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复方中药四逆汤与抗氧化剂维生素E抗血管内皮功能氧化损伤、防治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运用喂饲高脂饲料造家兔实验性AS模型,随机分组处理,实验结束时,取主动脉及血样品,分析各组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脂代谢及血管内皮氧化损伤指标(SOD活性、MDA含量、NO水平、ET浓度)。结果:四逆汤中、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的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与内皮氧化损伤变化(除维生素E组的SOD活性外)均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四逆汤组的脂代谢紊乱指标也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四逆汤抗血管内皮功能氧化损伤、防治AS的综合疗效较维生素E为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缬沙坦是否能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 (1)对照组: 普通饮食饲养16周; (2)胆固醇组: 含1.5%胆固醇饲料喂养16周; (3) 缬沙坦组: 含1.5%胆固醇饲料喂养16周,并于后4周饮水中给予缬沙坦3 mg·kg-1·d-1治疗。实验过程中监测血压、血脂变化。于16周末取主动脉观察斑块的分布、面积,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斑块内主要组成细胞量的变化及活化核转录因子-κB的变化。结果: 胆固醇组及缬沙坦组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缬沙坦组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较胆固醇组少30%,斑块中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少20%,而平滑肌细胞数量却有所增加。此外,缬沙坦组核因子-κB的活化及其靶基因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亦较胆固醇组显著减少。结论:缬沙坦可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和/或聚集、抑制了核因子-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PACAP)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 ,随机分为 3组 :(1)对照组 (C组 ) :喂饲普通颗粒兔饲料 ;(2 )AS模型组 :每只兔每日喂饲含胆固醇 1 5g的颗粒兔饲料 ;(3)PACAP组 (P组 ) :喂饲与AS组同样的饲料 ,另从耳缘静脉注射PACAP。分别于实验的 0、4、8、12周末记录兔体重 ,同时从兔耳中央动脉取空腹血 ,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 :并取若干兔的主动脉标本作苏丹Ⅳ染色 ,测量斑块面积。结果  (1)AS组及P组血清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 ;而P组显著低于AS组。 (2 ) 4周末时P组斑块面积显著小于AS组。结论 PACAP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可能与抗AS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缬沙坦(Val-sartan)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核因子κB(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缬沙坦治疗组。喂养12周,进行血脂测定、主动脉内膜/中膜比值测定、主动脉NF-κB和MCP-1的表达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AS模型组NF-κB和MCP-1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缬沙坦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且NF-κB活化和MCP-1表达之间成正相关(r=0.728,P<0.01);缬沙坦治疗组及AS模型组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无差别(P均>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AS模型组比较,缬沙坦治疗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明显减少(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干预AS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下调MC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冠心康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NO及血浆ET-1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冠心康预防用药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家兔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影响。方法 :采用猪油加胆固醇饲料造模法 ,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模型组 (M组 ) ,冠心康治疗组 (T组 ) ,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 (C组 ) ,各组在实验开始 ,第 6周末 ,第 12周末取血标本测定上述参数。结果 :与M组比较 ,T组、C组均可显著提高血清NO含量 ,降低血浆ET 1含量 (P <0 .0 5 ) ,且T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冠心康有维持内源性ET 1和NO的平衡而保护正常内皮功能的作用 ,这可能是其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及组织金属硫蛋白含量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上观察肝、主动脉组织及血浆金属硫蛋白(MT)含量变化,认识AS时机体氧化防御系统的改变。方法:家兔高脂饮食8周,复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以 血红蛋白饱和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家兔肝、主动脉组织及血浆MT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AS家兔肝组织和血浆MT水平分别较对照组高318%(P<0.01)和62%(P<0.01),而主动脉组织MT含量较对照组低33%(P<0.01)。肝、主动 脉组织及血浆MD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95%(P<0.01),76%(P<0.05)和42%(P<0.01),肝组织,血浆MT变化与MDA变化相关。结论:AS家兔肝组织和血浆MT产生增多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的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 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 (AS组 ) ,分别于实验的第 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随时间延长 ,AS组斑块面积逐渐增大 ,斑块检出率逐渐增加。管腔面积在早期斑块形成时并无改变 ,晚期则明显缩小。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均分别与内弹性膜包围面积 (IELA)、外弹性膜包围面积 (EELA)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 ,IELA和EELA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但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家兔AS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 ,且在斑块形成时伴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的同时扩张 ,管腔狭窄与否主要与IELA和EELA相关。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泽泻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家兔血液中部分氧化及抗氧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乙醇回流提取泽泻浸膏。将健康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泽泻组。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血症动物模型,泽泻组灌喂泽泻提取物。8周后检测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i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1)模型组和泽泻组实验后血浆t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泽泻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泽泻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3)泽泻组血清NOS和iNO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泽泻可能通过降低iNO活性,抑制过氧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疗效。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灯盏花素联合缬沙坦治疗12 w,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脂(TG)、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测定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脏肥大指数(KW/BW)和肾皮质钠钾-ATP酶活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大鼠FBG、TG、TC、MDA和KW/BW显著升高,SODI、SI和肾皮质钠钾-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 or P0.05);②与T2DM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FBG、TG、TC、MDA和KW/BW显著降低,SODI、SI和肾皮质钠钾-ATP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缬沙坦对T2DM大鼠肾脏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改善肾脏局部血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游离血红蛋白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模型组,A组)和血管内溶血动脉粥样硬化组(溶血组,P组)。建立血管内溶血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4周后检测血清游离血红蛋白(FHb)、丙二醛(MDA)水平;观察主动脉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并分析斑块内CD163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结果: P组及A组FHb、MDA、CD163和HO-1水平明显高于C组。P组主动脉斑块占内膜总面积比(RAAPIs)、FHb、MDA、CD163和HO-1水平明显高于A组,内膜/中膜面积比(I/M)无明显差异(P>0.05)。斑块内CD163和HO-1表达部位及细胞形态一致。血浆FHb水平与斑块内CD163和HO-1表达彼此间呈正相关(r=0.526,r=0.498,r=0.653;P<0.01)。结论: 游离血红蛋白可通过参与脂质过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诱导斑块内CD163和HO-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治疗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为高脂饲料加用氯沙坦25mg/(kg·d).分别于实验开始前、开始后第4、8、12周清晨空腹取各组实验动物耳中央静脉血0.5ml,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空腹状态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4组。空白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阿托伐他汀3 mg·kg-1·d-1灌胃;通心络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通心络超微粉0.31 g·kg-1·d-1灌胃,连续给药,于6周末酶法检测各组血脂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NO、MDA水平及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核转位情况及ICAM-1 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ICAM-1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C、TG、LDL-C、HDL-C及MDA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NO水平及SOD活性低于空白组(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核转位、ICAM-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多于空白组(P<0.01)。两药物干预组TC、TG、LDL-C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NO水平和SOD活性则高于模型组(P<0.05, 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核转位、ICAM-1基因及蛋白表达亦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通心络组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通心络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P<0.01)。结论: ①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NF-κB的激活及ICAM-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异常有关。② 通心络超微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述病理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核转位进而降低ICAM-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单纯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较常见。 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方法:分别单纯高脂饮食、高脂饲料+脂肪乳灌胃以及高脂饲料+小牛血清白蛋白3种不同的方法喂养兔构建动脉硬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 结果与结论:各组兔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单纯高脂组可出现高脂血症,未发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脂肪乳灌胃组可形成纤维斑块;高脂+小牛血清白蛋白组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证实,高脂饲料加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可形成较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小牛血清白蛋白;高脂饲料;兔;动物模型;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20.0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降脂方对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活血降脂方(由人参、三七、天麻组成,命名为GST)给小鼠灌胃2周,检测血脂、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观察肝指数和肝脏病理变化,筛选出药物的最佳用药剂量。此外,小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12周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高脂(HF)组,正常饮食(ND)组和GST组。除HF组饲高脂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基础饲料;GST组给予GST灌胃2周,其余各组以同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TC、TG含量,观察肝指数、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的mRNA表达。结果:GST可显著降低血脂、肝脂和MDA水平,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肝指数并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增加肝组织PPARαmRNA表达、抑制CYP2E1 mRNA的表达。结论:GST具有有效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PPARα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TG含量、下调CYP2E1 mRNA的表达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普遍认可颈椎旋转手法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脱落的风险,然而该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稳定型斑块的影响研究甚少。 目的:探索颈椎旋转手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脂质含量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普通饲料喂养15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至18周。剩余20只改用含2%胆固醇、10%猪油和88%普通颗粒饲料的高脂饲料喂养至18周,建立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喂养14周时,将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各10只。颈椎旋转手法组兔施行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旋转1次(手法以兔子颈椎旋转至极限即止),1次/3 d,共5次。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拉曼光谱图上未见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但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并不会增加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含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脂饮食致肥胖或动脉粥样硬化兔子血管内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方法: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普通饮食组(OD组)和高脂饮食组(HFD组)。依据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兔8周后,获取兔子血液或颈动脉组织。检测血细胞相关参数和血液生化参数及动脉内膜的厚度,同时用ELISA检测IL-1β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膜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比较分析两组各检测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兔子外周血细胞检测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HFD组脂质检测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高于OD组(P<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OD组(P<0.05)。其它血液生化项目在两组间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OD组血浆IL-1β和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HFD组(P<0.05)。以高脂饮食喂养健康兔子发现HFD组兔血管内膜的厚度明显高于OD组(P<0.05),且血管内膜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具有同样的趋势。结论:以高脂饮食喂养健康兔子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子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在血液中和血管内膜均有表达增高,或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纯胆固醇饮食与胆固醇合并玉米油饮食用于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靠性及其所形成斑块面积的大小,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提供基本数据。方法: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普通饲料组(C组)、单纯高胆固醇饲料组(H1组)和高胆固醇玉米油饲料组(H2组)。实验开始前至第12周,每周末称动物体重。分别于实验开始前、第12周末时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 浓度。12周末将动物麻醉后,从主动脉根部起取胸主动脉8 cm行脂肪染色,观察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测定斑块面积(PA)占主动脉内膜面积(IA)百分比(PA/IA)。结果:实验第12周末,H1组和H2组的HDL-C、LDL-C和TC水平均高于C组(P<0.05),H2组TG高于C组(P<0.05);H2组HDL-C水平高于H1组(P<0.05),但2组间LDL-C、TC及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C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H1组和H2组兔均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模成功率为100%。H1组及H2组PA/IA分别为(49.74±18.78)%和(56.95±26.74)%,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高胆固醇饮食或高胆固醇加玉米油饮食均能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饲养12周的建模成功率均为100%,且2种方法对形成斑块的面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