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基础,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大肠癌常规治疗方式。研究显示丹参酮ⅡA、去甲斑蝥素和龙葵碱等中药单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白头翁等中药,健脾解毒方、健脾消癌方及藤龙补中汤等中药复方具有抑制大肠癌血管生成作用。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医药资源,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血管生成的中药制剂,对大肠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近年来中药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理论及成果。结果:部分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提示: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值得国人做更深的研究,将中医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药在抗卵巢癌转移的多个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癌细胞的黏附能力、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调控肿瘤转移基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血液黏稠度7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探讨中医药抗卵巢癌治疗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202-207
卵巢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和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中医中药的有机结合,使作为祖国医学瑰宝的中医中药在治疗卵巢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对中医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抗肿瘤、缓解化疗后的不适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骨髓抑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发现: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可以提高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有效抑制卵巢癌血管的生成、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复方能够降低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卵巢癌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春丽 《北京中医》2011,(2):156-16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组织的生长、转移依赖充足的血液供应。血管生成是肿瘤组织获得血运的主要方式。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种无血管内皮细胞衬覆,可输送血液的管道结构——血管生成拟态,在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致死率最高,抗血管生成治疗远期效果不佳,其可能与血管生成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总结近年来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现状,探讨血管生成拟态与卵巢癌的关系,并从抑制血管生成角度对中医药的应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丽 《北京中医药》2011,30(2):156-16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医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9):2005-2009
肿瘤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肿瘤的难治性就在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来控制肿瘤疾病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抗肿瘤治疗的热点。随着对中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文章就近5年来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抗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概括了姜黄素抗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主要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黏附及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同时总结了其在眼科新生血管类疾病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有效成分抗消化道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通过抑制其生长的某些中间环节,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消化道肿瘤以实体瘤为主,与血管生成密不可分,中药有效成分抗肿瘤血管生成对消化道肿瘤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具有抗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因而应用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消化道肿瘤血管生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药主要通过干预卵巢癌TME中的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外泌体等,实现对卵巢癌TME的重塑,达到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目的。今后应加强中药对卵巢癌TME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外泌体等组分的研究,并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深入研究中药在卵巢癌TME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肺一丸对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证实中药肺—丸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和抗转移的作用。【方法】1)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将含有肺—丸提取液的载体置于7d胚龄的CAM上,作用48h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并予氢化可的松相比较。2)采用家兔角膜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肺—丸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3)采用LA795肺腺癌皮下接种T739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法及局部给药法,观察中药肺—丸对肿瘤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肺—丸能够使CAM及家兔角膜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率为49.6%,降低血管密度,肺转移抑制率为60%。【结论】中药复方肺—丸能够抑制CAM、家兔角膜移植瘤及肺腺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提示肺—丸能够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抑制肿瘤生长、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理冲生髓饮作用后人卵巢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并且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从信号转导方面和血管生成方面探讨中药复方理冲生髓饮对人卵巢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中剂量组。停药后将肿瘤组织分离。并且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其表达图谱,从中筛选出中药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基因表达,探讨中药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在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时,探索中药复方理冲生髓饮作用后,可能改变的信号通路有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HIF-1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BAG信号通路等。结论:基因芯片分析与卵巢癌相关差异基因12条;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肿瘤血管生成及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旭辉  唐德才 《中药材》2003,26(5):379-381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侵润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抗肿瘤血管生成是当今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很多,利用其作用的不同靶点已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化学合成药物,而一些中药如昆布、斑蝥、人参等的一些有效成分也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本文就相关方面研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因此,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治疗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中药复方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必要性,中药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益气养阴复方用于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三个方面探讨了益气养阴复方在抗肺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认为益气养阴法抗肺癌血管生成的提出开拓了中医药抗肿瘤视野,为筛选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中医学运用益气养阴法抗肺癌血管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及有效成分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88-1790
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热点,由于西药抗癌的毒副作用太大,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因中药成分复杂,其抗肿瘤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展示了中药防治肿瘤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本文对抗肿瘤中草药及有效成分在肿瘤抑制、逆转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98-202
脑瘤是一类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化痰通络类中药复方在临床脑瘤的辅助及增强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药复方主要通过抑制脑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抗新生血管生成、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抑制端粒酶活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脑肿瘤作用。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复方在脑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和开发抗脑肿瘤中药复方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化疗联合人参皂甙Rg3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血管生成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它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长,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人参皂甙Rg3是从中药人参中提取的一种血管生长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化疗与血管生长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健择(gemcitabine)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薛慧  王世军 《新中医》2007,39(2):96-98
随着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诸多研究者发现部分中药或其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抗肿瘤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不良反应少、不会产生耐药、能从根本上遏制肿瘤复发、转移等。肿瘤转移离不开新生血管,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应用不仅使肿瘤得不到营养,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而且切断了肿瘤的转移途径,有效地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笔者就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促新生血管生成的抗肿瘤中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抗癌中药的使用已成为中医治癌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疾病,抗新生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研究表明黄芪、当归、人参、红景天、淫羊藿、丹参、莪术、三七、赤芍、柴胡、葛根、瓜蒌、白果、党参等抗癌中药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此外,降香、鹿茸、肉桂、川芎、红花等中药也可能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这些中药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宜谨慎使用,在怀疑有或已有明确肿瘤病灶时当作禁忌;当然,这些中药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组织修复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