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 但对于身体状态不佳或肿瘤进展缓慢的患者, 主动监测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积极的主动监测可延缓部分转移性肾癌患者系统治疗时机, 而不影响其预后。本文根据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最新研究结果, 在转移性肾癌主动监测的临床意义、适用人群、监测方案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ASCO-GU23会议在疫情后如期线下召开, 大会收录肾细胞癌领域相关摘要共167项, 内容涵盖肾细胞癌诊疗领域中首项靶向肿瘤的PET/CT诊断技术, 对前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危险度分层解读, 并探索肿瘤与血清生物标志物对于精准分型治疗的价值, 同时也为序贯治疗的选择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PMA)、细菌内毒素(LPS)、干扰素-γ(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 建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模型。TAM模型与肾癌细胞(ACHN、786-O细胞)在体外共培养,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TAM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TAM上清和TAM上清联合IL-6中和抗体托珠单抗处理后肾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癌细胞与TAM和TAM联合托珠单抗共培养后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使用TAM上清液培养LDHA基因过表达及干扰的肾癌细胞(ACHN、786-O细胞),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并计算相对增殖率。结果 80 ng/ml PMA联合20 ng/ml LPS、20 ng/ml IFN-γ可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TAM, 其细胞表面标志物CD68表达率为(36.2 ± 4.5)%。将TAM与ACHN细胞共培养, ELISA检测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4.
肾透明细胞癌作为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具有发病率较高, 预后较差的特点。其因特征性脂质异常堆积, 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下呈现透明样改变而得名, 这种脂质异常堆积的现象与肾透明细胞癌内独特的脂质代谢机制关系密切。这种脂质堆积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 但是其背后基因表达、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不仅阻碍了肾透明细胞癌的预防干预和早期诊断, 而且限制了治疗策略的发展。因此,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肾透明细胞癌脂质代谢研究进展, 为未来的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肾细胞癌, 临床诊断相对困难, 对于晚期FH-RCC缺乏标准的系统治疗方案。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该病, 充分结合家族史、影像学、病理学表现进行临床识别, 必要时进行分子病理检测。通过根治性手术或系统治疗方案, 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癌合并癌栓患者术中发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77例肾癌合并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129例, 女48例。年龄(59.3±10.6)岁。肿瘤位于左侧66例, 右侧111例。肿瘤直径<7 cm 52例, 7~10 cm 63例, >10 cm 62例。癌栓Mayo分级0级45例, Ⅰ~Ⅱ级101例, Ⅲ~Ⅳ级31例。手术方式为腔镜手术93例, 开放手术84例。术中行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30例。将术中大量出血定义为出血量≥1500 ml, 比较大量出血组和未大量出血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术中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77例, 术中中位出血量为600(200, 1 500)ml。大量出血组50例(28.2%), 未大量出血组127例(71.8%)。大量出血组和未大量出血组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1~2分分别为38例(76.0%)和114例(89.8%), 3分分别为12例(24.0%)和13例(10.2%)(P=0.029);血红蛋白分别为(116.8±23....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经典药物, 在大多数瘢痕疙瘩的联合治疗中均有应用。然而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低、治疗后存在瘢痕疙瘩复发等,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 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效果的因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基于此, 该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和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探讨了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方式, 旨在为改进糖皮质激素相关诊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WHO肾肿瘤分类中新增的肾癌亚型, 目前国内外仅有少量样本报道。本文报道1例青年女性患者, 体检发现左肾小肿瘤, 行左肾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果为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6例肾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资料。男77例, 女29例。中位年龄51(40, 60)岁。原发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0例, 肾部分切除术16例;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54例, 非透明细胞癌52例;T1~2期53例, T3~4期53例。肾原发灶手术至肿瘤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4.8(7.3, 35.8)个月。复发病灶中位直径为3.2(2.0, 6.3)cm, 中位数量为2(1, 4)个。复发部位分为肾窝内复发33例, 肾周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38例, 腹腔内其他区域复发35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84例, 2分22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或免疫治疗)和局部治疗组(局部治疗联合或不联合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冷冻消融或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 采用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对不同治疗模式的预后因素进行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为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万方医学网、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网进行检索, 从2010年01月到2019年10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观察组为阿帕替尼基础上联合替吉奥, 对照组应用单药替吉奥。整理关于两组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进行的RCT, 运用RevMan5.3软件做Meta分析, 比较两组之间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计12个RCT包括56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方面,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RD=0.16, 95%CI:0.08~0.23, P<0.0001;RD=0.21, 95%CI:0.14~0.29, P<0.00001)]。观察组在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乏力、腹泻、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黏膜炎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血压、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器官移植受者耐药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诊治新进展, 包括针对CMV感染的防治药物、耐药CMV的诊断、诊治策略及免疫学治疗策略, 旨在为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受者耐药CMV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线靶免联合治疗对转移性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eficient R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7例)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6例)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接受一线靶免联合治疗的转移性FH-deficient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测序资料。共87例患者, 男57例, 女30例, 男女比例为1.9∶1, 中位年龄37(30, 47)岁。肿瘤中位直径为7.5(5.0, 10.0)cm。61例(70.1%)为FH胚系突变, 26例(29.9%)为FH体系突变。49例(56.3%)为初诊转移, 38例(43.7%)为异时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为淋巴结(41/87, 47.1%)、骨(33/87, 37.9%)、肝脏(22/87, 25.3%)和肺(14/87, 16.1%)。15例(17.2%)FH蛋白表达弱阳性, 59例(67.8%)PD-L1表达阳性。87例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信迪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方案52例(59.8%),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博替尼方案6例(8.0%), 替雷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切除的203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EZH2表达水平。采用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EZH2 shRNA慢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 建立对照组和EZH2 KD组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荧光定量分析EZH2下游基因表达情况。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30.17±7.84)%]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75.08±11.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80, P<0.05)。对照组细胞CCK-8吸光度(A)值(2.01±0.09)明显高于EZH2 KD组(1.44±0.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4, P<0.05)。对照组细胞EdU阳性率[(7...  相似文献   

14.
非透明细胞癌占肾癌的25%~30%, 具有多种不同的病理亚型。药物治疗是转移性非透明细胞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 与转移性透明细胞癌比较, 转移性非透明细胞癌在药物治疗上需要更多的证据积累。本文总结了目前转移性非透明细胞癌的主流药物治疗方案, 以期为转移性非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更正题录     
本刊2021年第41卷第2期发表的文章心尖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麻醉管理规范, 图1内容更正为:(一)麻醉前访视与评估:2.EuroScoreⅡ评分;(二)麻醉前准备:3.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4.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桡动脉穿刺监测ABP及基础AB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制备脂性肝原代细胞模型, 以华蟾素低、中、高剂量干预24 h后, 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脂肪酸氧化蛋白(PPARα、Cpt1a) mRNA表达水平,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去乙酰化酶6(SIRT6),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 将野生型小鼠高脂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华蟾素低、中、高剂量组, 通过分子对接及相关脂质合成蛋白检测出SIRT6-PPARα的激活状态;最后通过SIRT6小鼠肝脏原代细胞观察华蟾素给药后TG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华蟾素高剂量组TG含量低于模型组(0.40±0.06比0.67±0.07, t=6.274, P<0.05)。华蟾素对小鼠肝原代细胞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高剂量组PPARα表达高于模型组(0.85±0.15比0.29±0.04, t=7.178, P<0.05);高剂量组Cpt1a表达高于模型组(0.84±0....  相似文献   

17.
家族遗传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性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基因包括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和同源重组基因(BRCA1/2、ATM、PALB2、CHEK2)等,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也在遗传突变中发挥作用。发病年龄早、疾病进展迅速和局部晚期是遗传性前列腺癌的主要特点。进行基因检测或遗传咨询, 可使潜在的遗传性前列腺癌患者获益。本文就家族遗传性前列腺癌的流行现状、发病特点、易感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FE3重排型肾细胞癌(TFE3 rRCC)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85例TFE3 rRCC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39例, 女46例。中位年龄32(26, 4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 21例(24.7%)CT影像具有环形钙化特征,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程度低于邻近肾皮质。中位肿瘤直径4.8(3.2, 6.5)cm。本组85例中, 3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 5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RN), 2例因确诊时伴远处转移仅行索拉非尼治疗。43例接受辅助治疗, 其中靶向治疗14例。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Ⅰ/Ⅱ期56例, Ⅲ/Ⅳ期29例。10例伴静脉癌栓, 14例伴淋巴结转移。85例均行常规组织学、TFE3免疫组化染色和TFE3分离探针检查, 52例行RT-PCR和/或DNA测序。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TFE3 rRCC诊断方法。分析手术方式对cT1a/b期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以及基因分型对全体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分析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TFE3 rRCC...  相似文献   

19.
该文报道1例仑伐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导致的肾损害。患者为63岁男性, 因"肝癌4年, 血压升高近2年, 水肿7个月"入院。阿特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肝癌过程中, 血压升高及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肾活检病理光镜提示内皮细胞病变及肾小管间质损害, 电镜提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中度增生, 系膜区可见较多团块状低电子密度沉积物, 内皮下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 病理诊断为内皮细胞病(血栓性微血管病)和继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考虑为仑伐替尼继发肾损伤。予停用仑伐替尼并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后, 门诊随诊8个月余, 血压正常、尿蛋白转阴及肾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仑伐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06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00例胆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n=50), 对照组术后给予化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仑伐替尼,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2.68±6.86、32.08±5.81、33.02±3.31、1.05±0.25, 治疗后分别是63.95±8.31、43.58±6.53、41.75±6.62、1.22±0.32, 对照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3.25±6.67、31.23±5.65、32.35±3.23、1.08±0.23, 治疗后分别是57.87±7.21、36.23±5.86、35.67±4.89、1.17±0.28,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