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湘蓉 《中原医刊》2006,33(15):58-58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按摩法对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儿生后48h大便次数、大便转黄天数,以及生后第3、4天总胆红花素值。结果抚触组生后48h大便次数及大便转黄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生后第3、4天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黄疸程度,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认识不断加深.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喂养有关.我们对早发型母乳黄疸组(下称黄疸组)和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观察了添加葡萄水对早发型黄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845例.分为剖宫产组(803例),经阴道产组(1042例)。均于出生后第2d起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至产后一周,有异常者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测。结果 共诊断旱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顺产组新生儿发生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间的关系。在34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新鲜尿液沉渣中,11例找到典型巨细胞包涵体细胞,阳性率32.3%。因而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抑制了新生儿肝脏二磷酸尿甙葡萄糖醛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引起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母乳性黄疸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80例新生儿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黄疸3~5d均消退,8例效果不明显者,停母乳2~5d后黄疸也明显减轻。另外10例总BIL在279μmol/L以下者门诊给予停母乳2~5d,并辅以口服中药退黄汤、思密达后,黄疽1周内均消退。80例黄疽消退时间为3~7d,黄疽消退指标为BIL〈17.1μmol/L,全部治愈,无1例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 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疽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7.
8.
母乳性黄疸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于1960年由Arias及Gartner等首先报告,随着认识的提高,诊断逐年增多,由于黄疸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提高,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且有增高趋势,但发病因素随年代不同而有所变迁。由70年代以感染因素为主转化为目前以围产因素为主,在感染已被逐渐控制的今日,围产因素逐渐突出,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的首位发病因素,应引起重视。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推广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母乳性黄疸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中(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根据不同的血胆红素值进行不同方案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4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分为A、B、C3组,分别以中药、中西药、中西药加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三组治疗5天后复查,血胆红素均下降30%~50%,无1例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母乳性黄疸,可根据血胆红素的不同值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开展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邱健芬 《广西医学》1997,19(4):681-682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23例临床分析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邱健芬近年来,对母乳性黄疸(BMJ)的认识不断加深,诊断率有所增加。我院1995年2月~1997年2月共收治BMT23例,其中早发型5例,迟发型18例。占同期新生儿高胆血症病例的18%,现分析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1.
汤明旭  ;王凤东 《医学综述》2014,(16):2968-2970
随着母乳喂养日益受到重视,母乳喂养得到普遍的推广,母乳性黄疸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跃居为新生儿黄疸的首要原因。虽然患儿大多预后良好,但严重者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由于人们对母乳喂养产生的错误认识,引起临床医师及社会的重视。该文对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诊治及预防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雨  周炳文 《医学综述》2013,19(11):1963-1966
母乳性黄疸(BMJ)是指其他方面健康的纯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迁延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识别母乳中能抑制肝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或促进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的某种成分上。到目前为止,BMJ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比较公认的机制是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学说。近年来,遗传因素在BMJ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认为母乳喂养可能作为选择性基因型的一种环境修饰因子,有导致明显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潜在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王美芳 《中外医疗》2016,(21):89-91
目的:探讨母乳与配方奶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早产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配方奶喂养;选取同期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给予母乳喂养。对两组早产儿呕吐、腹胀以及便秘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之后,对照组在呕吐、腹胀、便秘情况、全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17例、13例、12例以及(6.41±2.28)d;研究组分别为12例、14例、10例以及(5.52±2.26) d,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在上述几个指标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方法,有利于促进肠胃功能吸收,提高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阴阳属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8例确诊母乳性黄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追踪随访,第3至8周每周至少随访1次。记录患儿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出生时窒息史、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每日喂奶次数、有无呕吐、大便情况、黄疸出现时间、经皮测胆红素值、口服退黄药物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等。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其中22例病程中曾由阳黄转化为阴黄。对此22例患儿(观察组)及其他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应用PEMS3.1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7.8±0.5vs8.2±0.7)、口服茵栀黄的天数(14.7±3.1vs12.6±2.9)及化验ALP、GGT值与对照组有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7.1±5.7vs52.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阴阳属性可相互转化,其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不恰当服用寒凉药物、较高的血清ALP、GGT值可促进阳黄向阴黄转化,增加喂奶次数则通过促进黄疸消退而减少其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8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分成3组,母乳喂养组31例,混合喂养组26例,人工喂养组31例,观察各组不同喂养方式1d(第1天)、3d(第3天)、5d(第5天)、7d(第7天)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和体重变化。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1d各组间血清胆红素和黄疸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喂养方式3d、5d、7d,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均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且混合喂养组血清胆红素和黄疸指数低于母乳喂养组(P<0.05);不同喂养方式1d、3d,各组间体重增加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喂养方式5d、7d,混合喂养组体重的增加量相比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要高(P<0.05);不同喂养方式7d,母乳喂养组体重的增加量高于人工喂养组(P<0.05);并且血清胆红素减少量和黄疸指数减少量与体重的增加量呈正相关性。结论 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患儿黄疸未消退前,需要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婴儿配方粉,确保足够的奶量摄入,有利于黄疸消退,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罗海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57-1558,158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消化道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9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直接消化道干预组、间接消化道干预组、综合组。间接消化道干预组应用游泳并抚触措施、直接消化道干预组应用早期通便措施、综合组联合应用游泳并抚触及早期通便两种措施,比较3组胎粪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每日排便次数、生后1~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综合组胎粪初排时间及胎粪转黄时间较直接消化道干预组和间接消化道干预组提前(P<0.01),每日排便次数较其他两组增多(P<0.01),生后3~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两组降低(P<0.01)。结论:联合应用消化道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产前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与母乳喂养的关系,阐述产前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方法:以调查问卷、个别访谈、随访的形式,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产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P<0.05).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甲状腺素(T4)对雌性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RIA)分析法系统观察T4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影响.结果 T4100μg/(kg·d),灌胃,连续用药21d,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1),而对大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无显著影响.T4 600μg/(kg·d)T4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LH,E2,P的水平(P<0.01),对大鼠FSH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甲状腺素大剂量、长期应用可降低雌性大鼠血清性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二甲双胍 (135mg·kg-1·d-1,灌胃 ,14d)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及雄性大鼠睾酮 (T)的水平 ,对雌性大鼠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 )、孕酮 (P)的含量和雄性大鼠血清LH、FSH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二甲双胍 (2 70mg·kg-1·d-1,灌胃 ,14d)可降低雄性大鼠血清T的含量 ,而对LH ,FSH无显著影响 ;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LH的含量 ,升高其P ,E2 的含量。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雌性大鼠LH及雄性大鼠T水平 ,升高雌性大鼠E2 ,P的含量 ,对大鼠FSH分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赛庚啶 (CYP)对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观察赛庚啶对大鼠垂体 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赛庚啶 (2 .3mg·kg-1·d-1,灌胃 ,14d)可明显升高雌性大鼠血清LH的水平 (P <0 .0 5 ) ,降低其卵泡刺激素 (FSH)、孕酮 (P)的含量 (P <0 .0 1) ;对雄性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FSH、睾酮 (T)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赛庚啶 (4.6mg·kg-1·d-1,灌胃 ,14d)可明显升高雄性大鼠血清LH ,T的含量 (P <0 .0 5 ) ,而对FSH无显著影响 ;同时可显著升高雌性大鼠血清LH的含量 (P <0 .0 5 ) ,降低其FSH ,P ,E2的含量 (P <0 .0 1)。结论 赛庚啶可促进雌雄大鼠LH及雄性大鼠T分泌 ,抑制雌性大鼠FSH ,E2 ,P的分泌 ,对雄性大鼠FSH分泌无显著影响 ,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