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分析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医学生对艺术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针对医学院校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艺术教育应从“动、思、悟、情”四个维度融入“新医科”教育改革大格局。具体即为发挥艺术教育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新动能、职业动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提高学生对时代、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病人的真情。在传统医学专业教育框架内,将艺术类选修课和“新医科”有效衔接,建构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优化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与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突出医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艺术实践导向,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切实落实艺术教育四个维度的功用,打破课程体系壁垒,发挥艺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功能化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将融入“四史”教育的O-PIRTAS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依托学校THEOL在线教学综合平台,创建教学资源,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通过观看视频、讲授、演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可提升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爱党爱国、仁心仁术、无私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问题为基础”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实施30多年来,美国、加拿大医学院校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近年来中国医学院校应用“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法改革的情况,从职业态度、交流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总结概括了“问题为基础”教育模式毕业生的特征与优势。  相似文献   

4.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存在知多行少、知而不行的问题,与人文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单一有很大关系。上海健康医学院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以家风文化为旗帜,知行合一为理念,五位一体(听、说、读、写、看)的文化育人模式,是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充实了思政课教学资源,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探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相关问题,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意义重大。开展"四史"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政治导向功能,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挖掘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借助互联网"云端课堂"、打造"行走课堂"等途径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的教育宗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契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通过“德技并修”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践行三全育人的现实路径和重要举措。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缺乏体系化及大数据依托,医学生“知德”与“行德”不统一,医德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创新性认知思维不相符,与临床和社会真实需求脱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生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生“德技并修”的医德培养路径,形成了“医德三融入、知行三递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创新多维度医德教育教学方式、搭建医德实践平台、建设医德文化教育数据管理平台等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医学生医德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从“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实施三十多年,美国、加拿大医学院校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近年来中国医学院校应用PBL进行教学法改革的情况,从职业态度、沟通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总结概括了PBL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  相似文献   

9.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汁原味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时做到与时俱进”三个方面予以实施,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四史”教育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之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李智 《西北医学教育》1998,16(4):243-244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积极推进高等医学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而且对推动医德医风建设,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医学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整个社会而言,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大范畴。就高等医学院校来说,既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示范和基石作用,又要体现行业特点,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很多,最重要的包括以下几点:1.1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建设以邓小平理论武…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水平对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思政教育“空壳化”,对医学生开展叙事医学教育,以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及人文关怀能力,并且红医精神作为我党重要的红色资源,与叙事医学教育的要求高度契合,可将红医精神融入教学中,探析医学院校开展基于叙事医学的红医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亭 《医学与社会》2007,20(8):57-58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准,全社会迅速形成了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在这股新风中,不仅人人争当“知荣明耻”的模范,而且各行各业也都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尽量将荣辱观与职业道德、职业法规有机相融,以期获得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医学院校自然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对医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应首先区分两个层面,并继而确立不同层面各自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缺失和医患关系日益恶化构成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场背景。计划提出后,很多医学院校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此次新冠疫情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本文首先概述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和不足,然后从新冠疫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和中国抗疫成功模式——这个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国传统医学美德在现代医疗和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并尝试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融合统一,从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体系,以期助力医学人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新需要,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从逻辑理路来看,中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有益补充,中医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医历史是"四史"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医榜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  相似文献   

16.
高等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学科专业相对单纯的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困难重重。文章在对通识教育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体会,从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融入于专业课中的通识教育、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等方面探讨了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办法与途径,介绍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高等医学院校培育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关系着广大患者的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医学临床教学中,并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体育课程融入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模式、新方法,有利于激发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强化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树立崇高的职业价值观和提高自身职业核心素养,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融合有助于优化“纲要”课的话语体系,强化“纲要”课的政治功能和深化“纲要”课的价值引领。认真研究“纲要”课教学内容,寻找其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相通相融之处,进而通过立足课堂主阵地,搭建实践大平台和用好网络新媒体等具体路径,将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以及中国坚实国力等内容“基因式”地嵌入教学过程中,提高“纲要”课实效性,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医德素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卢秀琴 《新疆医学》2007,37(5):341-342
一、医学院校开展“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意义 1.开展“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社会主义义利观”,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思想观念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也必将带动人们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我们已感受到在社会发展中人的一些观念的缺失,出现了经济增长而人的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而有些思想行为,将会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