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跟腱区及跟部皮肤软组织的血供解剖学,为跟外侧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6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跟外侧动脉“垂直段”及其穿支血管的位置、口径、数目及分布规律。 结果 位于小腿后骨筋膜鞘深部的腓动脉于外踝尖上(6.6±1.1) cm ( 5.5~9.4 cm) 发出腓动脉前穿支和跟外侧动脉,跟外侧动脉下行穿出分隔小腿后骨筋膜鞘浅、深部之小腿后筋膜隔到达外踝后间隙,于腓骨肌腱与跟腱之间移行,继续绕外踝向前下方分布。小腿下段腓动脉、跟外侧动脉穿支数为(3.6±0.7)支,口径为(0.9±0.29) mm,营养跟腱区及跟部皮肤软组织。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跟腱区及跟部皮肤软组织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腓动脉、跟外侧动脉,为跟外侧动脉的命名、临床应用以及小腿中下段皮瓣的设计和跟部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  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证观察。  结果 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之间是脂肪淋巴组织及甲状腺下静脉等;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筋膜后层与气管之间的无血管的间隙。气管旁脂肪组织与气管前脂肪组织相延续,甲状腺血管、淋巴系统走行其中。气管旁、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前后均有一层筋膜覆盖,前后筋膜在外侧与血管鞘相融合,并开口于甲状腺血管根部,内侧与甲状腺相连,其结构与功能均类似肠系膜。气管旁脂肪组织在前方与甲状腺之间存在一间隙,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  结论 甲状腺有系膜且呈“U”分布于气管前及气管旁。甲状腺系膜切除能达到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组织的目的。甲状腺系膜与脏器之间的筋膜间隙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外科平面。  相似文献   

3.
前臂筋膜远端蒂岛状皮瓣的血供依据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臂筋膜皮肤血管的解剖特点,设计了前臂筋膜远端蒂岛状皮瓣。经皮肤明道切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获得较好效果。认为由穿动脉、筋膜下动脉和皮下动脉构成的前臂筋膜动脉网是本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皮瓣利用前臂主干血管的穿支和深、浅筋模膜的细小血管为血供来源,具有对手部主要供血动脉无损伤的优点。文中对皮瓣切取方法、适应症和手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逆行颞顶筋膜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逆行颞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①在12侧成人头颅标本上,对颞顶筋膜的形态和血供进行巨微解剖观测。②分别以颞浅动脉的额支或顶支或额、顶支双蒂设计逆行颞顶筋膜瓣应用于临床修复头颅深度软组织缺损。结果:①颞顶筋膜主要由颞浅动脉供血,额支与顶支是颞浅动脉的终末分支,颞浅动脉经额支、顶支与耳后动脉、枕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及对侧颞浅动脉有丰富吻合。颞浅静脉由静脉额支和静脉顶支汇合而成,动、静脉额支及可动、静脉顶支基本伴行。②临床应用6例逆行颞顶筋膜瓣均获成功。结论:逆行颞顶筋膜瓣供血可靠,具有采取方便、供区隐蔽等优点,适用于额、顶、枕等处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跟腱伴皮肤和跟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难题。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带血供复合组织辩移植一期修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高建明、徐达传等首先报道了吻合膝降血管的大收肌腱骨皮辩修复跟腱的应用解剖,高建明,陈振光等首先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我们于2002年10月收治1例右足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跟腱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跟腱血供的显微外科解剖,为跟腱手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新鲜及下肢固定的标本各15例,注射红色乳胶,用体视显微镜观测。结果:跟腱血供来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其分支为跟腱深动脉,内侧动脉、外侧动脉及跟内,外侧支。结论:跟腱深动脉为跟腱的主要营养血管,另在跟腱的内,外侧及下端分别形成动脉网。跟腱的外膜内尚有丰富的膜内动脉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在5例(10侧)灌注红色乳胶标本上解剖观察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血供。对4例颌面部肿瘤手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应用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4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远端约l/4的皮肤坏死,随访3个月至1年,外形满意、语言及咀嚼功能良好。结论:远端蒂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翼状筋膜是连接两侧颈动脉鞘的冠状位走行的筋膜。目前翼状筋膜在甲状腺外科中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翼状筋膜的相关解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翼状筋膜在甲状腺系膜膜解剖中的意义及其在右侧喉返神经保护、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跟腱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 ,由小腿三头肌 (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 )肌腱在足跟上方约 15cm处融合形成 ,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足跖屈。随着城乡机动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各种事故伤日益增多 ,小腿及足部的创伤多见 ,交通事故伤所致的跟腱损伤常伴有跟骨及皮肤的缺损 ,修复仍很困难 ,这一直是创伤外科棘手的难题[1~ 3] 。多年来 ,人们从基础和临床探索有效的修复术式 ,现就跟腱形态、结构、血供及其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跟腱的形态结构与血供1.1 跟腱的形态结构跟腱长约 15cm ,起自小腿中 1/3,止于跟骨结节 ,附着点位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解剖24侧新鲜下肢灌注标本,观察内踝后间隙内胫后动脉发出的穿支血管情况。临床切取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翻转修复跟内侧创伤缺损5例。 结果 内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内踝及趾长屈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有疏松脂肪组织。在内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胫后动脉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7 mm,一般小于0.5 mm,但数量恒定。内踝后穿支与上方的胫后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有互补性,在筋膜表面和皮下组织中有丰富血管吻合。临床上以内踝后穿支血管为轴点(内踝最下缘上方1~2 cm),设计切取远端蒂筋膜皮下瓣,面积5~6 cm×6~12 cm,修复5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的内侧创面,筋膜瓣均成活。 结论 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相对传统的肌间隔穿支血管组织瓣,其旋转轴点下移,减少小腿供区损伤,无静脉回流障碍,受区组织柔软活动度好,更适合修复足跟内侧的创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鞘与颈筋膜关系的解剖观察,探讨对颈动脉鞘的正确认识。 方法 福尔马林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20具(40侧)。解剖观察构成胸锁乳突肌筋膜后鞘的颈筋膜浅层与颈动脉鞘是否联结、联结的紧密程度;解剖观察颈动脉鞘与颈筋膜中层、椎前筋膜浅层、深层之间的关系、联结的质地与紧密程度。 结果 颈筋膜浅层与颈动脉鞘相联结,但较疏松,钝性分离可将二者分开;颈筋膜中层由舌骨下肌群各肌肉筋膜鞘汇合后向外侧续行汇入颈动脉鞘前部;椎前筋膜浅层向外侧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深层不参与构成颈动脉鞘。颈筋膜中层和椎前筋膜浅层与颈动脉鞘的联结质地韧厚,联结紧密。 结论 颈动脉鞘与颈筋膜各层存在密切的联系,颈筋膜中层和椎前筋膜浅层是构成颈动脉鞘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逆流颞顶筋膜瓣移转术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颞浅动脉颞顶分支与耳后、枕动脉支,前额支与眶上、滑车上动脉支有丰富吻合或与对侧主要血管支直接交通,构筑跨血供区供血的解剖基础,设计以颞浅动脉轴型血管及其吻合支为蒂的逆流颞顶筋膜瓣,向顶枕侧或前额顶部移转覆盖骨外露缺损区加皮片移植或充填。自1996年11月开始,临床应用4例,最大筋膜瓣13cm×7cm。结果:术后筋膜瓣及植皮区完全存活,外形较为满意。癌肿病例术后三周接受放射治疗。结论:逆流供血的颞部筋膜瓣血运行可靠,是提供颞顶枕部深度组织缺损即期、简便、有效的修复方法法。  相似文献   

13.
外踝后穿支皮瓣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充满疏松脂肪组织。在外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8mm。一般0.5mm以上的穿支血管总能找到1条。外踝后间隙内的穿支血管与上方的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遵循“压力平衡规律”,穿支血管的“口径和间距”互补代偿,以保证该区域血供的稳定。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外踝后穿支血管为蒂的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旋转轴点在外踝尖上1~2cm,面积10~14cm×4~6cm,修复3例足踝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结论:外踝后穿支皮瓣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旋转轴点下移,更适合修复足踝远侧的创面,且减少对小腿供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膜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47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时观察前腹壁的解剖及术后对手术视频分析,描述手术径路及解剖层次。结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腹横筋膜及腹膜前筋膜之间操作,可解剖分离出无血管的平面,手术出血最少。壁平面与脏平面相互之间贯通需离断腹膜前筋膜。结论膜解剖指引下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让手术更加精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坐骨神经鞘膜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明确成人盆部坐骨神经筋膜鞘存在与否及其完整性,为临床坐骨神经阻滞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用14具盆腔至腘窝段完整的成人坐骨神经标本,采用局部乳胶注射解剖(10例),矢状位、水平位断层解剖(2例),组织学切片(2例)和磁共振(MRI)(20例)等方法来观察坐骨神经盆腔段的形态学特点。
结果 盆部乳胶未沿神经根走行扩散;断层和组织学资料显示,骶丛神经根无完整鞘膜包裹,骶丛神经和闭孔神经之间无筋膜分割;MRI结果与断层结果相符。结论 坐骨神经根在成人盆腔段无完整筋膜鞘包裹,骶旁阻滞可以阻滞到闭孔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带肉膜蒂的阴茎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成人男性防腐尸体 15具 ,逐层解剖阴茎 ,观察各层结构和血液供应 ,以及层与层之间的联系 ;3具新鲜尸体 ,模拟不同切取阴茎皮瓣手术。结果 :阴茎肉膜疏松 ,伸缩性好 ;深筋膜致密 ,伸缩性差。阴茎背浅动脉走在阴茎背外侧的肉膜层 ,起点外径为 0 .8± 0 .2mm ;阴茎背动脉走在深筋膜层 ,起点外径为 1.5± 0 .3mm。阴茎背动脉发出分支支配阴茎头和尿道 ;阴茎包皮同时接受阴茎背浅动脉和阴茎背动脉的血供。可作为皮瓣蒂部的组织有三种 :肉膜、肉膜 Buck氏筋膜和Buck氏筋膜。肉膜蒂皮瓣可保留皮瓣、阴茎头和尿道的供血动脉 ,容易切取和转位 ;Buck氏筋膜蒂皮瓣无这些特性。结论 :设计带肉膜蒂阴茎皮瓣应是 :皮瓣的远端在Buck氏筋膜的浅面 ,近端在肉膜的浅面 ,宽度包括阴茎背外侧 ,蒂部由阴茎肉膜组成 ,供血动脉是阴茎背浅动脉。  相似文献   

17.
前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00侧成人尸体的膝部,对前交叉韧带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多束性前交叉韧带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其神经血管束沿束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分布于其中,其主要血供来自膝中动脉支,在韧带周围形成血管滑膜鞘.保护和利用此鞘,以利受损韧带在修复时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相关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尸体解剖和活体观察的方法描述和总结相关系膜、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肠系膜上静脉是实施腹腔镜中间入路CME法的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其中主要的系膜为右半结肠系膜和回肠系膜,筋膜包括肾前筋膜及胰前筋膜,筋膜之间构成重要的解剖间隙为右结肠后间隙和横结肠后间隙,二者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为手术的天然平面。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CME的腹腔系膜、筋膜和间隙组成的天然外科平面统一于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该术式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筋膜皮瓣自问世以来,因其血运丰富,操作简便,切取面积较大,修复效果较好而被广泛应用。小腿筋膜独具特点,近年来随着显微解剖学的深入,其临床应用有所发展,将有关文献进行综述。1筋膜皮瓣的血供与分类1986年Nakajima等[1]发现,深筋膜浅层的血管网...  相似文献   

20.
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跟腱及足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跟腱及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跟腱外露26例。结果:26例患者25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顺利愈合,另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短时间换药愈合。皮瓣感觉良好,跟腱无粘连,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跟外侧皮瓣血供丰富,转位修复跟腱外露安全可靠,是治疗足跟及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