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凯 《医疗装备》2023,(4):117-119
目的 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整体获益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34例,开展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与标准组(34例,开展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颅内压、预后[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及神经功能[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结果 两组术前颅内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 d,两组颅内压均低于术前,且标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预后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标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其神经功能,利于促进其良性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105例确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62.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83±4.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8±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优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具有降低颅内压充分、术野开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对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1个月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3至2017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06例,女性36例;年龄18~74岁,平均(43.68±13.93)岁。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影响患者1个月内短期预后的因素,用ROC曲线定量分析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的因素。 结果患者1个月内的病死率为29.62%(41/142),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 1.070 [95% CI 1.026~1.116],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OR 0.701 [95% CI 0.549~0.894],P<0.05)、术后红细胞压积(OR 0.841 [95% CI 0.723~0.979],P<0.05)和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OR 1.246 [95% CI 1.056~1.471],P<0.05)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损伤严重度评分(ISS)(β=0.263,P<0.05)、术前红细胞压积(β=0.373,P<0.05),手术时间(β=1.268,P<0.05)、术中晶体输入量(β=0.002,P<0.05)和术中胶体输入量(β=0.002,P<0.05)是影响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上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的最佳预测值是14%(敏感度76.2%,特异度26.0%,曲线下面积0.792),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14%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3%。 结论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手术时间或术前适当稀释血液等方法减少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差值,可能对患者的短期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的探讨q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3例脑外伤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GCS3-8分重型组,9-12分中型组及13-15分轻型组,测定入院时及中、重型组伤后1周的空腹血糖值,记录各组死亡情况。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升高。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病人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症,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明确诊断后早期行颅内压高侧标准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或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监测术后颅内压,随访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中均顺利清除颅内梗死、坏死脑组织及血肿,术后5d内患者骨窗压力逐渐降低至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迟发性血肿、脑膨出、外伤性癫痫、脑积水、颅内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1%,且均经二次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4例患者死亡,有效率达60.00%.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早期行颅内压高侧标准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或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远期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标准大骨瓣术后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 纳入宝安中心医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等分成监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监测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监测组及对照组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监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监测组及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监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电解质紊乱、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标准大骨瓣术后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分为对照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昏迷、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OS评分、E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患者意识清醒,提高神经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SIRS评分应用于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预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6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SIRS评分及GCS评分,分析不同SIRS分值患者的病死率、相同年龄患者不同GCS分值与SIRS分值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着SIRS分值的升高,患者病死率增加,当SIRS分值≥2分时患者病死率显著升高,与SIRS分值<2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年龄组当SIRS分值≥2分时,GCS分值为8~12分的患者病死率15.38%(4/26),GCS分值<8分的患者病死率50.00%(8/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S评分具有独立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蔡学坚  王东军 《现代保健》2011,(17):190-192
近年来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tandard traumacraniectomy,ST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临床疗效及预后却存在争议,本文对其的提出、发展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去骨瓣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计量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7 d环池消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11.43%),环池正常形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5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s,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44)、(5.69±1.17)、(9.18±1.36)、(6.9 8±1.29)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3、7 d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1.30±30.08)、(245.52±35.44)、(185.58±27.66)、(220.64±30.47)、(160.06±25.45)、(189.9 6±28.62)mm H_2O],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脑膨出、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45.71%、16.22%、40.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57%、1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去骨瓣手术,可作为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王镇 《现代保健》2013,(16):125-127
目的:探讨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7例(73.91%),中残3例(13.04%),重残2例(8.7%),植物生存1例(4.35%),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的情况、术中脑膨出的程度,采取适时去骨瓣减压也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03~2017-03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观察组GOS优良率92.11%较对照组73.68%高(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3d、第7d、第14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23.68%低(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反应性分级联合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STBI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3 d内完成GCS评分与EEG检查.出院60 d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使用AD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GCS评分、EEG分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测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GCS评分为3~8分,所有患者均行脑内压监测仪植入手术,持续观察患者颅内压4~15,d,观察患者颅内压力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对患者应用COS评分表进行评估,其中恢复良好10例(50.0%),中度残疾5例(25.00%),严重残疾3例(15.00%),植物生存1例(5.00%),死亡1例(5.00%).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脑室内ICP检测可有效控制患者颅内血液,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1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使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1例和对照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30例,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呼吸异常、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下降更明显;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不仅降低颅内压,而且提高脑组织动脉氧分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症颅脑损伤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我院从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4360,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炳森  关健雄 《现代保健》2014,(10):143-144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探究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颅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有助于监测继发性脑水肿、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63-96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瞳孔恢复率、 NIHSS评分、 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瞳孔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9%,低于对照组的26.03%(P <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瞳孔恢复,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