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左心衰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50例急性左心衰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PEEP治疗,观察组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PEEP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p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数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0.05);两组患者HR、PCWP、CVP、PaCO2数值减少,MAP、PaO2、PaO2/FiO2、p H、LVEF、SV、CI数值增多,观察组患者HR、PCWP、CVP、PaCO2数值少于对照组,MAP、PaO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HFNC)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氧疗方法不同将96例老年肿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HFNC组(n=48)与标准氧疗组(n=48)。于氧疗前和氧疗2、12 h后,记录患者血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记录两组痰液引流量、咽痛/鼻痛发生率、舒适度评分和再插管率、48 h内肺部感染率、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在氧疗2、12 h后,两组PaO2和PaO2/FiO2水平均增高(P<0.05),RR值降低(P<0.05),且相比于标准氧疗组,HFNC组PaO2和PaO2/FiO2水平增高(P<0.05),RR值降低(P<0.05);两组PaCO2相比于氧疗前均增高(P<0.05),但组间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血气分析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入住我院NICU确诊为NRDS 5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参数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PaO2、PaO2/FiO2、pH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PaO2、PaO2/FiO2、pH、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机参数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机参数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呼吸机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CPAP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联合救治对院前心搏骤停(OH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将采用气管插管通气救治的OHCA患者设为对照组(n=303);采用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通气联合救治的OHCA患者设为观察组(n=309)。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救治前后血气指标、心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心肺复苏(CPR)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率、脑复苏率、救治成功率、6个月存活率分别为15.21%、7.77%、15.21%、6.80%,均高于对照组的10.56%、3.63%、10.56%、2.64%(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CPC 1~2级患者占31.92%,高于对照组的12.50%(P<0.05)。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成功后1、6 h, LVEF、E/A、PaO2、PaO2/FiO2均高于入院即刻,PaCO2均低于入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HIV感染合并重症肺炎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将7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将收治的75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血气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PaO2/Fi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清醒新冠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87例清醒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二组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吸氧、仰卧位通气,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的是经鼻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对二组的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进行比较;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进行比较,二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返流、呕吐、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及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氧耗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永安市立医院的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氧供氧耗指标[氧供(DO2)、氧供指数(DO2I)、氧耗(VO2)、氧耗指数(VO2I)]。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及氧供氧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6 h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氧供氧耗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且对氧供氧耗的影响也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自主呼吸状态下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塞式BiPAP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动脉血pH值、吸入氧浓度(FiO2)、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抗感染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iO2、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动脉血pH值、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BiPAP通气治疗先天性喉喘鸣合并新生儿肺炎患儿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提高动脉血pH值,缩短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FiO2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自主呼吸下CPA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心脏停搏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气、心肌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心脏停搏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救治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运用标准心肺复苏(STD-CPR)方案,观察组运用腹部提升心肺复苏术(AACD-CRP)方案,观察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功能指标、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等在复苏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5 min时PaO2、HR均有上升,PaCO2均有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复苏15 min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值均有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复苏48 h时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有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5.00%,对照组为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压力控制(PCV)肺复张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103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采用PCV肺复张方法干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水平,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合状态相关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中心静脉压(CV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治疗后氧合状态指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氧合状态指标、MAP、CVP差值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重症肺炎吸痰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8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机械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O2)、排痰量、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PaO2/FiO2、PaO2更高,第2天、6天排痰量更多;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短,首次撤机成功率(90.70%)更高;观察组无VAP,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通气功能,促进康复,降低VAP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是否能够继续应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作为脓毒症液体复苏的指标。方法: 56例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是否≥ 6 mmHg,分为高Pcv-aCO2组和低Pcv-aCO2组。观察2组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12,24 h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灌注指标,包括ScvO2,Pcv-aCO2,乳酸(Lac),Lac清除率;器官功能指标,包括氧合指数(PaO2/FiO2),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MB)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24 h内2组患者总液体入量变化。结果: 24例(42.9%) Pcv-aCO2增高≥6 mmHg的患者入高Pcv-aCO2组,其余32例入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低Pcv-aCO2组ScvO2和CO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Lac和SCr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 Lac清除率均明显高于高 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24 h液体入量[(3449.47±695.41) mL]明显少于高 Pcv-aCO2组[(4070.66±757.43) mL](P=0.002)。低Pcv-aCO2组的24 h SOFA评分明显低于高 Pcv-aCO2组;APACHEⅡ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与Pcv-aC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ScvO2达标后仍然可能存在组织灌注不足,尤其是在Pcv-aCO2 ≥6 mmHg时提示复苏不充分。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严重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trauma-hemorrhagic shock,TH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腹部TH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动脉血乳酸(ABL)、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 h后SvO2、CI、CVP、APTT及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ABL值及血清CRP、IL-6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T值下降(P<0.05),而对照组PT值上升(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5)5.45%、(4/52)7.69%,低于对照组的(10/55)18.18%、(11/45)24.44%(P<0.05)。结论: 严重腹部THS患者应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减轻炎性损伤,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沐舒坦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沐舒坦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国产氨溴索针剂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O2和PaO2/FiO2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与国产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对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对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可以在2周内有效提高PaO2和PaO2/FiO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重症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 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24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ScvO2水平均显著上升,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24 h观察组MAP、PaO2/FiO2、Scv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乳酸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 T淋巴细胞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24 h输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分别为11.11%、8.33%,较对照组33.33%、2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重症超声指导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效果更优,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保护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细胞和液体免疫水平,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心脏骤停(C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存活率、呼吸机维持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复苏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频率。评估清醒后1 d、5 d、7 d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48.21%,与对照组(41.0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维持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后HR、MAP、PaO2和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清醒后5 d、7 d,观察组DASS-21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入住ICU的COVID-19伴ARDS患者共43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案分为IVIG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相关血气指标,比较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指标以及入院28 d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VIG治疗组在治疗后2 d PaCO2有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PaO2/FiO2及PaO2改善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超声检查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指导脓毒性休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合并HFpE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照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指南给予液体复苏。观察组液体复苏通过重症超声动态监测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并联合Pcv-aCO2进行;对照组液体复苏按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策略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与复苏24、48、72 h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心排血指数(CI)、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3、6 h复苏达标情况,启动反向液体复苏时间,肺水肿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苏24、48、72 h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及复苏前,CI、VTI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复苏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3 h复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启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比两组痰液性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感染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黏液密度(MD)、脓性黏液(MP)、黏液体积(MV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吸气压(MIP)及最大呼气压(ME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PaCO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伴有ARD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ICU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P<0.05)。实验组PaO2指标低于对照组,PaCO2、PaO2/Fi O2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9、14.660、4.682,P<0.05)。实验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7、5.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