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颌快速扩弓(RME)是临床上常用的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生长期的儿童应用螺旋扩弓器,可以直接克服腭中缝生物结合力以打开腭中缝,达到增加骨量,纠正宽度不调和促进上颌骨发育的目的。本文对扩弓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测量了快速扩弓后牙弓长度和宽度的变化,探讨牙弓长度和宽度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判断扩弓量与获得间隙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快速上颌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口腔正畸中较常用的一种矫形方法.它使用机械矫形力分离腭中缝,扩大上颌牙弓,以治疗上颌牙弓狭窄,前、后牙反 ,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等.Angell在1860年最早报道上颌可以通过中缝分离侧向扩大时,还没有人相信[1].后来学者们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肯定了RM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俐  颜传杰  张薇 《安徽医药》2018,22(9):1755-1758
目的 探索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对治疗上颌骨狭窄的可行性,比较传统的单纯快速扩弓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口腔医院20例青少年上颌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A组: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组;B组:上颌单纯快速扩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所有病例均拍摄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扩弓治疗结束后,上颌基骨弓宽度、腭中缝宽度均有增加(P<0.05).A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后增加(P<0.05);B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除治疗前相应测量的影响,A组治疗后上颌骨宽度、腭中缝宽度的增加量均大于B组.结论 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和单纯快速扩弓均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狭窄,前者的扩弓效果更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注意事项及适应症,方法 采用美国3M正畸公司产品-插入式下颌四圈扩弓簧矫治器,为牙弓狭窄的患者进行扩弓,矫治器通过焊在第一磨牙带环舌侧的扁形插销固位。结果 扩弓后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2.0-4.0mm第二双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3.0-5.0mm,疗程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 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年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是肯定有效的。是配合常规固定矫正技术扩弓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注意事项及适应症。方法 采用美国3M正畸公司产品-插入式下合四圈扩弓簧矫治器,为牙弓狭窄的患者进行扩弓,矫治器通过焊在第一磨牙带环舌侧的扁形插销固位。结果 扩弓后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2.0~4.0mm第二双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3.0-5.0mm,疗程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 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年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是肯定有效的,是配合常规固定矫正技 术扩弓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注意事项及适应症.方法采用美国3M正畸公司产品-插入式下合四圈扩弓簧矫治器,为牙弓狭窄的患者进行扩弓,矫治器通过焊在第一磨牙带环舌侧的扁形插销固位.结果扩弓后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2.0~4.0mm第二双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3.0~5.0mm,疗程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四圈扩弓簧矫治器对成年人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是肯定有效的,是配合常规固定矫正技术扩弓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7.
周丽娟  王斌 《安徽医药》2020,41(6):657-660
目的 评价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上下颌扩弓的效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下颌扩弓治疗的正畸患者12例,收集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测量并记录矫治前后各牙位宽度,评价扩弓效率。结果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矫治前后实际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位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的实际扩弓量与预置扩弓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其他牙位的实际扩弓量均小于预置扩弓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有效的扩弓矫治工具,其效率在前磨牙区较高,尖牙区次之,磨牙区再次之,提示必要时应在基骨范围内采取辅助措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拔牙矫治青少年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青少年轻中度(拥挤度在8mm以下)牙列拥挤患者,进行快速扩弓配合直丝弓的非拔牙正畸治疗,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作模型和X线测量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上颌快速扩弓后,牙弓宽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尖牙区宽度分别平均增加3.0mm和1.2mm,上、下前磨牙区宽度分别平均增加2.9mm和1.1mm,磨牙区增加更为显著,分别为4.3mm和2.2mm;线距增加不超过1mm,角度增大也不超过lo,代表上下颌骨矢状向变化的SNA、SNB和ANB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快速扩弓技术能有效地增加牙弓宽度,达到非拔牙矫治轻中度牙列拥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患者接受上颌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上颌骨牙弓的覆牙合、覆盖及宽度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取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期间于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37名(男性19名,女性18名),对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测量(治疗前,N1;进行上颌快速扩弓后,N2;固定治疗后,N3;保持1年后,N4)。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的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覆盖和覆牙合。结果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覆盖、覆牙合分别净增(2.6±2.3)mm、(3.7±2.1)mm、(5.2±2.5)mm、(0.3±0.6)mm、(-0.1±1.6)mm,保持1年后,患者尖牙宽度复发率为47%,前磨牙间宽度为21%和磨牙间宽度为10%,覆盖复发率为9%,覆牙合为13%。结论患者经过上颌快速扩弓后,在固定矫治阶段复发明显,保持阶段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发,其中尖牙宽度尤其明显。上颌快速扩弓能够显著减小覆牙合,增加覆盖。  相似文献   

10.
骨性上颌横向缩窄,由变窄的硬腭顶部可辨,通常会导致后牙反。而骨性上颌缩窄在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是治疗的适应证,在青春快速生长期及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打开腭中缝来矫正,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打开腭中缝病人的年龄是一个影响因素,因为在青春快速生长期前,也就是面深和面高开始生长之前,面宽的生长就已经停止了(1)。像所有颅面部的骨缝一样,腭中缝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紧密难分。在幼童时期一直到9~10岁,几乎所有的扩弓装置都可以打开腭中缝,并使磨牙移动。到青春期时,则需要用重力来打开腭中缝。青春期后,骨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下颌偏斜的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患者临床资料,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对比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结果。结果 全组患者矫治后各标志点与正中矢状定位线的水平距离均较矫治前有显著改善(P<0.05)。全组患者矫治后S3面积相比矫治前有显著变化(P<0.05)。全组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过程均未见明显不适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常见的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相关性下颌偏斜,可规范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扩大上颌牙弓、纠正下颌骨不对称部分,消除患者不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口内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方法。方法以Nance弓、上颌前段牙弓及下牙弓做支抗,通过推簧和Ⅱ类牵引,分次远移上颌牙,恢复磨牙的中性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盖。并进行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Ptm-6距离减小(P〈0.05),上磨牙向远中移动,前牙拥挤解除,覆盖正常。结论口内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矫治因磨牙前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苏芹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75-3277
目的探索快速扩弓及非扩弓对前方牵引治疗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青少年患者22例,分为扩弓组与非扩弓组各11例,扩弓组采取腭上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非扩弓组采取非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X射线投照测量分析,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齿槽座点的连线交角或垂直距离(U1-N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上颌骨得到生长、发育和前移,而下齿槽座点角(SNB)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下颌骨生长得到控制,侧面外貌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弓组头颅X射线投照测量结果与非扩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是治疗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早期矫治效果更佳,腭上扩弓有助于增强疗效,但为非必须性的,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用口内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方法.方法 以Nance弓、上颌前段牙弓及下牙弓做支抗,通过推簧和Ⅱ类牵引,分次远移上颌牙,恢复磨牙的中性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盖.并进行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Ptm-6距离减小(P<0.05),上磨牙向远中移动,前牙拥挤解除,覆盖正常.结论 口内支抗推上磨牙向远中矫治因磨牙前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在非拔牙矫治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2例安氏I类错、牙弓中度拥挤患者,分别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MBT金属托槽进行矫治,每组16例,在模型上测量矫治前后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应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治疗前后的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治组和传统托槽矫治组牙弓前段和后段宽度都有一定程度扩大,无托槽隐形矫治组上颌尖牙宽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前、后段牙弓宽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中度拥挤非拔牙矫治病例,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托槽对牙弓宽度都有一定程度增大,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用基托式快速腭开展矫治后牙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牙合)患儿19例,①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导致后牙反颌;②不拔牙,不需戴头帽或推磨牙向远中装置;③安式Ⅰ类,Ⅱ类错(牙合).所有患者采用基托式快速腭开展矫治器矫治,平均治疗时间6.5个月,时此矫治前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间,双尖牙间宽度,上磨牙基骨间宽度明显增大(P<0.01),上颌骨基本未向前下移位,SMA°,ANB°,覆合,覆盖减小(P<0.05).结论 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更适用于需扩弓的有开(牙合)倾向的患者及Ⅲ类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口外弓联合摆式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牙源性安氏Ⅱ类错5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改良摆式矫治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外弓治疗,比较组别间治疗时长、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平均移动距离、磨牙宽度变化等。结果两组达到磨牙偏近中关系时的磨牙向后平均移动距离差距不大(P>0.05),但研究组所用时间明显要较短一点(P<0.05),此外,研究组切牙平均前移距离要明显小于对照组,且磨牙间宽度变化显著增加(P<0.05)。结论口外弓联合摆式矫治器推磨牙向后具有快速、损伤小等优点,能显著减轻覆盖、牙列拥挤问题,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腭前神经及上牙槽后神经等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本文抽取50具成人颅骨,对腭大孔、牙槽孔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测。结果:腭大孔的位置左、右对称,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者最多,共32例,占64%;位于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的腭侧之间者共12例,占24%;位于上颌第二磨牙腭侧者最少,共6例,占12%。腭大孔距腭正中裂距离在侧(15.11±2.06)mm,右侧(15.18±2.05)mm;牙槽孔距颧下嵴起始部距离,左侧(21.54±3.05)mm,右侧(20.91±2.50)mm。牙槽孔距颧下嵴起始部的孤长,左侧(23.28±1.64)mm,右侧(22.94±1.68)mm。结论: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间之腭侧,其中以位于第三磨牙腭侧者最多;颧下嵴为一弧形结构,提示临床经腭大孔进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应以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为标志;在颧下嵴起始处,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应将注射针头弯成弧形,以减少疼痛和副损伤。  相似文献   

19.
喻珊 《安徽医药》2016,20(10):1889-1891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6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共30例,以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30例,以单纯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前牙反(牙合)解除时间,通过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两组患儿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牙反(牙合)的接触时间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为2.4±1.1个月。两组患儿硬组织变化在矫治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上下齿槽座角、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成的前下交角及上下齿槽座点向功能(牙合)平面投影间的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好,且差异显著(P<0.05)。 通过矫治,两组患儿的软组织都显著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面凸角和上下唇审美平面距等指标上,相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凹陷型侧貌和颌骨横向发育不调的情况,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61-163
目的研究分析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进行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束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模型测量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宽度和牙弓周长增加,差值最大为前磨牙区,其次是磨牙区,然后是尖牙区,上颌最大增加量为(4.51±1.8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长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颌骨方面SNB、ANB及MP-SN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FH等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方面U1-SN、U1-NA、覆盖减小,L1-MP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下颌扩弓联合固定矫治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中牙弓不匹配等不稳定状况,改善了患者的颌面部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