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有毒药物雷公藤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雷公藤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其临床上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视,由于其有效成分亦就是其毒性成分,所以雷公藤的广泛应用一直受到限制,如何在不影响其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或者是消除其毒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在针灸经穴研究中运用075000张家口医学院杨跃平,李启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古老的中医针灸经络学也受到影响,随着各学科向其不断渗透,使针灸经络学研究十分活跃。尤其是通过物理学理论、方法、技术对其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研究,使其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藏药独一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枫  王艳宏 《世界科学技术》2007,9(2):104-106,110
简要综述了独一味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认为独一味有良好地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对其研究开发的前景广阔;对其药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待深入,尤其应重点关注其疗效确切的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
松花粉的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且前虽然对于松花粉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缺乏深刻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松花粉的作用机制做更深入的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开发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5.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集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丹 《中医药学刊》2002,20(6):777-778
子午流注纳甲法有着独特的疗效。对其进行研究,发掘其科学内涵,具有实际意义,通过研究时间因素的作用及针灸时间效应的规律性,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探讨针灸作用的机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目前虽然对于松花粉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缺乏深刻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松花粉的作用机制做更深入的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开发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Harms为五加科植物。《中国药典》1977年版已作为独立的药物收载,规定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其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及根茎或茎。鉴于有关刺五加地上部分的生药学研究鲜见报道,而且研究表明,刺五加的叶和果实也具有药理活性圳,因此,本文以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刺五加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叶和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总结其生药学特征,完善刺五加的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胃肠运动障碍发病机制与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分子机制尤其是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没有充分深入对其离子通道的研究,在治疗上中医药显示出了可喜的成绩,但多数仅停留在动物实验的药理作用的观察,对其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没有深入。采用先进的实验检测手段加强临床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其机理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态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趋势在不断的增长,其发病机理至今未明,各种治疗方法作用机理史是莫哀一是。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耪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进行总结,旨在从中找到更新的途径来研究其作用机理,以助于其发病机理的阐明。结论为从神经生长因子角度进行研究为一种有意义的较先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方证相应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证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方证相应”是其核心问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方证相应”诊疗模式的内涵,揭示其随证用方、随证加减的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药服务于临床的需要,因此进行“方证相应”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胡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我们在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深入系统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认识。本文主要结合我们长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1993年后中药前胡在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资源开发、有效成分的结构修饰与全合成以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其主要目的是介绍如何以前胡活性成分研究为基础,全面提高中药前胡的研究水平,并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对前胡的研究已初步建立起了活性成分的现代化研究模式,期望其研究思路与方法能为其它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味中药抗衰老的研究概况刘占文,邹英丽关键词中药,抗衰老随着我国老年医学的兴起和发展,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对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收集研究的药物有四百种之多,包括动、植物药物及金石类药物三类,其作用既有祛病之功,又有补益之效,兹将其概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梓木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一般用其果实入药,称为地仙桃,具有温中健胃,消肿止痛之功效。根、茎也作药用,功效同果实。近年来研究发现梓木草具有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的作用。在进行梓木草抗结核新药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共分到7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虎杖苷是从传统中药虎杖中分离出的一种多酚类单体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虎杖苷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虎杖苷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保护作用,对肝、肾、肺等器官亦作用明显,其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对肝、肾保护效果明显。虎杖苷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虎杖苷还具有抗炎,保护骨髓,促进创面愈合,抗辐射等药理活性。笔者查阅有关虎杖苷的药理作用文献发现其单个药理作用机制往往受多靶点蛋白、多条通路调控,但大多还未明确其作用靶点,有待深入研究。该文就近5年来有关虎杖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拓宽科研者的研究思路,加快明确其发挥药效作用的靶点,为虎杖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慢性疼痛是困扰全人类的难题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导致其并未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针刺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主要疗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晰。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在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表型或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表观遗传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分子层面对其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表观遗传学视角下针刺的镇痛机制,以期为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骨骼演化律     
王海亭  王全年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589-2590
用中医五行研究获得的“五行演化模式”,来研究人体骨骼演化,会推理出一个规律:人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骨骼群落,其演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是同源演化,其演化基数是不大于5的自然数,其再化演的骨骼数是这一基数的整数倍。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治疗作为缺血性中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对脑缺血组织损害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其内在的调节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动物模型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日益深化,实验研究文献日益增多。现将近年来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机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概括,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苦杏仁是中医治疗中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对肺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止咳化痰、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其有效成分、药对以及方剂均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现基于以上几点对目前苦杏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滇南本草》为云南地方性医药历史名著,是研究云南地区药物的重要史料,虽已500余年,其科学性、实用性对现代云南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仍有其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五灵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五灵脂的来源、本草记述及药源,综述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的研究及进展。方法:查阅文献30余篇。结果与结论:对五灵脂的研究工作远不及其它中药深入,鉴于其来源的特殊性及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搞清其物质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