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博  李志裕  尤启冬 《药学进展》2008,32(9):391-397
从作用靶点的角度,介绍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分布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作用靶点包括周期依赖性激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compounds)是植物体多酚类(polyphenolic compounds)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提出作用机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关系等。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梅  周淑琴 《中国药业》2011,20(23):1-3
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药理学活性。近年来,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日趋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初步总结了近十多年来有关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报道。黄酮(包括黄酮醇)的抗肿瘤活性比其它的黄酮类化合物强,可作为寻找新抗癌药物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农朝赞  黄华艺 《中国药房》2004,15(9):568-569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 compounds)是从自然界各种植物中提取到的黄色、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酮基而无特殊气味等性质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因其具有抗癌、抗氧化作用且直接来源于天然植物,故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加之我国中草药界近年来注重对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因此该领域的开发极具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极其丰富的药理活性。最新研究表明,天然以及人工合成的黄酮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一些黄酮组合应用时会引起抗肿瘤效果改变;另外一些天然黄酮及查耳酮衍生物都表现出逆转多药耐药的活性。这些研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辅助药物。综述近年来天然以及合成的flavopiridol、佩兰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药耐药逆转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衰老、降血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或抗氧化有关。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产生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天然黄酮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生长方面具有独特生物活性,既可以通过参与干扰肿瘤细胞周期,改变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也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小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阻止肿瘤转移.在人体内,它们调整生物信号转导,导...  相似文献   

9.
曾秋红 《海峡药学》2011,23(1):137-139
目的 研究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片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半枝莲药材中的5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野黄苓苷、黄苓素、芹莱素,4'-羟基汉黄苓素)休外分别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急性早幼拉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  相似文献   

10.
介绍西咪替丁抗肿瘤作用机制、药理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西咪替丁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医药导报》1998,17(5):329-330
介绍西咪替丁抗肿瘤作用机制、药理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及病毒、清除自由基、防止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炎症产生的的重要通路,如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活性氧、NO途径、核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等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和抗肿瘤共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澄  黄显 《海峡药学》2010,22(6):8-11
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和抗肿瘤作用间有重要联系。炎症细胞和介质参与了肿瘤诱发和增殖,黄酮类化合物对炎症反应的干预可能是其抗肿瘤的原因之一。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炎、抗肿瘤作用中涉及的共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 ,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 ,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其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抗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和增强抑癌基因活性及抑制癌基因表达等功效。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 1 0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母核为苯并吡喃酮的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心脑血管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防治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肝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发病率不断攀升。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等疾病。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保肝作用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毒性低、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来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桑叶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18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 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长穗桑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4个Diels-Alder类加合物, 分别鉴定为mulberrofuran F1 (1)、mulberrofuran F (2)、chalcomoracin (3) 和kuwanon J (4); 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morachalcone A (5) 和isobavachalcone (6); 3个黄酮类化合物, 鉴定为 norartocarpetin (7)、kuwanon C (8) 和6-geranylapigenin (9)。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 化合物4579为首次从桑叶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5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 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人肿瘤细胞A549、Bel7402、BGC823、HCT-8以及A2780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适  杨勇  郭青龙 《药学进展》2009,33(9):402-408
综述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实验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诱导肿瘤凋亡的过程涉及激活和上调caspase-3、调节Bax/Bcl-2表达水平和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等,并与p53、ERK、NF-κB等多种调节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凋亡及自噬等途径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方面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等优势,极具开发潜能。该文对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改善内皮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推动血管内皮损伤新型候选药物的发现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