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阳化气,阴成形”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寒热错杂、阴阳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阳化气不足,使温煦及运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调,发为本病。笔者在文章中对古今医家以“阳化气,阴成形”理念指导疾病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重点归纳“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下的“通阳化气、温阳补气、调整阴阳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进一步阐发其内涵为阴阳和合、动静结合、体用联合。结合泛血管疾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从“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太过与不及分析病机,认为“阳化气”与“阴成形”不及所致的浊邪侵袭而化源修复不利是泛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而“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太过是发生变证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条件。结合临床经验,初步提出“温、通、补、动”四法辨治泛血管疾病,其中“温”调体质使命门启发、三焦气化,“通”为治标使三焦分治而有的放矢,“补”为治本使阴阳互求而形神相守,“动”为宗旨其关键在于三焦恒动、风药助动。以“阳化气,阴成形”指导泛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深入认识该病病因病机并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从理论层面探讨“阳化气,阴成形”与肺癌形成及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阴阳的相对属性及无限可分,从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阐释肺癌的中医理论渊源及“阳化气,阴成形”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对肺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瘤体增生侵袭的角度探究“阳化气,阴成形”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机体与瘤体之间的阴阳消长、化气成形贯穿肺癌产生、发展及转移的全过程,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来诠释肺癌形成及转移的中医学病机具有高度的普适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细胞内质网的角度探讨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细胞内质网结构、功能和内质网应激的分析,尝试分别阐明“阳化气”与“阴成形”的理论以及阴阳间“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关系,认为内质网与中医之阴阳联系密切,内质网应激通过减少细胞代谢产物的堆积,增加蛋白利用率,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水肿是心衰的常见症状,与疾病愈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心衰水肿以“阳化气”不足为本,以“阴成形”太过为标,水邪失气化无法自行,阴精失阳助无法归位,以阳虚为本,又有阴阳两虚之忧,故治当扶阳育阴,使阴阳平调,水气自去。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IT)是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医学称之为瘿病。重点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内涵,“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概括了人体阳气和阴精的主要功能。探析AIT中医病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基本病机,脾虚血瘀痰凝气滞为主要病机,阳化气不足为其发病之基,阴成形太过为其病变之标,阴阳失和,浊毒内结为其病变之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临证治疗应以阴阳为本,从脾论治,以虚则补之,滞则行之,痰则散之,瘀则化之为原则,温阳化气,散结消阴,健脾益气以温阳,辨证祛邪以消阴,解毒散结以防变,同时还应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7.
“阳化气,阴成形”是对阴阳二气属性的高度概括。该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为阴阳失和导致痰瘀阻滞胞宫,本质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温阳、健脾、疏肝法化无形之气,兼用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法除有形之邪。  相似文献   

8.
熊向晖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衡是冠心病PCI术后的基本发病机理,气虚血瘀证是其核心证候,运用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进行辨治,恢复机体“阳化气,阴成形”动态平衡,能取得较好疗效,并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王琦提出了体质九分法,平和体质的形成离不开机体阴阳的平衡,8种不同偏颇体质存在不同的阴阳失衡状态。“阳化气,阴成形”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基本形式,其中“阳化气”推动人体生理功能影响“阴成形”,从而导致不同体质类型的形成。因此纠正阴阳偏颇恢复阴阳平衡是体质调理的关键。扶阳法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强调通过调理阳气功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本文将基于“阳化气”理论探讨不同偏颇体质的形成机制,以及运用扶阳法调理体质的思路与方法,为体质调理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谢晶日教授以此为依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临床常见病。强调"阳化气"不足是脾气虚弱无力运化,"阴成形"不及是胃阴亏耗,胃黏膜成形不足,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初期的主要机制。治疗上采用阴阳并调为原则,并贯穿整个疾病发展始终。自拟方欣胃颗粒经过多年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了此法治疗的有效性。文章附有验案一则,可见临证时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国医大师刘志明从“阳虚血瘀”辨治病窦的学术特色。阳化气不足,心肾阳虚为发病之本,阴成形太过,痰瘀阻滞为致病之标,治疗以温通阳气,祛除阴邪为主,采用温通心阳、温补肾阳、祛痰化瘀等治法,恢复阴阳平衡。进一步将线粒体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自噬等机制和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所致的“阳虚血瘀”病理状态相联系,为阐释国医大师学术特色、探讨经验方——通阳活血方的科学内涵及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梦  熊思雨  陈静 《新中医》2024,56(1):145-149
甲状腺结节又称瘿瘤,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阳化气,阴成形”解释了甲状腺结节产生的根本原 因在于阳气不足从而气滞、痰结、瘀阻,逐步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聚积在颈部。在“阳化气,阴成形”思想的 指导下,治疗甲状腺结节重在扶助阳气,消散阴邪,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外 治法在各类结节、积聚等实证治疗上疗效突出,“阳化气,阴成形”思想也可作为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指导 思想。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针灸治疗甲状腺结节,以期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新思路、 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崔晓宁  孙士玲  关徐涛  高萍  王涛  王冰 《新中医》2023,55(10):106-110
从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对肿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进行论述。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阳气不足,阴精无力输布,进而停留在机体,形成瘀血、痰凝、气滞,是肿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遵循“辨证-辨时-辨体”的原则,注意不忘扶阳,时时消阴,并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以及患者的体质辨清阴阳权重。在运用温阳散结消阴法时要谨守阳虚病机,才能不耗伤正气。“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肿瘤的病因病机学说,也可提高肿瘤类疾病的中医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诠释了万物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下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对人体生命活动而言,阴平阳秘,则精神乃治;阴阳失和,则百病丛生。下肢缺血性疾病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远端供血不足出现发凉、疼痛等一系列疾病,主因阳化气之力匮乏,从而凝聚生成水饮、瘀血、痰浊等多种病理产物堆积,阻于经络。因此,本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益气生络法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肌体阴阳作用的高度凝练,对临床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阳气亏虚,化气不足是肥胖形成的根本原因;阴气过盛,成形太过则是肥胖形成的最终结果。因此,临床上治疗肥胖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将扶阳化阴贯穿始终,调整肌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发《黄帝内经》阴阳平衡理论,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具体内涵,结合精液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该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认为常见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亦或二者合病是阳虚化气不足,阴异成浊,留滞生殖之处为病变过程,病因与机体肾气亏虚有关,提出男子以肾为要,治疗上补养肾气、清利浊邪,以协调肾中阴阳,恢复“阳化气、阴成形”功能。“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治疗精液异常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在处方时要审证求因,辨清虚实,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阳化气,阴成形”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浅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该文认为“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表现,冠心病由“阳化气,阴成形”失衡所致,治疗该病当以温阳化气为要。临床实践中,以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结合标本缓急及兼夹邪气灵活用药、随证加减,使患者阴阳平衡,形气相得,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男性不育症作为近年来困扰许多家庭的疾病,其致病因素众多,病情复杂,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治疗上周期较长,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跟师过程中发现临床上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以少弱精子最为常见,而“阳化气,阴成形”功能的失调是引起少弱精子症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其在男性不育症诊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魏江平  代渊  文跃强  徐世军 《中医杂志》2018,(24):2099-2102,2106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着眼,分析机体生命气化活动与该理论的关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基础,"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核心,而改善"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策略。指出平调阴阳、振动阳气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形成的关键,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防治当以补气助阳为主,兼以养阴补血;阿尔茨海默症阶段当以养阴补髓、填精充脑、化阴成形为主,兼顾益气助阳,重在修复或重建损伤的脑络。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学"阳化气,阴成形"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对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做分析总结,认为冠心病病理特点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司,具体表现为"阳化气""阴成形"之太过或不及。在冠心病的辨治过程中,需辨"形"与"气"的过与不足,并探究其背后的"阴成形"与"阳化气"之过与不及,据此进行处方用药,从而实现人体阴阳平衡,形气相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