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 (CHB)治疗的关键。拉米夫定 (2′- 3′-二脱氧 - 3′ -硫化胞嘧啶 )是一种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1] ,因疗效高、使用方便且不算贵 ,副作用小而迅速应用于CHB的治疗中。其降酶和使HBV -DNA阴转的疗效 ,临床已经肯定。但其是否可以有效减轻CHB的肝△ 连云港市海港医院消化内科组织损伤 ,鲜见报道。为了解其是否影响CHB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 ,本文观察了 4 8例CHB经拉米夫定联合α -干扰素治疗后血清HA、SF、ALT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治疗组CHB4 8…  相似文献   

2.
HBV前C/C区基因变异与干扰素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HBV慢性持续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压力,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等,均可诱使前C/C区基发生变异。HBV前C/C区基因变异后,废除HBeAg表达,临床生化表现为HBeAg转阴而抗-HBe转阳。感染野生型株的病例,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高于突变型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外周血中细胞毒T细胞(CTL)对HCV的识别杀伤。方法用HCVNP合成肽A链和B链从PBMC中经反复刺激产生HLAB44限制的HCV抗原特异CTL,对5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44分子阳性的丙肝患者,6位HLAB44阴性的丙肝患者及5位HLAB44阳性,但HCV阴性的对照者外周CTL对HCV核壳蛋白(NP)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TL能识别一个HCVNP位点,该位点位于HCV核壳蛋白的第81~10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而此位点的识别受HLAⅠ类分子B44的限制。在5位HLAB44阳性的患者,其CTL对此位点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而其余6位HLAB44阴性的患者及5位正常对照者,均无此种细胞毒作用。结论在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存在CD8+的CTL,这种HCV特异的CTL能够识别一个HCV的核壳蛋白(NP)位点,此位点位于HCVNP残基第81到100之间。并且识别此位点的CTL受HLAⅠ类分子B44的限制。本文结果为HCV感染后,体内细胞免疫在病毒清除中的作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4.
ASODN对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特异性反义核酸(ASODN)对2215细胞表面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互补于x基因关键区的三段反义核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ODN对2215细胞表面HLA-Ⅰ表达的影响,细胞原位杂交观察作用细胞内HLA-ⅠmRNA含量变化,同时用PAP-ELISA法检测作用细胞上清中HBxAg的含量。结果三段ASODN均能抑制HBxAg的表达,2215细胞表面HLA-Ⅰ类抗原的表达及细胞内HLA-ⅠmRNA含量也降低。结论HBxAg表达量的降低可能系ASODN序列特异性抑制作用所致,而HLA-Ⅰ表达的降低可能是HBxAg对HLA-Ⅰ基因启动子的激发减少的间接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22份肝穿刺活检组织及其中配对的6份血清用PCR扩增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PreC/C基因,选用AvaⅡ、Sau3AⅠ、XmnI,BstNI及TaqI5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对C基因进行酶谱分析。发现有6份肝组织及1份血清出现异常酶谱。对Sau3AⅠ酶解异常标本进行分子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2例患者因2137位核苷酸点突变出现了Sau3AⅠ的新酶切点。类似变化在肝癌组织的HBVC基因中也曾发现,其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正常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和CHB患者血清sICAM-1。结果:CHB患者血清sICAM-1明显高于正常人和AsC;CHB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其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均呈明显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明显负相关;重度CHB患者血清sI  相似文献   

7.
引起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是HLAⅡ类抗原 ,该抗原与T淋巴细胞产生γ 干扰素 (IFN γ)的作用有关。为观察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内酯醇 (TL)和环胞霉素A(CSA)在体外对IFN γ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HLA抗原表达的影响 ,用猝死的成人角膜上皮细胞分为A ,B两组 ,A组测HLA ABC抗原含量 ,B组测HLA DR抗原含量。两组按试验需要分别加入IFN γ(终浓度为 5 0 0U/ml) ,孵育2 4h后 ,再分别加入CSA (终浓度为30 0ng/ml)或TL(终浓度为 10 0ng/ml)。另设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将上述各作者单位 :广…  相似文献   

8.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病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 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检测30 例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变化、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的发生比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含量。结果 与单纯HBV或HCV 感染者相比,重叠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eAg) 、HBVDNA、HCVRNA 阳性比率明显降低,乙肝e 抗体( 抗HBe) 阳性比率明显升高,HBsAg、抗HBc IgG 及抗HCV 几何平均滴度也明显降低,部分患者HBsAg 阴转。而HBV前C区1 896 位点突变发生率及血清TNFα、IL6 含量却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抑制;HBeAg 的消失、抗HBe 的阳转既与HCV对HBV 复制的直接抑制有关,又与HBV的前C区变异有关,且HCV 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 前C区变异的原因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导致机体免疫压力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清CG、HA RIA在慢性HBsAg携带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RIA的方法对 40 2例慢性HBsAg携带者进行了血清甘胆酸 (CG)、透明质酸 (HA)检测 ,旨在探讨慢性HBsAg携带者肝脏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一 )实验组 :按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标准选择的慢性HBsAg携带者 40 2例 (男 2 74,女 12 8) ,年龄 11~78岁 ,平均 39.5岁。检测CG、HA的同时均做了HBeAg和HBsAg·IgM复合物RIA。(二 )正常对照组 :10 3例 (男 83 ,女 2 0 ) ,年龄 19~ 5 2岁 ,平均 32 3岁。均系…  相似文献   

10.
HBsAg中蛋白与IL-18联合核酸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转基因小鼠鼠系所进行的HBV核酸疫苗免疫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1,2〕 提示核酸疫苗有治疗潜力。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在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辅助作用下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质粒构建 :引物设计 :上游引物 :5′ GTACTGCAGGCCATGCAGTGGAATTCC 3′ ;下游引物 :5′ GTAGATCTGAGAGTAACCCCATCTCTTTG 3′。PCR法扩增HBsAg中蛋白基因序列 ,将PCR产物亚克隆至pGEMTeasy载体 (Pr…  相似文献   

11.
反义核酸技术从分子水平破坏靶基因 ,已用于多种抗病毒的试验。我们以人工合成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研究针对HBV不同区段反义寡核苷酸HBV的抑制作用 ,从中筛选了效果最好的针对HBVpreS2的反义序列 (as preS2 )。为进一步探讨as preS2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以HBVDNA整合的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 .2 .15为研究对象 ,采用FAC SCAN流式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TRAP银染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 ,同时以RI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设计合成针对pre S2基因 (per S2 )翻译起始区 (32 0 3…  相似文献   

12.
HBVC基因上游约 2 0 0bp序列(nt 16 0 0~nt 185 0 )是重要HBV基因调控区。T 176 2A 176 4(nt 176 4A→T ,nt 176 4G→A ,)变异在慢性HBV感染者是变异的热点。为了解我国HBV流行株C基因调节序列及变异情况 ,分别对 7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和 7例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HBVCP区序列进行了分析。1 研究对象  7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AsC) (3例来自广东地区 ,4例自东北地区 )、7例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 (FH) (为我科 1993~ 1996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酶联免疫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2…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州人群中HBV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LA系统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Ⅱ类抗原递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 辅助性T细胞 ,其多态性影响着个体的免疫应答和抗原多肽的递呈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是研究疾病易感性中不可忽视的遗传因素。本文采用经我们改进的套式PCR SSP方法对广州地区的 88名无血缘关系的乙肝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和 83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样品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 ,寻找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外引物位于内含子内 ,5′引物 :5′ AGCGGAGTGG…  相似文献   

14.
HLA-A匹配的人胃癌细胞系诱生胃癌特异性T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HLA-A匹配的人胃癌细胞系诱导对胃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 分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用HLAⅠ类型别已知、经照射的异体胃癌细胞系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初步获得HLA-A可能匹配的淋巴细胞供体,血清法测定其HLA-A、B分子确认匹配后,进一步进行MLTC,^3H掺入法评估其增殖能力,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  相似文献   

15.
α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答率约占30~40 % [1],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最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由于国内对国产干扰素疗效的报道较少 ,本文用国产α -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赛若金)配合抗肝药物对45例CAH患者进行了治疗 ,并在第一、二两个疗程末测定了血清CG、HA、SF含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CAH组45例(男30,女15)。年龄28~61岁。病程1~6年。系来医院门诊治疗的病人。诊断符合1990年肝炎会议(上海)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用酶联免疫法检测7例正常人和74例HBV感染血清sICAM-1。结果:重型肝炎(重肝)早、中、晚期,及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sICAM-1,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CHB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1水平越高,而重肝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1水平也越低。表明:从AsC至重肝早期,血清sICAM-1水平随着患者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能较好反映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重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随着肝衰竭的加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HBsAg低值弱阳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HBsAg的ELISA法检测中 ,因试剂盒间的敏感度差异 ,常出现HBsAg含量在 0 5~ 2 0ng/ml的低值弱阳性而被判为阴性的现象。为此 ,我们选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的ELISA法试剂盒将近 3年随访的 5 0例HBsAg低值弱阳性乙肝患者的标本作如下分析。采用RIA法测定HBsAg为弱阳性标本 5 0例 ,HBsAg含量为 1 5 81± 0 32 5 ( x±s ,下同 )。用PCR定性检测HBV ,仅有 3例患者为阳性 ,这 3例均为肝癌患者 ,抗 HBe,抗HBc ,HBcAg亦为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的检测 ,阳性率为35 0…  相似文献   

18.
采用^3H-TdR释放法测定51例慢性肝病患者(CPH10例、CAH23例、LC18例)外周血LAK细胞活性,并用酶联法测定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与2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肝病患者LAK活性降低,HBVDNA阳性组LAK活性较阴性组低(P〈0.05),sIL-2R增高,且慢性肝病组LAK活性与sIL-2R水平呈负相关,说明LAK活性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HBV的复制和高浓度的sIL-2R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甘胆酸在无症状、无体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我们随机检测了14 2例乙肝五项查体者的血清甘胆酸 (CG)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一 )正常对照组 :4 2人 (其中五项全阴者 30人 ,仅抗 -HBs阳性者 12人 ) ,年龄 18~ 5 6岁 ,肝肾功能 (TB、DB、AST、ALT、BUN、Cr等 )检查正常。(二 )无症状、无体征乙肝病毒携带者 10 0人 ,其中大三阳 (HBsAg +HBeAg +抗 -HBc +) 6 0人 ,小三阳 (HBsAg +抗 -HBe +抗 -HBc +) 4 0人 ,年龄 12~ 5 0…  相似文献   

20.
0.5mol/L HCl处理1h后解离HBsAg-抗HBs免疫复合物,并变性抗HBsAg抗体而对HBsAg免疫反应性无影响,34例临床抗HBs^+血清样品经HCl处理前后,常规ELISA检测HBsAg比较,结果;酸处理前HBsAg阳性率为11.76%,处理后增加至41.18%,实验表明血清样品经酸处理后能明显提高临床乙肝HBsAg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