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甲酸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稳  赵永梅  王玉霞  谢松强  赵瑾  王超杰 《药学学报》2007,42(12):1327-1329
氮芥与苯环相连时称为芳香氮芥,芳香氮芥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苯丁酸氮芥、美法仑等。目前使用的芳香氮芥类抗肿瘤药物中,虽然有较高的烷化效率,但毒性较大。苯甲酸氮芥毒性相对较小,是最早作为氮芥类的抗体导向酶前药疗法药物之一,而且近几年有报道苯甲酸氮芥衍生物如CMDA和CJS1050活性较好,正处在临床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设计合成苯氧基磷酰氮芥取代的槐定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以槐定碱为起始原料,经开环、酯化、磷酰化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a2e ,采用MTT法测定其对S180、H22、K562、MCF-7、SMMC-7721、LoVo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 设计并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ESI-MS确证。体外细胞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S180和H22细胞株活性较强,且对正常细胞L929毒性小,部分化合物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多柔比星。结论 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b 为有潜力的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天然存在的倍半萜内酯类结构的物质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抗肿瘤活性,例如双功能烷基化的堆心菊内酯(Helenalin),因其含有一个β-未取代环(?)烷和一个α-亚甲基-γ内酯,它的体外细胞毒性以及体内抗肿瘤活性比相应的2,3-二氢堆心菊内酯或11,13-二氢堆心菊内酯强得多。对堆心菊内酯以及有关的衍生物引进一个亲脂的酯侧链也能增强其细胞毒作用。上述表明,该类化合物的活性与它们的双功能烷基的enone 0=C-C=CH_2系统以及酯链有关。为此,作者对合成的堆心菊内酯,鸦胆子苦醇酯(Brusatol酯),鸦胆子丁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合成苯氧基磷酰氮芥取代的槐定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槐定碱为起始原料,经开环、酯化、磷酰化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a~2e,采用MTT法测定其对S180、H22、K562、MCF-7、SMMC-7721、LoVo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设计并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ESI-MS确证。体外细胞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S180和H22细胞株活性较强,且对正常细胞L929毒性小,部分化合物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多柔比星。结论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b为有潜力的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双(氯乙基)胺的衍生物(氮芥类)对腫瘤的实验及临床治疗,都有显著功效,惟毒性高,治疗范围不广是其缺点。为了增强这类化合物的细胞毒素烷化作用並减低其毒性,等曾研究了一系列氯乙胺的杂环衍生物,他们发现5-双(β-氯乙基)胺基6-甲基2,4-二氧嘧啶即多潘,具有极显著的腫瘤生长抑制作用,但此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迄今尚未发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合成β-榄香烯单氯代物,在其结构中引入取代哌嗪结构来合成β-榄香烯取代哌嗪衍生物,然后再与取代苯甲酰氯或取代苯丙烯酰氯反应制得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纤维肉瘤细胞等10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榄香烯取代哌嗪酰胺类衍生物。经1H—NMR、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构。其中21个化合物经MTT法测定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活性大多高于β-槛香烯。  相似文献   

7.
娄朝晅  石新波 《中国药房》2013,(27):2521-2523
目的:研究木香烯内酯的结构修饰与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Michael加成法分别在木香烯内酯的C13位引入4-甲基哌啶和3-羟基吡咯烷,用MTT法检测两种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结果: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体外试验证明,二者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癌细胞K562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见K562细胞分散生长、数量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对木香烯内酯进行结构修饰是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的有效途径,可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土木香中纯化的五种倍半萜化合物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并探讨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五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测定了异土木香内酯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化合物1(异土木香内酯)对U251SP细胞、HLE细胞和MM1-CB细胞的增殖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5对各种实验用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化合物1对移植性肿瘤(肝癌H2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异土木香内酯具有较强的肿瘤抑制活性;化合物2~5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丧失可能由于A-环和B-环之间的键裂开,形成一个大10元环,改变了原来的构象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万花木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 H-20、硅胶制备薄层,对万花木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反复色谱分离;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万花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6-烯-19-羧基贝壳杉烷(1),16α,17-二羟基贝壳杉烷(2),16-烯-19,20-贝壳杉烷型内酯(3),16-烯-6,19-贝壳杉烷型内酯(4),3β,19-二羟基-16-烯贝壳杉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梁侨丽  闵知大 《药学学报》2007,42(11):1159-1161
为寻找毒性低、活性强的化合物,对地胆草倍半萜内酯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本文首先从地胆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去氧地胆草内酯(deoxyelephantopin)和地胆草种内酯(scabertopin),再对这两个化合物进行氧化和氢化反应,制备不同结构修饰产物。共得到5个大环化合物,通过IR、 1H NMR和MS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其中4个化合物(2~5)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3-取代苯胺为原料合成系列2-(芳基哌嗪)乙酰氨基-5-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12个新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H-NM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论多数目标化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株具抗增殖作用,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与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相当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9,(3):356-360
目的从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 Br. et Aschers.中分离鉴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并评价其抗肿瘤生物活性。方法利用95%乙醇提取,应用正、反相硅胶(RP-C18)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高效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NMR和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鹅不食草中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短叶老鹳草素(brevilin A)(1)、小堆心菊素C(microhelenin C)(2)、minimolide F(3)、山金车内酯C(arnicolide C)(4)、山金车内酯D(arnicolide D)(5)。化合物1~5对4种肿瘤细胞株[CNE-1(鼻咽癌)、CNE-2(鼻咽癌)、Hela(子宫颈癌)、HepG2(肝癌)]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抑制作用较小。其中化合物1、4、5对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均小于10μmol·L-1,与阳性药物顺铂接近。结论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鹅不食草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化合物1、4、5对鼻咽癌细胞抑制作用明显,有望成为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氨基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烯丙位的氯代反应合成β-榄香烯氯代物,再与氨基酸甲酯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测定目标化合物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小鼠腋下移植瘤为模型进行体内抗肿瘤试验,考察化合物5h对Lew is肺癌LL/2、肝癌H22模型的抑制作用。结果共合成15个β-榄香烯氨基酸和β-榄香烯氨基酸甲酯衍生物,其中12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癌细胞HL-60、HeLa、SGC-7901的IC50值低于β-榄香烯。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h对Lewis肺癌LL/2、肝癌H22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氨基酸或氨基酸甲酯结构片段有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dissecta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dissect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各化学成分的结构,并用MTT法和SRB法测定部分化学成分对6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分别为:(1S,4R,2E,7E,11E)-西松烷-2,7,11-三烯-4-醇(1)(、1S,2E,4E,7E,11E)-西松烷-2,4,7,11-四烯(2)、(1R,3S,4S,7E,11E)-3,4-环氧西松烷-7,11,15-三烯(3)、4α-甲基-麦角甾-24-烯-3β-醇(4)、26-甲基-麦角甾-5-烯-3β-醇(5)、麦角甾-5,24-二烯-3β-醇(6)、胆甾-5-烯-3β-醇(7)、鲨肝醇(8)、对羟基苯甲醛(9)、尿嘧啶(10)、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1)。化合物1对PC-3MIE8人前列腺癌细胞的IC50为2.54μg.mL-1。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种软珊瑚中分离得到。通过2D-NMR首次对化合物1和4进行了全归属,并论证了其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合成鬼臼毒素4β-(1,3,4-噁二唑-2-氨基)衍生物,并寻求具有高效低毒抗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方法鬼臼毒素经叠氮化、还原、加成、消除得到4β-异硫氰酸酯-4-脱氧鬼臼毒素(4),再与酰肼化合物反应得到氨基硫脲衍生物,最后经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以5-氟尿嘧啶、鬼臼毒素、VP-16为阳性对照药,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人肝癌细胞(HepG2)、子宫颈癌细胞(HeLa)6种肿瘤细胞以及1种正常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MS确证。体外抗癌活性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均远远小于阳性对照,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癌活性。结论在这一系列衍生物中,化合物6b对所测试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显示了突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紫苏醇类似物,探讨在紫苏醇羟基的α碳原子上引入烷基、环外烯丙位引入取代哌嗪基团对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紫苏醛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酰化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紫苏醇衍生物,以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紫苏醇类似物,经1H-NMR、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强于紫苏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A375、A549、K562、HepG-2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绝大部分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都低于30μmol.L-1。化合物22对细胞株A375的IC50=4.48μmol.L-1,化合物9、10对细胞株K562的IC50分别为2.51、2.38μmol.L-1;显示其抗肿瘤活性与对照化合物1-(3β-薯蓣皂苷元)-3-苄基咪唑溴盐相当。  相似文献   

18.
周芳  杨扬  郭举 《安徽医药》2019,23(8):1505-1508
目的 设计并合成以槲皮素为母核,研究3′-位羟基引入芳香丙烯基槲皮素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槲皮素为原料,用不同取代的芳香丙烯酸与其3′-位羟基缩合成酯,得目标槲皮素衍生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通过抗肿瘤活性测试显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均达到了微摩尔级,其中化合物5C1和5C6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达到了10微摩尔级,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59 μmol/L和10.31 μmol/L。结论 该系列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为后续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和获得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柠条醇A衍生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柠条醇A[桉烷-4(15)-烯-1β,5α-二醇]为原料,分别用乙酰化、氧化、酯化及溴代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制得5种溶解度较好的柠条醇A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温郁金中倍半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以及制备薄层色谱(P-TLC)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温郁金的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原莪术醇(procurcumenol,1)、环氧泽泻烯(alismoxide,2)、aeruginolac-tone(3)、(1E,4Z)-8-hydroxy-6-oxogermacra-1(10),4,7(11)-trieno-12,8-lactone(4)、1β,4α-di-hydroxy-5α,8β(H)-eudesm-7(11Z)-en-12,8-olide(5)和curcolonol(6)。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愈创木烷型倍半萜,3、4为吉玛烷型倍半萜,5、6为桉烷型倍半萜。化合物4、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6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