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腰椎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手术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恒涛  张忠民  金大地 《广东医学》2008,29(7):1149-1151
目的回顾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早、中期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87例采用单枚人工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ulpos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9例获得24~48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结果术后早期27例出现明显腰痛,4例假体脱位经翻修手术,39例术后6个月出现明显移位情况,1例前方明显移位,但无明显症状。24~48个月随访时观察到软骨终板损伤46例,假体下沉38例,无椎间隙感染。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早期总体疗效良好,但中晚期并发症不容乐观,应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00年8月-2005年7月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与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5个月(6~30个月),临床评价:优9例,良2例,尚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4~18个月),临床评价:优19例,良5例,尚可2例.另有2例术后1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后再次手术取出.[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易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枚人工髓核PDN~SOLO型假体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施行单枚PDN~SOLO型假体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1岁,平均43.1岁;第5腰椎~第1骶椎9例,第4~5腰椎17例,第3~4腰椎2例,第3~4腰椎并第4~5腰椎2例,术前均通过CT或MRI检查证实临床症状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均采用单枚PDN—SOLO置入,SOLO-525型3例,SOLO-725型24例,SOLO-925型3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运动功能明显改善。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5.5个月。所有患者病变椎间隙的高度较术前均有增高(6~12mm)。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过性腰部酸痛和低热,少见并发症包括假体移位脱出。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有效提高椎间盘高度,并发症轻微,可以接受,近期效果肯定,但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回顾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早、中期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采用单枚人工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ulposus, PDN) 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9例获得24~48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 , 男49例, 女20例;平均36.4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其中L3/4 1例, L4/539例, L5~S1 29例。结果 术后早期27例出现明显腰痛,4例假体脱位经翻修手术,39例术后6个月出现明显移位情况,1例前方明显移位,但无明显症状。24~48个月随访时观察到软骨终板损伤46例, 假体下沉38例,无椎间隙感染。结论 人工髓核置换术早期总体疗效良好,但中晚期并发症不容乐观,应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5.
人工髓核(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5月以来应用后路PDN置换术治疗L4-5单一间隙椎间盘突出症3例,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6、10分,平均7分.结果随访率100%,截止2002年12月,平均随访6月(4月~8月),术后JOA评分分别为28、28、29分,平均28.3分.结论PDN置换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3年4月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7例与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7例患者平均随访21个月(12~33个月),临床评价:优6例,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5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临床评价:优18例,良4例,尚可2例。另有一例术后2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后再次手术更换假体。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侧方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于侧方突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进行手术后近期及中期的JOA评分,观察其改善率.结果 术后近期优良率为87.50%,中期优良率为89.58%.结论 对于侧方突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髓核置换和传统腰椎间盘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和传统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分为人工髓核置换(A组)10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1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A、B组优良率分别为90.0%和80.0%(χ2=2.45,P0.05);A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椎间隙增加高度较B组有显着性差异(t=3.57,t=4.82,t=5.87,t=7.04,t=2.78,P均0.05);两组治疗6月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3.245,t=3.311,t=3.289,t=3.310,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增加椎间高度,保留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假体(PDN)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自2002年12月~2004年7月对1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施行PDNSolo置换术,其中7例术后出现腰部疼痛,并获得8~22个月(平均13.4个月)的随访,。结果:其中5例为术后短期剧烈疼痛,经消炎止痛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丢失,2例术后出现长期腰部疼痛,取出PDN假体,予以重新置入,术后1周腰部疼痛消失。结论:PDN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其原因可能为术后腰背肌受刺激,引起肌肉痉挛所引起腰部疼痛,而长期腰部疼痛可能为椎间不稳所致,所有术后疼痛患者经对症早期积极治疗后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5月,我们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25例,23例经标准后侧入路单枚PDN植入,1例经横突间入路单枚PDN植入,1例经腹膜后入路单枚PDN植入,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1例术后1周出现剧烈腰痛,摄X线片示PDN位置好,给予卧床、镇痛、脱水治疗后缓解;1例术后4周出现腰腿痛,摄X线片示PDN部分移位于椎管,二次手术取出PDN行融合术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个月PDN部分塌陷入椎体内,偶有腰痛,对症治疗,症状缓解。X线片复查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134mm。腰椎各方活动基本正常,根据Oswestry下腰痛和功能不利评分,临床成功率84%,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增加椎间高度,保留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水凝胶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一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将来临床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具新鲜标本的L_(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等运动工况下,观察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以及人工髓核植入3种状态下椎间盘高度、应变和位移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椎间盘相比较,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高度和刚度降低,应变和位移加大(P<0.05)。而人工髓核植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P>0.05)。结论 这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髓核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乱,有望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秋平 《吉林医学》2005,26(7):681-68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总结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人随访1 ̄2.5岁,功能恢复良好,腰腿痛无复发,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知识指导,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腰间盘切割手术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率为52 .5 % ,总有效率为 95 %。结论 经皮穿刺腰间盘切割术治疗重度突出及脱垂的总有效率为 60 % ,对腰间盘膨出及轻度突出的总有效率可达 1 0 0 %。  相似文献   

14.
体重指数和血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496例接受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和516例因腰腿痛在门诊就诊的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因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496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施行住院保守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计算其体重指数、住院期间常规检测血糖,与因腰腿痛在门诊就诊的516例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体重指数进行比较;②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的患病情况和体重指数与血糖的关系。结果:①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体重超常者,本组超重加肥胖者占70%,其中男性占39.3%、女性占30.7%;正常体重者占30%,其中男性占15.7%、女性占14.3%。②体重超常合并糖尿病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为83.3%,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合并糖尿病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16.7%)。结论:体重指数超常和高血糖可能是成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故控制体重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保守或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和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和髓核突出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9例确诊为LDH患者,测量每例患者与髓核突出方式有关的CT指标(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髓核疝出的密度、突出物的形状)。通过对患者体检了解症状体征的严重度,将症状体征严重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再对症状体征严重度和CT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等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类型、突出位置、突出物密度、突出物形状与LDH症状体征严重度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突出程度加重,LDH患者症状体征严重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艺才 《海南医学》2007,18(12):162-1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L4/L5及L5/S1.L4/L5最多见,本组共80例,占66.1%.在中央型、外侧型及远外侧型中,以中央型多见,共75例,占61.9%.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快速、准确、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与髓核摘除术等。术中通过“C”臂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 ,于后正中做1~ 2个长约 1 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 ,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 ,钻除部分椎板 ,置入内窥镜 ,于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 ,彻底解除其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32例 ,随访 3个月~ 3年。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6 40例 ,良 6 9例 ,可 18例 ,差 5例。优良率为 97%。 3例改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论 该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可减少创伤 ,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经CT或MRI诊断明确的2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髓核造影明确纤维环的破裂情况,将椎间盘突出症分成纤维环未破裂组和纤维环破裂组,其中未破裂组14例,破裂组250例,采用45μg/ml浓度的臭氧气体进行椎间盘内及盘外注射,观察有效率。结果264例343个椎间盘,其中纤维环未破裂组14例(16个盘),纤维环破裂组250例(327个盘),总有效率为82.9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7例,无效45例。未破裂组有效率42.85%,破裂组有效率85.2%。两组临床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26,P〈0.05)。结论椎间盘髓核造影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