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正  刘红丽  涂学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13-2213,22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情况。方法对243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200例进行对照,分析其异常特点。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10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出现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5例冠心病患者、78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液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液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可能与心血管病发病有关;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门球运动对老年人的血液流变性的改变特性.方法 采用LBY-N6C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36例老年门球运动员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门球运动员运动6个月后与运动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计数)及血清总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门球运动对老年人的血液流变性有较好改善,说明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状况,减少其患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液不液化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9例已育健康男性及57例精液液化时间异常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液不液化症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不液化症患者血液具有较高黏滞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65岁以上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2例及65岁以上健康者66例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两组血液流变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提示临床上特别是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注意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分别测定26例ION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ON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血黏度增高与ION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液流变性改变在ION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6例冠心病患者、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水平;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HCY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患者血清HCY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HCY浓度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脾切除对肝硬化脾亢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脾切除对肝硬化脾亢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测定22例肝硬化脾亢病人脾切除前后血液流变性改变,并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患者相比较。结果: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切除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及血小板数均比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基本同脾亢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脾亢患者脾切除后除了血小板因素,全血及血浆粘度增加等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这可能和脾切除手术有关,保脾手术是预防该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 对2 0 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脑梗塞患者除血沉以外,其它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结论 提示血液呈高度的浓、聚、粘状态造成血液流变异常,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8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细胞比容逐渐降低,而血浆黏度逐渐升高;20~<30岁与60岁及其以上人群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年龄和性别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脑血栓形成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脑血栓形成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进脑血栓形成组亦高于脑出血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急性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有关指标的检测,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指标,为脑出血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比较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有关指标。结果高血压性肭出血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纤维蛋白原浓度、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等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幅度和凝血谱的指标异常变化幅度,特别是纤维蛋白原浓度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导致脑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纠正这些异常因素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药物用量为0.5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治疗14d。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5A锥板式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色法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选取查体健康者38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纤维蛋白原增高,葛根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组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活血通脉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组分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黏度和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组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异常的血液黏度和血液凝固状态,改善脑部微循环,保护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0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大多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脑氧代谢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进行常规治疗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以同期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脑氧含量(SjvO2)、脑组织氧分压(Pbt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脑氧摄取率(CEO2)及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Vmean、Qmean、R、DR及CP)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中SjvO2、PbtO2及CjvO2均高于对照组;CEO2及Da-jvO2均低于对照组;Vmean及Qmean均高于对照组,而R、DR及CP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3d和10d上述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15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异常心电图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达84%,以ST-T波改变为主,以中心型病灶组、出血量多组、血肿破入脑室组和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心电图异常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电图的异常,其心电图异常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有关;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根据心电图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及时地发现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查脑出血与脑栓塞后患者的血糖与胰岛素水平,从而指导临床对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从临床入选32例脑出血患者,纳为脑出血组,27例脑栓塞患者,纳为脑栓塞组,33 例排除了脑血管病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测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根据测得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这3组间的差异.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栓塞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管性卒中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