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10月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多个学术组织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实践指南》),明确下调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提高老年患者降血压目标、提前药物干预时机的变化引发广泛讨论。虽然《实践指南》针对上述3个方面进行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国际循证依据,然而就现有的证据水平,不同研究对强化降血压带来的心血管获益仍存在争议,同时此次提出的一系列新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我国基层高血压病控制水平能否适应新的诊治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于《实践指南》中血压严格达标等理念,中医学在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更强调包括高血压病前期、高血压病以及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在内的全程防治与整体治疗观念。近年来,基于丰富的临床试验研究和高质量循证依据,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逐渐显现。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病机包括火证、饮证、虚证三大类型。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平稳降血压、缓和降血压、持久降血压特征。在降血压之外,还具有逆转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损伤等作用,体现出多靶点、多成分、整体综合调节特点,可运用于包括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候实质、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综述了近七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概况,并结合高血压的现代认识,简要分析了中医药研究高血压病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候实质,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综述了近七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药研究概况,并结合高血压的现代认识,简要分析了中医药研究高血压病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10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治疗机制的更新,中医药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领域,不少学者紧跟现代医学发展前沿,采用一些最新技术与新指标分析和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务必看到心衰在中医药诊断治疗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与解决。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10年文献,综述中医药诊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临床治疗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4方面进行总结,肯定了中医药在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疗效,同时提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谭元生  雍苏南 《中医药导报》2008,14(1):69-71,85
文章从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专方专法、证候实质、发病机制、中药药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逆转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与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绝对的负担,西药能够有效降压,但血压达标后仍可能会出现临床不适症状和靶器官损害.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和保护靶器官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整体观念相合,可以作为阐述其机制的一种手段,即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测定生物标记物来解释中医药作用的潜在机制.基于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近5年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中医药有效降压、改善症状以及保护靶器官的潜在机制,同时探索出客观标记物以辅助中医药精准辨证,发现中医证型间确实存在特异的代谢物,中医手段能够有效干预高血压,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糖脂代谢、炎症调节、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肠道微生态等机制,体现了中医药干预疾病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综合干预特点.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 《江苏中医药》2003,24(4):58-60
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概况。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脂肪肝领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指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其患病人数多、并发症广、涉及身体多个器官、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治疗,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基层高血压病防治方面,不断建立完善高血压病防治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高血压病防治管理的指南。文章系统总结近15年我国基层高血压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导意见的更新与变化,以便明确我国高血压病治疗与管理的走势,把握高血压病在我国的治疗优势与短板,为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总结发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首次增加了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应用中医药整体调节高血压病,强调整体观的辨治理念在我国基层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治未病思想,将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药和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传统运动方式、中医综合调理等治疗方法纳入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具有应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普及面广等优势,方便在基层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与应用,既有利于丰富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也为心血管疾病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多元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丹  田国庆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405-2409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抗肺癌方面有独到之处,可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作者检索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机制的实验研究文献,并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基质的影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5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同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日益上升,防治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意义重大,本文为了解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中医药研究现况,收集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参阅了近10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从病机、治法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向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Sj9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而导致腺体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T、B淋巴细胞过度激活而引起的外分泌腺慢性炎症反应有关。SS不仅具有致口干、眼干的特点,还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SS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症状,调节免疫紊乱,避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该文综述了近10年中医药治疗SS的临床前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现状,发现中医药主要通过调节SS患者体内异常活化的B细胞和T细胞,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调节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减轻免疫复合物等对外分泌腺、关节所造成的病理损害等途径,来改善患者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等症状,并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近10年来中医对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按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实验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分别予以总结归纳,认为中医药可消除高血压的病理过程,具有降压、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靶器官损害的作用,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郁斌 《国医论坛》2012,27(1):55-56
冠心病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及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态势.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本病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诸多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而且还具有干预疾病病理环节的作用[1].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肾损害是高血压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因高血压肾损害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给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危害。该文回顾了现代医学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以及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合理降压、改善肾功能及减少心血管病死率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6年颈性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发现问题。方法回顾近6年关于颈性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结果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颈性头痛的症状疗效肯定,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基础研究薄弱。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颈性头痛的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应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进展、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血压病的现代认识已取得新的进展,表现在新定义与相关理论的提出,使得对高血压病的了解更趋全面,对指导临床疾病防治与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的现代研究揽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允 《中医药学刊》2001,19(4):324-325
论述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与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相结合取得的新进展,着重介绍近10年来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对其疗效及预后评估的现状。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医文献没有高血压病的病名,对类似此病证的论述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证候分型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为高血压病中医现代研究带来了困扰,限制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