脂肪及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做一重点阐述,以期为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对增生性瘢痕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揭示其部分发病机制,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实践中也未见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标准,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西药及一些辅助治疗为主,但因其有创性、复发率高等原因,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增生性瘢痕做了大量的关于中医药防治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就当前中医药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瘢痕是人体组织创伤修复的自然产物,是损伤愈合部位的纤维组织增生的结果.瘢痕治疗棘手,所以瘢痕的预防重于治疗,多种瘢痕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同时也是预防手段.根据其组织学和形态学的区别可分为浅表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中,瘢痕疙瘩常超出原损伤的边缘,通常不会自行消退,切除后往往会复发,与增生性瘢痕统称为病理性瘢痕.对于瘢痕疙瘩和非功能部位大片增生性瘢痕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这些方法种类繁多,报道疗效不一,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都是最有效的,为了追求最佳效果往往需要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实施.现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非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整形外科领域,防治增生性瘢痕是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尽管众多学者及临床医师对增生性瘢痕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疗效确切一致的理想的治疗方法[1]。近5年,笔者对120例患者应用康瑞宝凝胶和超声波美容机联合预防治疗增生性瘢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后病理性瘢痕防治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是烧伤与整形专业的临床医师,从业5 0多年以来,亲眼目睹了烧伤后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危害,对其防治进展一直很关注。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必然产物,除极表浅的外伤(含浅Ⅱ度烧伤)不形成瘢痕外,其余创伤均以瘢痕愈合告终。一般情况下瘢痕愈合较平整,不引起外形与功能障碍,因而称为正常瘢痕(normalscar)。然而,烧伤患者中约有33%~91%出现高出皮面的异常增生[1] ,表现为真皮组织过度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大量沉积,影响外观与功能,称为异常瘢痕(abnor malscar)或病理性瘢痕,包括临床上的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及瘢…  相似文献   

17.
<正>整形美容1 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创伤修复研究中的抗瘢痕效应增生性瘢痕(HS)、瘢痕疙瘩(K)是一类富有挑战性的疾病。它来自过度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过多的胶原沉积。研究表明bFGF有抗瘢痕的作用,但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在兔耳动物模型及人的成纤维细胞模型上,作者观察了bFGF对伤口愈合的影响。证实bFGF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效应。为bFGF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证据。使用bFGF后,瘢痕增生指数和表皮厚度指数都明显下降。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维芎瘢痕霜对增生性瘢痕内bFGF和FN的影响,探讨维芎瘢痕霜防治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维芎瘢痕霜治疗的32例患者增生性瘢痕内的bFGF和FN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3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连续应用维芎瘢痕霜30天和60天时,瘢痕内的bFGF和FN较未用药对照部位瘢痕内的bFGF和F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维芎瘢痕霜可以明显抑制瘢痕内bFGF和FN的表达,对增生性瘢痕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p53基因及c-myc基因在病理性瘢痕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理性瘢痕是创伤过度愈合的表现,主要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1].而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在形态学和免疫化学方面均有差异,但两者实质上都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及Ⅰ、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 lular matrix,ECM)成分在组织中大量沉积,难以被机体吸收或重塑而形成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药物防治瘢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是人体创伤(即使是轻微的损伤)后,在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1],但创伤愈合后,创面的过度愈合形成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或瘢痕疙瘩(keloid,K)影响美观,甚至瘢痕挛缩导致表面器官或关节畸形,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因此,创伤愈合后,如何防治瘢痕挛缩一直是烧(创)伤外科的热门问题之一。目前瘢痕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压迫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以及外科治疗等,但尚无一种方法具有绝对的权威性[2],各种治疗方法都在不断地探索之中,本文仅就药物防治瘢痕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