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HVOD患者11次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观察肝、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胆囊、脾和腹水量.结果:6例HVOD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表现:灰阶超声示6例肝大,5例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及腹水,4例脾大.彩色多普勒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1例出现反流,1例附脐静脉开放;4例患者肝静脉内径变窄,频谱呈门脉样;2例患者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0.65).经过系统的抗HVOD治疗后4例患者上述超声表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VOD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及磁共振成像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HVOD的超声、MRI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超声诊断8例(61.5%),超声表现为肝肿大、胆囊壁增厚、腹水,肝后段下腔静脉、肝静脉变细,门静脉主干血流缓慢或出现反向离肝血流,肝动脉RI增高。3例(23.1%)误诊为脂肪肝,2例(15.4%)误诊为布-加氏综合症。MRI 7例(53.8%)诊断为HVOD,表现为门脉期及延迟期肝实质不均匀片状强化,肝叶、段静脉腔内对比剂充盈不良,3例误诊为脂肪肝,2例误诊为肝硬化,1例误诊为布-加氏综合症。结论超声对本病有特征性改变,结合MRI及病理活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CT表现(附14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和影像表现,探讨其影像特征。方法 搜集14例外伤后服用“土三七”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肝小静脉闭塞病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6岁。均经CT3期增强扫描、延迟扫描及彩色B超(BUS)检查,其中2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4例经CT导引下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 14例CT平扫均显示肝肿胀、腹水、肝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减低等急性期表现,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全肝弥漫的密度不均匀改变;门静脉期表现具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和低灌注区。所有病例肝静脉显示不清或未见显示,下腔静脉肝段受压变细、变扁、变窄;但14例BUS和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的2例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无梗阻。4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病。结论 CT增强扫描检查对肝小静脉闭塞病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服用中药“土三七”史者CT发现肝脏淤血表现高度提示肝小静脉闭塞病。  相似文献   

4.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例HV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摧患HVOD前均有煎服"土三七"史.3例均行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CT三维血管重组;;3例同时行B超检查;;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 3例CT平扫表现为腹腔积液、肝大、肝质不均匀性密度降低,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及实质期呈现典型的斑片状或"地图"样强化及低灌注区.2例肝静脉显示不清,1例肝静脉可以显示,但有不同程度的狭窄.3例下腔静脉肝段变扁,但远端无扩张,亦无侧支循环形成,B超显示下腔静脉无梗阻.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HVOD.结论 HVOD在CT增强扫描中具有典型表现,结合患者患病前服用"土三七"史可提示HVOD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与布-加综合征(BCS)的CT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收集20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HVOD及20例经介入或手术确诊的BCS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总结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HVOD患者侧支循环数显著少于BC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出现肝静脉狭窄,但BCS患者更易出现闭塞及远端下腔静脉扩张(P<0.05)。BCS患者更易出现下肢水肿(P<0.05)。16例HVOD患者有服用“土三七”等中药史。HVOD患者中,17例出现3支肝静脉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即“三叶草”样强化);BCS患者中无此征象出现。HVOD及BCS患者均可出现“地图样”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OD患者肝静脉可狭窄,但多保持通畅,下腔静脉无扩张,侧支循环少,较少出现下肢水肿,且多有服用“土三七”等中药史。“三叶草”样强化是HVOD的重要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肝静脉造影测压在肝小静脉闭塞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国君  洪丽霞  刘迎娣 《武警医学》2007,18(11):828-830
 目的 探讨肝静脉造影下检测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自由压(FHVP)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在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科从2003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6例VOD患者,3例服用过"土三七",2例服用过"不明中药",1例病因不明.病程18 d~5个月.6例均有肝大和大量顽固性腹水,血清学检查肝炎标记物阴性,肝功能异常,心脏多普勒超声及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无明确支持依据.因患者均有大量腹水而行肝穿活检.为明确诊断,对该6例行肝静脉造影及WHVP和FHVP检测,并以此计算出HVPG.结果 6例经肝静脉造影后测压,WHVP值为29.4~39.0 mmHg平均36.0 mmHg;FHVP值为:16.1~22.0 mmHg,平均为19.4 mmHg; HVPG值为:13.2~19.2 mmHg,平均16.4 mmHg.结论 对可疑VOD患者经静脉插管测定WHVP、FHAP和HVPG检测有助于VOD的明确诊断,且经济、方便、可靠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于肝弥漫性疾病根据病灶分布及其信号强弱可分为4种类型:弥漫均匀型、节段型、弥漫结节型和血管周围型。MRI在T1WI、T2WI及增强后各具特征性表现,本对此作了具体陈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超声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HVOD患者的超声征象,观察肝脏灰阶征象、肝血流显像、胆囊、脾及腹腔积液量等。结果19例HVOD患者超声多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尾状叶不大,肝区回声强弱不均,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变细、肝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侧支循环形成,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脾大及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结论超声征象可为HVO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及时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的CT特点,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方法 收集37例服用土三七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HVOD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影像特征.根据临床表现和结局,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根据CT增强后肝脏异常斑片状强化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37例均有腹水、肝脏斑片状强化、下腔静脉肝段狭窄、肝右静脉狭窄或闭塞.肝大30例(81.0%,30/37),胆囊壁增厚27例(77.1%,27/35),主肝静脉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形成三叶草样表现19例(51.3%,19/37).肝脏异常斑片状强化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相关(Kappa=0.558).结论 腹水、肝脏斑片状强化、下腔静脉肝段狭窄和主肝静脉狭窄是土三七致HVOD主要影像表现.肝脏异常斑片状强化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VOD)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VOD病例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9~72岁,平均47.5岁.全部病例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检查,并经B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 11例患者CT平扫均显示肝脏肿大,9例肝实质密度减低,其中均匀性降低3例,不均匀性降低6例,表现为斑片状、"地图样"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肝实质出现典型的斑片状、"地图状"强化和低灌注区,2例肝静脉显示狭窄;4例严重肝组织淤血、坏死,延迟10 min后肝实质内仍有散在低密度区.病理学上见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结论 VOD的 CT动态增强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特征并结合临床药史,有助于VO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是一种罕见病,诊断困难且疗效差,我院于2008年3月对1例HVOD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肝结核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结核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12例 CT表现: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下多发结节性病灶。肝实质型10例,其中多发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2例,单发略低密度大结了伴斑点状钙化及聚集多个结节样病灶形成“成簇征”或融合成窝状改变各3例,多发囊样病变及发粟粒状钙化伴单发大结节低密度灶各1例。肝内胆管型1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及肝门部多发斑点状钙化灶。(2)4例MRI表现:T1WI、T2WI低信号灶1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3例,增强后为轻度边缘强化或呈多环状强化。结论 各种类型肝结核均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CT、MRI表现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方法对1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吸虫病的肝脏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灶在右肝后段可见“隧道征”;MRIT,wI呈等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5例,TzwI呈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等信号,单发病灶可见周围环形强化,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肝肺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MRI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唐文娟  史河水  梁波  刁楠  梁斌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35-1237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的MSCT表现及CT动态增强扫描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临床证实的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CT表现。结果:CT平扫:12例患者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动脉期:10例(10/12)肝总动脉及左右分支增粗,肝内出现紊乱的网状血管;2例(2/12)同平扫相比无异常强化改变。门静脉期:9例(9/12)肝实质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不均匀强化,肝内小静脉未显示,肝段下腔静脉改变(其中5例肝段下腔静脉呈明显逗号状,4例管腔变窄呈短条状),下腔静脉远端未见明显扩张及侧支形成;3例(3/12)肝内静脉显影较淡,管径明显变细。实质期:肝脏改变与门脉期相似。结论: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可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李红  宋彬  王庆兵  张蓓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2):2055-2057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腺瘤磁共振表现特征,提高对肝外胆管腺瘤的诊断水平,降低其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肝外胆管腺瘤的磁共振资料.结果 5例中3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为绒毛状腺瘤,1例为管状腺瘤;5例中2例伴上皮样内瘤变,1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位于肝外胆管上段,1例位于肝外胆管中段,2例位于肝外胆管下段;5例病灶均呈偏心膨胀性生长.病灶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3例,等信号2例;5例中3例病灶呈不规则形,2例呈类圆形;病灶边缘毛糙3例,边缘光滑2例.5例均伴有胆管扩张,且扩张的胆管壁未见增厚.结论 肝外胆管腺瘤多偏心膨胀性生长,无明显胆管壁浸润,病灶边界毛糙,T2 WI呈等或等高信号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掌握这些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红光  孙涛 《人民军医》2011,(3):215-2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腹胀、尿黄、双下肢水肿1个月就诊。发病前曾每天饮用自制土三七药酒50ml共1个月,曾在外院给予保肝、降酶、利尿及对症治疗,但无缓解。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肝脏肋下约3cm,质韧、表面光滑、无触压痛,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MRI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和生化证实2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进行胸部及腹部的MRI检查。结果9例有脑部异常信号,异常信号分布;豆状核8例,尾状核8例,丘脑5例,胸干1例,半卵圆区1例。结论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MRI表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描述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脑部MR表现,评价MR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男17例,女9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脑部MR检查,8例同时进行了腹部MR数字减影血造影(MRDSA)。其中25例在MR检查后2周内测定血管氨水平并对血氨水平与信号强度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26例中22例脑部有阳性发现,表达为自旋回波(SE)序列双侧苍白球(2/26)、豆状核(4/26)、中脑  相似文献   

20.
下肢动脉慢性闭塞症的MRA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MRA在下肢动脉慢性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54例下肢动脉慢性闭塞症患者,行二维时间飞跃法MRA检查,范围包括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动脉及其三分支。其中21例同时行动脉造影,18例手术探查。结果:21例MRA与动脉造影对照,可比动脉节段168个,其中正常或轻度狭窄46个节段,中度狭窄27段,重度狭窄46段,闭塞49段,两者符合率为92.26%(155/168)。18例与手术对照,可比动脉节段82个,符合率为92.68%(76/82)。同时进行的23例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指数显示,踝/肱指数<0.5,MRA显示血管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下肢动脉MRA与手术、动脉造影、踝/肱指数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下肢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尤其对重度狭窄和闭塞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