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寻找3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并行等离子双极电凝治疗。31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结果难治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下鼻道后端顶部为主,占55%。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寻找3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并行等离子双极电凝治疗。31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结果难治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下鼻道后端顶部为主,占55%。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3.
郑德育  何冰 《海南医学》2016,(6):1009-1010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出血部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找到出血点并射频止血,1次找到出血点并治愈为94例(91.3%),2次找到出血点并治愈为9例(8.7%),总治愈率为100%;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后上穹隆63例(61.2%),嗅裂鼻中隔部21例(20.4%),中鼻道后上穹隆16例(15.5%),鼻中隔中后端偏曲凹陷处3例(2.9%)。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好,治疗的关键是寻找到出血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后部出血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鼻内窥镜直视下行微波凝烫封闭出血点治疗鼻后部出血32例。结果:28例1次止血成功,4例高血压严重鼻出血患者再次出血,血压控制后再次行微波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凝烫止血可有效地控制鼻后部难治性出血,且内窥镜下视野清晰,凝烫操作简便,治疗范围明确,适用于难以填塞的中鼻道和下鼻道后部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岀血的出血形式,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患者感受。难治性鼻出血是指鼻腔反复出血,经鼻腔填塞等治疗后不能止血。方法: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3例,年龄16~83岁,左侧39例,右侧24例,初诊41例,鼻腔填塞后复诊22例(前后鼻孔填塞17例,前鼻孔填塞5例)。出血点明确52例,嗅裂鼻中隔上部例,中鼻道后端例,下鼻道后顶部例,鼻咽部例,鼻中隔棘突后例,微波热凝止血例,小油纱条填塞例。随访3个月,1次治愈58例,2次治愈5例。结论: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楚,容易寻找发现出血部位,止血彻底,复发率低,较鼻腔填塞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如果不能发现出血点,不要勉强,以免扩大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3例自发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窥镜下检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鼻内窥镜下见23例鼻出血患者出血点分布:下鼻甲后端3例,下鼻道后端5例,鼻中隔中、后段6例,鼻中隔前上端4例,中鼻甲2例,中鼻道3例。于鼻内窥镜下鼻腔填塞6例,微波、手术治疗17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检查、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诊断明确,止血准确迅速,止血效果好,患者损伤和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析出血部位与年龄、高血压的关系及疗效。结果鼻出血部位:下鼻道穹隆部56例,嗅裂区鼻中隔面46例,中鼻道后上部25例,不明部位5例。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39岁组以下鼻道穹隆部出血最为常见(70.3%),40~59岁组下鼻道穹隆部与嗅裂区鼻中隔面出血比例分别为52.3%(23/44)和31.8%(14/44);而≥60岁组嗅裂区鼻中隔面与中鼻道后上部出血比例分别为58.8%(30/51)和23.5%(12/51)。伴有高血压的鼻出血79例(59.8%),不伴有高血压的鼻出血53例(40.2%),其中嗅裂区鼻中隔面鼻出血患者伴高血压多见(73.9%)。全部病例一次治愈128例(97.0%),二次治愈4例(3.0%),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39岁以下患者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以下鼻道穹隆部为主,而60岁以上患者以嗅裂区鼻中隔面为主,高血压是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合并症,尤其是位于嗅裂区鼻中隔面的鼻出血,鼻内镜下探查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点并对出血部位进行精准电凝的止血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7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以低温等离子刀止血结合微创材料填塞鼻腔治疗.结果 78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单纯烧灼30例,烧灼加局部明胶海绵填塞16例,烧灼加局部膨胀海绵填塞32例.电话随访1~2个月,一次治愈74例,二次治愈4例.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和下鼻道后端多见,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恩琴  李红燕 《吉林医学》2011,32(23):4855-4856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对7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联合耳内窥镜检查,配合射频处理出血点或局域性填塞,达到止血目的。结果:73例患者成功查出出血部位,明确诊断,2例经反复检查未能明确出血点。结论:难治性鼻出血,在检查出血部位时,较为困难,采用鼻内窥镜联合耳内窥镜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特点及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到我科就诊的3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检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鼻出血患者,发生在嗅裂鼻中隔区15例(44.1%),下鼻道后端10例(29.4%),鼻中隔偏曲周边区5例(14.7%),中鼻道4例(11.8%),所有患者均治愈,定期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检查及微创治疗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以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统计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 方法 对2014年11月-2017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一次甚至两次寻找出血点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难治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 结果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7%。68例患者在鼻内镜下发现出血点(第一次发现出血点64例),在双极电凝止血后,未再次出血。全部患者为动脉性的单一出血点,大多位于鼻腔隐匿部位,分别为下鼻道(50.67%,38/75),嗅裂鼻中隔面(13.33%,10/75),中鼻道(5.33%,4/75,其中筛泡2例,筛窦前壁1例,上颌窦自然口1例),鼻中隔后端(6.67%,5/75),鼻中隔凹陷(4.00%,3/75),鼻中隔偏曲侧后方(6.67%,5/75),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端、中鼻甲腋部各1例(1.33%,1/75),未找到出血点7例(9.33%,7/75)。7例未发现明显出血点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方法,处理可疑出血及渗血的黏膜,并鼻腔局部填塞治疗,均未出血。所有患者没有选择蝶腭动脉凝固(结扎)术。鼻出血发病男多于女,40岁以后发病在增加,50岁以后女性发病在增加。 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符合精准、微创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常见出血部位、各年龄段性别分布特点可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分析难治性鼻出血此种病症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及鼻内窥镜技术应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在这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就是下鼻道穹窿顶部,并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参照组是8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鼻出血以中老年居多,且常见出血部位主要是下鼻道穹窿顶部,其次为嗅裂鼻中隔部,应用鼻内窥镜在镜下检查鼻腔,并使用射频或填塞止血安全有效,提高难治性鼻出血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5例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用微波烧灼出血部位止血。结果: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前下区53例,下鼻道后端23例,中鼻道后端12例,鼻中隔后端6例,下鼻甲后端7例,中鼻甲中后部4例。出血多为搏动性出血,其中90例1次性止血成功,15例2次治愈,随访3个月均未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精确定位出血点,行微波烧灼止血是治疗鼻出血的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在中老年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中老年鼻出血急诊行鼻内窥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中嗅裂及鼻中隔中后部出血达49.3%,未发现鼻-鼻咽静脉丛出血。结论中老年人鼻出血应急诊行鼻内窥镜检查及镜下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明确出血点及局部情况,减轻病人痛苦,尽快完成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鼻内窥镜下鼻腔止血126例,其中单纯填塞止血36例,经双极电凝烧灼后填塞止血90例。结果鼻内窥镜下电凝后填塞止血者86例获一次性治愈,4例经二次电凝烧灼后填塞而治愈;单纯填塞止血36例中25例获一次性治愈,11例又经电凝烧灼后填塞止血方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有助于寻找出血部位,同时借助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下行老年性鼻出血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诊治的112例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全部在鼻内窥镜下指引寻找确切出血点,采用局部填塞,微波,电凝治疗的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112例均治愈,其中一次治愈103例,9例抽出鼻腔填塞物后,经再次鼻内镜检查找到出血点后,使用电凝止血后治愈。6个月内无再出血病例。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止血确切,对鼻腔粘膜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以电凝止血结合可吸收材料微创填塞鼻腔治疗。结果1次治愈36例,2次治愈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结论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和下鼻道后端多见,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内窥镜诊治的难治性鼻出血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结果:出血部位在下鼻道顶部占27.9%(19/68)、嗅裂鼻中隔占20.7%(14/68)、中鼻道后上部占16.1%(11/68)、中鼻甲后端蝶腭动脉区和鼻中隔后端均为10.3%(7/68)、鼻咽顶占5.9%(4/68)、Woodruff静脉丛和部位不明均为4.4%(3/68)。1次治愈59例(86.7%),2次9例(13.3%),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深部的出血并在镜下电凝或填塞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出血点的查找方法和电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6例。患者采用坐位或半坐位,在渐进性局部麻醉下以鼻内镜检查,查找、辨认出血点,明确出血点后对出血点进行点状电凝治疗。结果患者均能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出血部位在嗅裂部鼻中隔侧23例,下鼻道20例,中鼻道8例,总鼻道、鼻中隔嵴突后方3例,2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55例患者一次治愈,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依据鼻内镜下不同出血部位的血流特点及黏膜形态特征,结合渐进性局部麻醉及鼻甲移位,顽固性鼻出血绝大多数可明确出血点,以电凝治疗可有效止血,患者痛苦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61222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温晓霞…∥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11523例均经鼻内窥镜明确出血点,既往有反复鼻出血9例,栓塞止血效果不佳8例。用硬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寻找出血点后,用五官科射频治疗仪行电凝止血,至出血点黏膜苍白为止。结果:1次治愈19例,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