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血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胰岛素、C肽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组与非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无明显差别,但高血压组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和C肽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这对探讨 病肾病高血压的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C肽与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餐后2小时C肽与空腹C肽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馒头餐实验,根据餐后2小时C肽与空腹C肽比值不同分组,对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糖、血压、血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组(餐后2小时C肽与空腹C肽比<3:1者)与B组(餐后2小时C肽与空腹C肽比≥3:1者)比较,两组的病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显著不同(P<0.05)。A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高于B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餐后2小时C肽较空腹C肽升高3倍以上的患者,其血糖控制相对好于小于3倍的患者,且合并代谢综合综合征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组76例、老年对照组5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BG)、胰岛素 (Ins)、C肽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空腹血糖测定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均较老年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 (P<0.01)。老年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 ( -4±0.5)较对照组 ( -3.5 0.5)明显升高 (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的C肽、胰岛素水平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完整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12月该院103例H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28例临床资料,同时对HD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为A、B、C三组,对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进行检测。 结果 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在HD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C肽两组间差异明显;按肝功能分级的HD的组间比较发现,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在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及餐后2 h C肽在B组、C组中较A组明显升高,而餐后2 h胰岛素及餐后2 h C肽在B组与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的血糖较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随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但也可能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症状评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86例BPH患者,入选者治疗前接受了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检测。结果:86例BPH患者平均IPSS总分为(16.23±2.88)分。高总分组(47例,≥16.23分)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浓度均明显高于低总分组(39例,〈16.23分)(P均〈0.05)。结论:较高前列腺症状评分的BPH患者常常存在血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同时治疗组给予短期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以及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水平。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改善更为显著(P<0.05),且远期血糖控制佳。结论对2型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使B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更有利于修复胰岛功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胰岛素血症组96例和正常胰岛素组9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并利用空腹C肽值计算稳态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OMA-β细胞分泌指数.结果 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胰岛素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正常胰岛素组明显升高,稳态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OMAβ细胞分泌指数高于正常胰岛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所引起的血糖波动,系医源性胰岛素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对β细胞分泌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检测两组空腹、服糖后2h血糖,胰岛素、血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h BG、FINS,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血糖波动值,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IRI范围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21%,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可尽快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清远市清城区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Hb 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C肽、餐后C肽及Hb 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治疗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洪兵 《安徽医药》2010,14(1):102-10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对门诊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格列吡嗪组,一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每日定时注射0.2U·kg^-1;一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每日早、晚餐前151服5mg;8周后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及空腹血清C肽、餐后2hC肽水平。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血糖控制上与格列吡嗪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糖波动程度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格列吡嗪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空腹C肽、餐后2hC肽的水平高于格列吡嗪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H)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MDII)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CSII组和MDII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逐渐降低(P〉0.05),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少,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空腹血浆C肽 (CP)和口服 75 g葡萄糖作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时血糖及胰岛素值变化 ,初步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妊高征组 (A组 )、健康妊娠妇女组 (B组 )及健康未孕对照组 (C组 )的空腹血浆CP水平 ,并进行OGTT ,分别检测空腹血糖、服糖后 1h、2h、3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 A组空腹血浆CP值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In0、In1、In2、In3(分别代表空腹、服糖后 1h、2h、3h胰岛素值 )均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 ;A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明显低于B组 (P <0 0 1)及C组 (P <0 0 1)。结论 妊高征病人空腹血浆CP和OGTT时血糖及胰岛素值均增高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增高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下降。妊高征病人存在糖代谢障碍 ,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波动性高血糖状态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c)相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Ⅰ组,78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1例)。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餐后2hC肽、24h尿白蛋白定量(UAER),并分析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2hPG显著高于Ⅰ组(P〈0.01),餐后2h胰岛素与餐后2hC肽水平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慢性并发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 (Glu)与 2型糖尿病 (DM)病人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 对 1 0 0例 2型DM病人分别检测空腹及 75g葡萄糖粉负荷 2h血糖 (BG)、胰岛素 (Ins)、C肽、Glu。并以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G/I) <6作为IR指标。将G/I<6 ,G/I≥ 6两组的Glu进行统计学的比较。结果 G/I <6组较G/I≥ 6组Glu空腹及糖负荷后均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结论 Glu可能参与了 2型糖尿病IR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初次诊断为T2DM的患者106例,分为T2DM组54例和T2DM合并高血压组(DM+H组)52例。所有受试者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血脂、尿酸,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与胰岛素激发试验,同时取血测定空腹与服糖120 min 血糖、胰岛素、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与T2DM组相比,DM+H组空腹及服糖120 min血清内脂素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网膜素水平明显降低(P < 0.05)。(2)内脂素和TNF-α均与收缩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正相关,而网膜素与舒张压、腰围、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呈负相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水平是空腹与高糖刺激下内脂素的影响因素,而收缩压则主要影响空腹内脂素水平;空腹网膜素主要受HOMA-IR 和舒张压影响,而腰围、HOMA-IR、血尿酸是高糖刺激下血清网膜素的影响因素;空腹与120 min TNF-α 的影响因素分别为BMI和空腹胰岛素。结论 初发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网膜素和TNF-α水平明显改变,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疗效。方法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作为治疗组;另选取120例初诊T2DM患者予口服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个月后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变化情况。强化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BG、PBG、HbAlc等显著下降,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个体化老年慢性病档案的建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内的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对糖尿病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对照组75例,执行一般的社区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可以很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病程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特点。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糖尿病病程分3组:A组(<5年)、B组(5~9年)和C组(≥10年)。所有患者均做100 g标准馒头餐试验,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1)C组与A组比较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B组和C组负荷后1,2,3 h血糖均高于A组(P<0.05)。C组负荷后3 h血糖较B组有显著升高(P<0.05)。(2)C组负荷后1 h和2h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显著下降(P<0.01),但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仅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3)负荷后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比值(INS1~3/INS0)的特点为C组INS1/INS0和INS2/INS0比值减低(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INS1/INS0和INS2/INS0比值分别与空腹血糖、β细胞功能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继续发生变化,C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水平和反应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周成梅 《天津医药》2011,39(3):264-265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口服药物与胰岛素治疗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空腹血糖均≥11.1mmol/ L,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试验组)、口服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血糖达标为在5~14天内末梢空腹血糖≤6.0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治疗2~6个月后,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C肽及其对应的血糖,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在2~6月后60例均停药,对照组仅4例出现停药情况。且试验组检查胰岛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结论 早期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高糖毒性,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且越快控制好血糖越容易出现停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肥胖者68例与非肥胖者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120例,肥胖者62例与非肥胖者58例,正常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以上三组患者的空腹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空腹和馒头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脂联素水平变化,并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中,脂联素与BMI、收缩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瘦素、TNF-α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ISI呈独立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脂联素、瘦素、TNF-α、BMI、TG、收缩压;2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中,脂联素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瘦素、TNF-α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ISI呈独立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脂联素、瘦素、TNF-α、TG。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合并高血压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