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内括约肌部分切断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设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行内括约肌部分切断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性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及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等级、肛门狭窄及肛缘水肿程度、术后尿潴留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括约肌部分切断联合外剥内扎术可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产生,并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其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与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配对设计与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对照组则采用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性生活状况、阴道平均长度与深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性生活量表中性欲、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痛等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在性关系满意度评分以及总分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3 d阴道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阴道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与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中各有优势,前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后者性生活质量更高,阴道长度有效恢复,建议临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ERCP联合LC手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手术前后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变化情况。结果ERCP联合LC治疗成功率为97. 14%。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前2组患者血清COR、ACTH、N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后2组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血清COR、ACTH、NE、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 0. 05);术后8个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观察组主观症状评分、情绪评分及GLQ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小,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配合胆道镜取石,观察组患者则应用ERCP+EST进行取石。对比2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取净率为98. 00%,对照组患者100. 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ALT、TBIL、ALB和TP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LB和TP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包括胆管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结石复发,观察组有11例,对照组有12例,2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ERCP联合EST,术后恢复较快,血清学指标改善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TESSYS)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创伤应激、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TESSYS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3D打印技术辅助TESSYS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肌酸激酶(CK)、前列腺素E2(PGE2)]、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腰椎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血清CRP、MCP-1、CK、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腰部、腿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ODI均低于对照组(P 0. 05),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腰椎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采取3D打印技术辅助TESSYS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从而减轻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能进一步减轻患者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侧侧吻合的使用情况以评估其临床运用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6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侧侧吻合组(观察组,n=35)和功能性侧侧吻合组(对照组,n=32),观察2组内瘘成熟时间、首次手术成功率,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术后并发症,可穿刺血管长度(采用可穿刺血管长度/腕横纹至肘横纹长度)。结果 2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透析中平均血流量、首次手术成功率等内瘘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 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 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可穿刺血管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臂或上臂动静脉侧侧吻合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血管资源,减少术后血栓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联合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痔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术后水肿率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水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0天疼痛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有效率高,术后患者水肿和疼痛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高频电切术(HFE)联合氩离子电凝术(APC)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按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胃肠镜下HFE联合MPC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胃肠镜下HFE联合APC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NRS评分、一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蒂息型、扁平型、广基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胃肠镜下HFE联合APC可有效处理有蒂的蒂息型、扁平型上消化道息肉和无蒂的广基型上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可行性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结果、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以及子宫切除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AMH、E2、LH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MH、E2、LH及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OP)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经改进盆底重建手术(PRS)后的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变化,探讨术中联合应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O)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2例行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Ⅰ组36例和观察Ⅱ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行TVT-O、TVT-O网片吊带置入术。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手术前后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OP-Q)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采用PFDI-20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随访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排尿情况和主观POP症状,评价这3种术式对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术后24 h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在术后6个月的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 05);术后6个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的C点距离、D点距离、阴道总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下尿路症状改善率:对照组71. 1%、观察Ⅰ组83. 3%、观察Ⅱ组92. 1%,观察Ⅱ组优于观察Ⅰ组,对照组最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伴下尿路症状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在术中加行TVT-O技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采用改进的等离子电切剜除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黔南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切除术的浅表膀胱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电切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组(对照组)和改进的等离子剜除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0例。术中行肿瘤切缘活检,阳性患者需行二次电切,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定期行膀胱灌注化疗2年并密切随访,对比2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和远期不良反应方面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缘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术后2年的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尿和会阴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浅表膀胱癌采用等离子剜除联合吉西他滨局部灌注化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传统的电切联合表柔比星灌注疗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75例乳腺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7例)和观察组(448例)。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切口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瘢痕长度长于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 789、-43. 406、97. 606,P 0. 05),而2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090,P 0. 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血肿、乳房畸形和术后残留的比例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 933、44. 487、13. 749,P 0. 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与复发的比例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 152、18. 037,P 0. 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56. 57%低于观察组的93.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 095,P 0. 05)。结论使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新型固定环联合羊膜移植与传统羊膜移植遮盖方式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找到一种更为安全简单有效的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羊膜移植术的64例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固定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羊膜移植遮盖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评分及羊膜存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3 d疼痛程度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5 d疼痛程度评分2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平均羊膜存活时间为(10. 82±2. 26) d,对照组为(5. 72±1. 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固定环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提高角膜溃疡患者舒适度,减轻术中及术后疼痛,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提高羊膜的存活时间,优于传统的羊膜移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严建  袁轶峰 《医学信息》2007,20(2):294-296
目的 观察内痔注射结合痔切除与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内痔注射结合痔切除组和Milligan-Morgan手术组各80例.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注射止痛剂次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病例在术后1周疼痛指数、恢复工作时间、病人满意率方面有非常显著差异(<0.01);在手术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0.05);在术后24h疼痛指数、第一次排便疼痛指数、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0.05).结论 对合并有明显外痔的重度混合痔,内痔注射结合外痔部分切除术疗效要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3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观察组采取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 574 4,P 0. 05);观察组患者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2. 565 6,P 0. 05);观察组患者神经麻痹、咬合不佳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4. 608 2,8. 807 2,5. 597 1,P 0. 05);观察组患者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开口度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t=2. 211 1、1. 789 4、1. 985 1,P 0. 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且具有并发症少、恢复效果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既可彻底消除症状,又能恢复肛管的正常结构手术方式治疗混合痔。方法将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外切内扎治疗,治疗组行内痔结扎悬吊外痔切除治疗,比较两组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肛门水肿均好与对照组(P〈0.01及P〈0.05),治疗组随访1年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发生,无复发。结论采用内痔结扎悬吊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痔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距腓前+跟腓韧带重建术和改良Brostrom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踝关节扭伤致外侧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韧带重建组和改良Brostrom组,每组2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比较2组患者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OFAS)评分、卡尔森踝关节功能(KAF)评分、日本足踝外科学会(JSSF)评分。测量2组患者手术前后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以及患侧与健侧的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结果 影像学结果示2组患者术前踝关节外侧不稳诊断明确,术后重建加强韧带良好。韧带重建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长于改良Brostrom组(P 0. 05),但2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KAF评分、JSSF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 05),但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前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均小于术前(P 0. 05);韧带重建组术后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均小于改良Brostrom组(P 0. 05)。2组患者术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韧带重建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跖屈活动度均小于改良Brostrom组(P 0. 05)。结论 与改良Brostrom手术相比,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CLAI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较长,但在恢复踝关节解剖重建、改善踝关节外侧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每组54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PVR)、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BC)、逼尿肌不稳定率(DI)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1年,2组患者完全尿控率、生化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3D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且能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病灶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浮筏”撬拨、顶折捺正手法复位并行掌侧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将2019年1~3月的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利用围旋前方肌双窗口,借助术中“浮筏”撬拨、顶折捺正手法复位,采用桡骨远端斜T型接骨板掌侧内固定;将2018年9~12月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腕关节功能情况、临床疗效和切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至术后3个月末,观察组腕关节功能减损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根据改良的Shea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情况,但术后3 d出现1例切口周缘淤血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患者切口周缘红肿的,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2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 围旋前方肌双窗口入路有效保留了旋前方肌,充分掌握“浮筏”撬拨等间接复位技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骨折不愈合,降低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腕部和前臂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联合改良胸腔负压引流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2组均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装置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胸腔负压引流。统计2组围术期状况、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VAS)、术前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清因子、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引流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即刻观察组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及24 h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AngⅡ、Cor、NE血清含量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TNF-α、IL-1、hs-CRP血清含量较术前增高、α1-AT水平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TNF-α、IL-1、hs-CRP血清含量低于对照组、α1-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52%)低于对照组(21.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改良胸腔负压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手术创伤所致炎性应激反应较轻微,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