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克服以往手术单肌负荷过大,提肌力〈5mm 提肌手术出现矫正不足和额肌手术后有明显兔眼及上睑迟滞等现象,并使术后开睑功能更接近生理。改变以往治疗中单一利用额肌或提上睑肌矫治的方法,采用提上睑肌折叠瓣-额肌协同开睑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本组38例53只眼重度上睑下垂,经提上睑肌折叠瓣额肌吻合术矫治,疗效满意。协同开睑术矫治 度上睑下垂比单一提上睑肌或额肌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44例49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共24例26眼,额肌瓣悬吊术20例23眼,术后对上睑缘位置、上睑的弧度形态、眼睑闭合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据此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行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后上睑下垂矫正较满意,术后形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额肌瓣悬吊术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缩短联合睑板部分切除术,符合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改良额肌瓣矫治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术式.方法 针对其操作较复杂损伤额肌瓣生理功能而影响手术效果的特点,改良形成了额肌眼轮匝肌瓣直接缝合于睑板上缘的提上睑肌腱上联合手术.结果 本组36例,51只眼,术后随访了25例1~2年,33只眼矫治满意,平视时上睑缘在瞳孔上缘,重睑弧线自然流畅,睑裂闭合良好.2只眼矫治略显不足,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额肌眼轮匝肌瓣,提上睑肌联合手术,操作简易,创伤小,保证了肌瓣的收缩功能,维持了上睑原有的生理结构状态,使上睑缘整齐自然,无成角畸形、内外翻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于中度上睑下垂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法矫正,对于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悬吊法矫正.结果 本组28例患者(36眼),24例患者(31眼)术后双侧基本对称,2例(3眼)轻度矫正不足及2例(2眼)轻度过矫(提上睑肌缩短术)者早期予以调整后形态满意.结论 对于中度上睑下垂者,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术后形态自然;而对于重度上睑下垂者,采取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额肌瓣和提上睑肌腱膜瓣吻合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36例(43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瓣和提上睑肌腱膜瓣吻合矫正术,术后随防3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结果:矫正良好31例,矫正尚可5例,无矫正不良者。结论:额肌瓣与提上睑肌腱膜瓣吻合术矫正重症上睑下垂较传统单纯额肌瓣悬吊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更符合生理解剖特点,矫正重症上睑下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上睑提肌内限制韧带松解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在睑板上缘附近的上睑提肌内,有跨于内外眦角之间数条横向纤维束带即限制韧带,我们探讨其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意义。方法 将此韧带松解,可基本矫正大部分经度上睑下垂病例。若为轻,中度上睑下垂,且韧带松解后上睑仍有部分下垂,还需进行睑提肌腱膜折叠术。重度上睑下垂韧带松解后,还需进行眉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结果 本组27例随访3个月~1年,27例40只眼中38只眼轻、中、重度上睑下垂均矫正满意,2只眼良好,未见睑下垂复发。结论 松解上睑提肌内限制韧带,有助于恢复上睑提肌睑功能,易于矫正睑下垂且手术创伤小,形态自然,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黄欣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879-1881
目的:研究利用眶隔筋膜瓣、提上睑肌腱膜联合额肌瓣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术中切开眶隔,形成蒂在睑板上缘的眶隔筋膜瓣,在眉部分离形成额肌瓣,将这两瓣与提上睑肌腱膜重叠缝合固定,建立与额肌的连接,悬吊上睑并矫正下垂畸形。结果:采用此方法对27例35侧重度上睑下垂的眼睑进行了治疗,随访3~6个月,其中31侧眼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额肌收缩时患睑睁大两侧眼裂大小对称,睑缘位置正常,外形自然,睑缘弧度及重睑外形满意。矫正不足4侧,后行二次手术而修复。结论:利用眶隔筋膜瓣、提上睑肌腱膜联合额肌瓣重叠吻合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上睑悬吊牢固,不易复发,保持了眼睑的原有结构,睑缘和重睑线弧度及外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的上睑提肌腱膜瓣悬吊和单纯额肌悬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睑提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上睑下垂不仅影响眼部以及整个容貌之美,尤其是中、重度上睑下垂还有碍视功能,因此上睑下垂的矫正是眼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常见手术之一。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很多,但从原理上讲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上睑提肌缩短或增强上睑提肌肌力的手术,二是借助额肌肌力的手术。我们根据患者的上睑提肌肌力和下垂量的不同,为中度下垂患者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重度下垂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对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进行矫正。结果:本组5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并发症;16例获得随访,上睑下垂明显改善,重睑线自然、对称;其中2例中度上睑下垂,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矫正未见改善,半年后采用额肌瓣悬吊矫正效果满意。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主要方法,而中度上睑下垂,需要根据下垂的严重程度和手术医师的经验,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  相似文献   

10.
上睑下垂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上睑下垂的两种主要术式。现将我院 1 990~ 1 998年 85例手术病例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本组 85例 ,男 51例 ,女性 34例 ,年龄 2~ 60岁 ,平均 1 9岁。先天性上睑下垂 77例 ,外伤性上睑下垂 3例 ,小睑裂综合征 4例 ,机械性上睑下垂 1例。按提上睑肌肌力的测定[1 ] ,轻度下垂 6例 ,中度下垂 31例 ,重度下垂 48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 63例 ,额肌瓣悬吊术 2 2例。二、结果两种术式的并发症见表 1。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及手术失败主要发生在提上睑肌缩短术组 ;重睑皱褶不全在额肌瓣悬…  相似文献   

11.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度和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包括2例上睑下垂术后欠矫和复发患者),采用联合睑板切除的上睑提肌缩短术.术中睑板切除量根据睑板的宽度设计,上睑提肌切除量=(上提量-睑板切除宽度)× (4~5) mm.并分离睑结膜和上睑提肌,切除一定量的睑结膜以防止结膜脱垂,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0例除3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上提效果,上睑缘弧度自然,无严重并发症,仅少数患者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结论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及上睑下垂术后欠矫的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在功能和外形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复合瓣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的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05例248眼,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复合瓣悬吊术(CFS+L复合瓣悬吊组)、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单纯CFS悬吊组)、额肌瓣悬吊术(额肌瓣悬吊组)加以矫正;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正矫率、上睑回退率、上睑活动范围及眼睑闭合不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CFS+L复合瓣悬吊组较其他两组有更高的正矫率,CFS+L复合瓣悬吊组及单纯CFS悬吊组术后较额肌瓣悬吊组有更好的上睑活动度、眼睑闭合不全状态较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CFS+L复合瓣悬吊组较单纯CFS悬吊组术后上睑回退率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复合瓣悬吊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具有治愈率高、效果更加稳定的特点,是一种符合眼睑活动生理学特点的动态术式。  相似文献   

13.
陈冬彦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0):114-117
分析为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额肌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上睑下垂程度分为对照 组(中度)和观察组(重度),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比较 两组临床矫正效果、眼睑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矫正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 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眼睑恢复情况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低于对照组的39.53%,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实施额肌悬吊术,可提升患儿外貌美观度,改善眼睑情 况,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500只眼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效果,效果良好者369只眼(73.8%),矫正不足96只眼(19.20%),矫正不良35只眼(0.70%)。手术效果和术前睑裂、缩短量有关系。讨论了手术的适应征,认为提上睑肌功能消失的病例首选此手术是适当的,文中还讨论了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500只眼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效果,效果良好者369只眼(73.8%),矫正不足96只眼(19.20%),矫正不良35只眼(0.70%)。手术效果和术前睑裂、缩短量有关系。讨论了手术的适应征,认为提上睑肌功能消失的病例首选此手术是适当的,文中还讨论了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要求行重睑成形术的求术者中患有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比率。方法:对近5年42068名来我科要求行重睑成形术者和来咨询相关手术人士,结合病史询问及上睑提肌肌力检查,诊断是否患有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同时调查求术者对自己患有该病的认知情况以及医师对该病确诊的时间。结果: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检出率平均2.75%,单侧检出率占69.87%,双侧占30.13%。受术者术前未知自己患有该病者占87.97%;术前确诊率94.89%,术中确诊率4.85%,术后确诊率0.26%。结论: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患病率较高,医师在行重睑术前应重视患者有无该病的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眶隔筋膜瓣与额肌瓣重叠吻合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岩  潘勇  张辉  宋保强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1043-1044,i0007
目的:为更好地保持眼睑的原有结构,符合其生理和生物力学特点,探索一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新方法。方法:术中于眼轮匝肌下分离并显露眶隔筋膜至近眶上缘处,在眶隔表面设计一蒂位于睑板上缘的梯形瓣,按设计线全层切开眶隔,形成眶隔筋膜瓣。在患侧眉上形成一额肌瓣,将两瓣相互重叠缝合固定,上提睑缘至角膜上缘处,起到悬吊上睑、矫正下垂畸形的作用。结果:作者利用该方法对22例26侧重度上睑下垂的眼睑进行了治疗,随访病人17例,19侧眼睑,其中16侧眼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额肌收缩时患睑睁大两侧眼裂大小对称,可达到正常睑缘的位置。睑缘弧度及重睑外形满意。3侧眼睑矫正不完全,经二次手术修复得以矫正。讨论:作者认为利用眶隔筋膜形成的组织瓣与额肌瓣重叠吻合悬吊缝合,保持了眼睑的原有结构,具有手术损伤轻,上睑悬吊牢固,不易复发,睑缘和重睑线弧度及外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的单纯额肌悬吊术和上睑提肌腱膜瓣悬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对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给予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术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老年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 =55)和观察组(n =60)。对照组采用微创重睑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术联合 微创重睑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的80.00%(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0.91%(P <0.05);观 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36%(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 87.27%(P <0.05)。结论 对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小切口提上睑肌缝线缩短术联合微创重睑术治疗 的效果良好,治疗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较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应用价值 确切。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ccur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LPS)strength is required for specific calculation of anterior migration or shortening.This information serves as a surgical reference for more accurate correction of ptosis.Methods Between June 2017 and June 2019,155 eyes of 97 patients were studi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3 groups based on the ptosis degree:mild(28 cases),moderate(53 cases),and severe(16 cases).The LPS strength was evaluated preoperatively and used to calculate LPS anterior migration and shortening.The LPS aponeurosis and Müller’s muscle(L-M)complex was separated from the upper margin of the tarsal plate to the calculated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levator muscle suspension system retention approach.The complex was subsequently fixed to the planned tarsal plate location.The upper eyelid margin(UEM)height,eyelid morphology,eyelid closure,eye symmetry,exposure keratitis status,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at 1 week and at 1 and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Results In all cases,the UEM positions were normal,and on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tosis exhibited lagophthalmos in the early posterative period.Six months postoperatively,13%of eyes in the severe group had residual ptosis;all mild and moderate cases exhibited good surgical outcomes.The eyelids closed well with no exposure keratitis.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eyelid contour.Conclusions Accurate LPS anterior migration and aponeurosis shortening can eliminat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surgical blepharoptosis treatment.These procedures not only reduce operation time but als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r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