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次TKA患者共1165 例,其中男217例,女948例;平均年龄62.4岁(1692岁)。调查患者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率。对纳入研究的617例单侧TKA病例的自变量(包括34个影响因素)和因变量(住院期间异体输血)进行统计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 结果  1165例TKA手术患者总异体输血率为 58.2%(678/1165),平均异体输血量为2.7 U(192岁)。调查患者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率。对纳入研究的617例单侧TKA病例的自变量(包括34个影响因素)和因变量(住院期间异体输血)进行统计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 结果  1165例TKA手术患者总异体输血率为 58.2%(678/1165),平均异体输血量为2.7 U(113 U)。其中695例单侧TKA患者异体输血率为40.0%(278/695);470例一期双侧TKA患者异体输血率为85.1%(400/470)。共617例单侧TKA病例进入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0001)、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001)、术前血细胞比容(P<0.0001)、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3分(P=0.004)、手术时间(P=0.004)和止血带时间(P=0.050)与异体输血呈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异体输血和年龄(P<0.0001)、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001)、手术时间(P<0.0001)之间呈显著相关。 结论  TKA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率较高。一期双膝同期置换更需注意术后贫血事件的发生。通过评估患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及手术时间,有利于预测术后异体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节约血源,探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围术期异体输血及血液制品的输入,对1998年1月 ̄1998年9月共3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综合方法减少围术期输异体血和血液制品,结果:在不影响手术死亡率,住院时间的情况下,实验组输异体全血的量降至对照组的35%,实验组病人平均接受0.42个献血员的血液,为对照组(1.12个月)的38%,实验组用血浆量仅为对照组的25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关节置换(TKA)是应用高科技手段制成的人工假体来替代膝关节,从而改善由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所致膝关节畸形、活动受限或疼痛。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手术器械和操作的规范化,TKA 10a以上成功率〉90%,结合术后康复训练人工关节的屈曲度可达120°以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围手术期输血是非常必要的医疗手段,但面,临经输血传播的各种疾病,外科医生已意识到减少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的必要性。贫血症状和输送到组织的氧气量有可能取代“10/30”的传统输血标准,自体输血和血液代用品正在或可能在,临床部分取代异体输血,一些药物也被用来帮助减少病人输血。  相似文献   

5.
王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38-4938
2008-01-2009-08我院共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96例(102膝),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59膝),女40例(43膝)。年龄55~72(平均65)岁。术前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强直性脊柱炎8例,膝关节周围肿瘤10例。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1.2.1.1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1)紧张: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护理方面的知识及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用于缓解中末期膝关节病变,膝关节疼痛,矫其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2002年9月至2008年1月,本科为膝关节患者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给予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日益增多,为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危险评估因素、手术方法等围手术期相关因素和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及术后康复干预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3-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total knee arthroplasty,total kneereplacement,rehabilit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人类。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关于膝关节置换发展史的研究。②关于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的研究。③关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与康复的研究。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89篇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的文献,其中20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数在逐年上升,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由于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的不同,术后效果也有很大差异,良好的术后效果一定要有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和护理与之相适应。②术前要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估,通过录像记录其步行状态,或者应用电子测角仪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并收集和评估患者家族情况,居住环境,以利于出院时的综合评定。③术后的康复管理主要是针对防止并发症和功能训练两个方面。术后早期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在术后10-15年假体的松动率为11%-41%。进行实际的高效率的功能训练对预防并发症很重要。 结论:成功的手术和高水准的围手术期管理是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的关键,进行适当的患者教育、生活指导和实际的高效率的功能训练,对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5例不同病因导致膝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术前进行针对性整体评估,给予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康复锻炼。结果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输血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间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患者1079例为病例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输血患者8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细胞比容、术前总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收治37例行Ⅰ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前访视及心理辅导患者,了解并熟悉所用公司器械及手术流程,提前准备百级无菌层流手术间,加强术中与术者的配合及无菌管理以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止血带使用时间、预防栓塞发生并降低感染因素的措施.观察术后患者疼痛及引流情况,评估措施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顺利愈合,近期随访无一例感染及栓塞发生,手术时间及止血带时间控制令人满意.[结论]Ⅰ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较大,涉及因素复杂,必须采取有效辅助措施加强术中配合与围手术期护理方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前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90例110膝行TKA的患者,在术前后均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1d独立行走68例(75.6%),扶拐行走22例(24.4%),其中内翻畸形1例(1.1%),无膝过伸;膝关节屈膝90。有75膝(68.2%),100。19膝(17.3%),〉110。12膝(10.9%),510。屈曲畸形4膝(3.6%);术后疼痛消失86膝(78.2%),明显改善22膝(20%),无改善2膝(8.2%)。临床疗效评定,达优88膝(80%),良15膝(13%),优良率93%。结论:加强患者术前后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减少膝关节疼痛和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要点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康复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是术后康复治疗最重要的内容。为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必不可少,包括各种主动肌力训练增加膝关节伸、屈肌力;早期持续被动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训练改善膝关节的运动控制能力、姿势校正及平衡维持能力;行走步态训练矫正异常行走步态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接受初次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A组(n=40)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B组(n=40)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14.
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伤口引流血量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时间与引流血量的关系,比较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引流血量及异体血输入情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1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 h内引流血量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观察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引流血量及异体血输入情况.结果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8 h内的引流血量占总引流量的90%以上,其中术后最初4 h为出血高峰期.应用普通引流袋和自体血回输装置术后引流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术后异体血输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护理中,需加强术后8 h内尤其是术后最初4 h的监护,防止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应用自体血回输装置进行伤口引流可有效补充自体血,减少异体血输注,防止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Transfusion practice in elective orthopaedic surge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 The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of 223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hip or knee joint arthroplasty procedures at nine Canadian hospitals during 1995-1996 were evaluated. Although 64% of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participation in an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BD) programme, only 8% predonated blood. Patients who were eligible for ABD were younger (62 years vs. 70 years) and had fewer medical illnesses (18% vs. 44%) than those who did not predonate. The rate of allogeneic transfusion was 9.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4.9-13.1%) in patients who predonated as compared with 24.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2.2-25.9%) in those who did not.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an allogeneic transfusion were type of procedure (primary or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lower baseline haemoglobin, lower body weight, older age and pres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 < 0.001). Only patients without risk factor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a less than 10% risk of receiving an allogeneic transfusion. Use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was minimal. Two models designed to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an allogeneic transfusion were evaluated. If allogeneic transfusion rates are to be reduced, eligible patien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ABD programmes. For patients who are ineligible, other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护理领域的学术热点及趋势,为国内相关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 (WOS)核心集为资料出处,筛选TKA护理领域论文,应用CiteSpace软件从国家、期刊、高频关键词、突现关键词等方向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归入213篇文章,发表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美国的发表量统计最高,但是芬兰的文献中心度较高。研究热点集中在TKA术后评估、早起运动、生活质量。最新研究聚焦在住院时长以及康复研究。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收到持续关注,了解国外相关研究发展趋势,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为制定统一的TKA护理规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张浩  兰玉平  徐兵 《华西医学》2014,(6):1060-1062
目的 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小腿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迟发性小腿急性蜂窝织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 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小腿急性蜂窝织炎多由足癣皮肤破损导致细菌入侵扩散所致,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周围及小腿红肿、疼痛,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2例血培养查见溶血性链球菌,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无假体周围感染病例。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小腿急性蜂窝织炎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上强调及时综合治疗,并且注意寻找原发病灶进行彻底根治,如足癣,皮肤浅表疽、痈等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本体感觉训练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训练组26例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6周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包括膝屈曲位、双单腿、睁闭眼等的平板训练,固定自行车练习等。对照组22例未进行本体感觉训练。2组分别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6周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即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术后6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Biodex 3等速系统测量2组患者双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以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结果:术后6周训练组患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HSS项目中的疼痛、行走功能、肌力及稳定性评分,训练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本体感觉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