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1岁 ,左耳下部肿物 8年余 ,有反复肿大病史 ,因无疼痛 ,未予注意。近来肿大明显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来院。经门诊行细胞学穿刺检查 ,诊断为腮腺囊肿 ,于 2 0 0 2年 6月 11日收住我院。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尚好 ,全身各部检查无异常 ,仅左腮腺区扪及一鸡蛋大肿块 ,质软无压痛 ,活动度差 ,腮腺导管处无红肿 ,分泌尚好 ,颈部及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对侧腮腺无异常。B超报告 ,左腮腺区可见约 4 3cm× 3 7cm× 3 9cm之囊性肿物。边缘清楚 ,内透声差 ,液区内充满钙化光点。入院后第 2天 ,在全麻下行左腮腺区肿物摘除术 ,术中见肿物位…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74岁,发现右颈部肿物8月余,右侧腋窝肿物1个月入院。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肿物,约鸡蛋大小,伴疼痛,行颈部肿物穿刺,病理诊断为淋巴结核,未系统治疗,3个月前肿物渐进性增大,1个月前发现右腋窝肿物,约4×3 cm,给予抗结核治疗,未见明显缓解。查体:右侧颈部见一大小约12×4×3 cm肿物,表面呈黑紫色,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3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耳垂下一肿物,无局部麻木感,无面瘫症状,缓慢增大。查体:左侧耳垂下可扪及~肿物,边界欠清,质地中等,约4.0cm×2.0cm×2.0cm,活动度可,无明显按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双侧侧腮腺导管口无明显红肿、溢脓。彩超:左侧耳垂下可见一范围约3.4cm×2.2cm×1.6cm稍低回声组织,形状不规则,边界尚清。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诊断:左侧耳垂下局部低回声组织,考虑脂肪组织(图1)。腮腺CT:左侧腮腺占位,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3个月。因左侧腮腺区肿物3个月,近10d生长迅速.于2006年12月9日收入院。检查:患儿发育良好.营养中等,西部两侧不对称.左腮腺区膨隆,可扪及肿块.大小约4cm×3cm×3cm.质中偏软,边界不清.体位移动试验阳性,肿物穿刺可抽出鲜血。超声榆查:左侧腮腺耳后区可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大小约3.5cm×2.3cm×3.1cm.内部早混合性低回声,分布小均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物1个月余就诊.查体:左颈部外侧可触及约4 cm×4 cm大小的条索状肿物,质韧、活动度差、无触痛、边界欠清,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侧腮腺正常,其下方可探及异常回声团,大小约5.1 cm×3.0 cm,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壁厚0.7 mm,且较完整.异常回声团前1/3为厚约0.7 cm的点状中等回声带,余为流动性的细密点状中等稍低声(图1).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8岁,因发现颈部肿物4个月入院。入院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颈前左侧可触及大小3cm×2cm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彩超:甲状腺右叶未见异常,甲状腺左叶增大,其内可见2.5cm×1.8cm混合回声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人院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拟于静脉麻醉下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腰部无痛性肿物8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腰部见一大小4 cm×3 cm的肿块突出皮肤软组织,表面光滑,质软,无红肿、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好,听诊未闻及肠鸣音,站立位时明显,俯卧位时肿块消失。CT检查:左腰部脂肪性占位,考虑:①脂肪堆积;②腰疝可能。超声检查:站立位时左腰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4岁。于10年前发现右腮腺区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肿物缓慢增大,6个月前在当地卫生院行“粉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深在,即停止手术。术后肿物迅速增大,并伴有轻微疼痛。查体:颌面部不对称,右腮腺区可见一球形肿物,大小约4 cm×4 cm,边界清楚,表面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可活动,触压疼痛,肿物与皮肤瘢痕相连;无面瘫症状,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胸片阴性。临床诊断:腮腺肿瘤(良性可能性大)。行“右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和面神经解剖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腮腺浅叶,与表面皮肤粘连,浅面有瘤芽形成,与深面的面神经分支无粘连,肿物…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因右耳下部肿物10余年,近1年增长快伴疼痛入院。趟声检查:于右耳下方可见一巨大肿物图像.大小约7.5cm×6.5cm×6.4cm,边界清.不规则。内同声不均质,局部可见液性回声(图1)。超声诊断:右耳下部实性肿物(考虑腮腺混合瘤)。病理诊断:腮腺混合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发现右侧耳垂下腮腺区一肿物15d。体格检查:右侧腮腺区可扪及一大小约3crux2cm的肿物,表面结H状,质I”等,活动度一般,界限清楚,术及压痛。超出榆合:右侧腮腺内可见无回声区,大小为3.1cmx2.4Cruxl.9cm,边界清,可见包膜,后方回声增强,内见致密点状强回声,加压之,可见点状回声游移。于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侧腮腺内混合性囊性暗区,考虑腮腺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岁.偶然发现左颈部膨隆就诊.体检:左颈部隆起皮肤不红肿,颈上部-颌下三角处可触及大小约5.0 cm×6.0 cm肿块,质软,边界不清,无压痛、不移动.超声所见:左侧颈部紧邻颌下腺可见一肿物,大小3.9 cm×2.0 cm,有包膜,呈三角形,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内部回声为中等稍低回声,分布均匀.CDFI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颈部实性肿物考虑为异位胸腺可能(图1).术中见左侧胸锁乳突肌前下部可见灰白色肿物,该肿物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可完全剥离.术后病理诊断:左侧颈部胸腺异位.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男 ,6 0岁 ,于 1个月前发现左耳下一黄豆大小肿物 ,并迅速增大 ,应用多种口服抗生素无效。遂到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左耳下一肿物隆起 ,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触约 4cm× 3cm× 3cm大小 ,质中等硬度 ,无触压痛 ,可稍移动 ,左面部无面瘫症状 ,压迫左侧腮腺 ,可见腮腺导管口有少许清凉液体渗出。左腮腺区、颌下、颈部均未触及淋巴结肿大。穿刺报告 :找到瘤细胞。初步诊断为 :左腮腺肿物不除外腺淋巴瘤或多型性腺瘤。于局麻下行左腮腺腺叶切除术 面神经解剖术。术中可见腮腺浅叶一占位病变 ,并少许 (约 2 ml)脓性液体流出 ,病变组织无包…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32个月。发热10d伴颈部肿物5d入院。入院前因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5d后,出现颈部肿胀。入院时查体:体温:37.8℃.脉率:106次/min.一般状态欠佳,神志清,无突眼,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左侧颈部局限性肿大.并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吞咽困难.肿大处皮肤颜色尚正常.压痛( ),无搏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0岁,右耳下方包块3年,近日感觉疼痛。体格检查:患者右侧腮腺区隆起,扪及约2cm的类圆形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活动,略有压痛;肿物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无破溃,按压肿物时腮腺导管口无异常分泌物流出。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0岁,因右颈部无痛性肿物20年,左颈部肿物1年入院。护理体检T36.7℃,P80次/min,R20次/min,BP103/70mmHg,左、右侧颈动脉三角处各触及2cm&;#215;3cm&;#215;2cm、4cm&;#215;3cm&;#215;2cm大小肿物,质韧、动度差、有搏动、边界不清。CT+造影显示:双侧颈动脉体瘤。人院后准备2周,在全麻下行右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结扎及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9岁,发现左颈部肿物3个月余来院就诊。查体:血压130/86mmHg(1mmHg=0.133 kPa),左颈部扪及一核桃大小肿物,边界较清晰、光滑,无明显移动,无压痛,似有搏动感,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考虑为颈动脉体瘤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所见:于左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见一49mm×46mm×31mm实质性稍低回声团块,有包膜,边界清晰、规整,  相似文献   

17.
示教片     
病史:女,13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物3个月余入院。体查:颈软,左颈胸锁乳突肌中上段浅面及外上侧见一肿物,约3.0cm×2.0cm,质软,波动感,边界清,移动度小,不随吞咽活动。无红、热、痛,无血管杂音,未见瘘管。甲状腺不大。血沉17.00mm/h轻度升高,余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左颌下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颈部不对称,颈软无抵抗,左颌下可见一肿物局限隆起,可触及肿物范围约为4 cm×2 cm×2 cm,囊性感,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边界清,可推动,不随吞咽及伸舌活动,甲状腺不大.颈部超声所见:甲状腺形态大小正常,内光点均匀,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颌下区于颌下腺下方可见一大小约为4.0 cm×1.5 cm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其内回声不均,大部分为无回声区,小部分为较粗网格状光带(图1);左颈部大血管旁可见多个小低回声区,呈椭圆形,内回声均匀,其中见一大小约为1.3 cm×0.6 cm.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9岁。双侧耳下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3年余入院,无眼干、关节炎等症。查体:双侧腮腺区隆起,左右侧分别扪及大小约3cm×2cm×2cm、4cm×3cm×2cm肿物,质韧,活动,无压痛及波动感。超声表现:二维显示双侧腮腺体积弥漫性增大,轮廓不整,内部呈弥漫结节状低回声,互相连接形成网格状回声,未见正常腺体回声(图1),CDFI:腮腺内部图1腮腺淋巴上皮病声像图血流信号丰富,部分呈分支状,诸结节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显示(图2)。超声意见:双侧腮腺肿大并弥漫结节样改变。CT增强:双侧腮腺体积增大,密度增高,以右侧为著;增强后双侧腮腺均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20.
周鹏  曾帆  刘世喜  李金男 《华西医学》2010,(12):2304-2304
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发现左侧面部一蚕豆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痛,无发热,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半月前外院就诊,行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腮腺内可见16mm×6mm实性包块,CT检查示:左腮腺可见2.0cm×1.5cm占位未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