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杨兰艳  殷芳  郑盛  王建刚 《安徽医药》2020,24(1):132-13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 1(BAP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 2012年 1月至 2016年 1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7例手术切除的 Ⅰ~Ⅲ期胃癌病人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全组胃癌和癌旁组织中 BAP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 87例病人中选取 3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 BAP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 BA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BAP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39.1%和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90,P=0.000)。 PCR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 BAP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195±0.470)比( 3.399±0.891),t=15.320,P=0.000]。 BAP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TNM分期关系密切( P值分别为: 0.043、0.021、0.008、0.001),Kaplan? Meier分析结果表明 BAP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病人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7.6%和 58.2%(χ2=6.392,P=0.012)低表达组病人预后不良。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 TNM分期、 BAP1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BAP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胃癌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田丹  李新  尚学琴  罗雁 《安徽医药》2019,23(10):1971-1974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 RNA UC001kfo在宫颈癌病人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整理 2012年 4月 2日至 2017年 2月 2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不同国际妇产科协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手术切除的宫颈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共 8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 qPCR)技术检测 UC001kfo表达水平,分析 UC001kfo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人宫颈癌组织中 UC001kfo的表达水平( 4.694± 1.3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1.543±0.598)(P<0.01)。 UC001kfo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病人的 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关系密切( P<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 UC001kfo高表达病人的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病人( P<0.05)。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 UC001kfo表达水平、 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为影响宫颈癌病人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 UC001kfo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 UC001kfo高表达与宫颈癌病人的预后不良有关, UC001kfo或可成为宫颈癌病人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贫血指标 ——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与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病人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 6月至 2018年 3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48例)和潍坊市人民医院( 73例)确诊的共 121例 DLBCL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利用对数秩检验比较不同等级 Hb的 DLBCL病人的单因素生存率。使用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 DLBCL病人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 DLBCL病人 1年和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87.42%、72.56%;1年和 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80.07%、52.95%。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如下因素均是影响 DLBCL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预后危险因素: Ann Arbor分期( OR=3.376,95%CI:1.334~8.544)、骨髓浸润( OR=3.269,95%CI:1.231~8.160)、 B症状( OR=2.213,95%CI:1.016~4.817)、 Hb G2(100~80 g/L)(OR=4.261,95%CI:1.108~16.390)、 Hb G3(< 80 g/L)(OR=9.336,95%CI:2.475~35.219)。结论 Ann Arbor分期、骨髓浸润、 B症状、 Hb≥G2(< 100 g/L)与 DLBCL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的预后存在关系; DLBCL病人初诊时的贫血程度愈深,无进展生存期愈短。  相似文献   

4.
董洁  胡观丽  况蕾  庄涛  张蓓 《安徽医药》2019,23(10):2018-2021
目的探究 TPX2和 Aurora?A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1年 6月至 2013年 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 85例宫颈鳞癌、 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30例 CIN Ⅰ和 20例慢性宫颈炎四组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TPX2和 Aurora?A蛋白在各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课题组对宫颈鳞癌病人进行随访,采用 Kaplan?Meier法以及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TPX2和 Aurora?A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病人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TPX2蛋白在宫颈鳞癌、 CIN Ⅱ~Ⅲ、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0.0%、50.0%、6.7%、5.0%, Aurora?A蛋白在四组病人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3.5%、53.3%、10.0%、5.0%。TPX2和 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宫颈鳞癌和 CIN Ⅱ~Ⅲ宫颈组织中显著高于 CIN Ⅰ和慢性宫颈炎( P<0.05)在宫颈鳞癌组与 CIN Ⅱ~Ⅲ组、 CIN Ⅰ组与慢性宫颈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 TPX2与 Aurora?A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229,P=0.03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TPX2和 Aurora?A蛋白阳性表达病人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病人( P<0.05)。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 TPX2和 Aurora?A蛋白可作为宫颈鳞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 HR)=2.449,95%置信区间( CI):1.056~5.676,P=0.037;HR=2.354,95%CI:1.182~4.688,P=0.01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 TPX2和 Aurora?A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其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的预后相关,有望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5.
汪柳  黄培芝  熊将军 《安徽医药》2020,24(12):2482-2485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癌组织中反义长链非编码 RNA RAB11B?AS1(lncRNA RAB11B?AS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4年 9月至 2017年 3月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 97例 NSCL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所得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并取癌旁(距肿瘤边缘> 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PCR(RT?qP? CR)检测 lncRNARAB11B?AS1表达情况;分析 lncRNARAB11B?AS1与 NSCLC病理参数的关系; Cox回归分析影响 NSCLC的预后因素;分析 lncRNARAB11B?AS1表达情况对 NSCLC病人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试验组 lncRNA RAB11B?AS1表达(2.61±0.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5±0.41)(P<0.001); NSCLC病人癌组织中 lncRNA RAB11B?AS1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疾病分期有关(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 lncRNA RAB11B?AS1表达、远处转移和疾病分期均是影响 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2.70、2.93,95%CI:1.83~3.96、1.58~4.62、1.67~5.13,均 P<0.05); lncRNA RAB11B?AS1高表达病人术后 24个月的总生存率(28.30%)明显低于低表达病人(59.09%)(P<0.05)。结论 lncRNA RAB11B?AS1在 NSCLC病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与病人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可为 NSCLC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前间隙侵犯( prevertebral space involvement,PVSI)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 2009年7月至 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并排除远处转移的 250例鼻咽癌病人。所有病人放疗前行鼻咽部及颈部 MRI检查,接受二维、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经 Log?rank检验,采用 Cox多因素分析比较预后。结果中位随访时间 56个月。共 87例病人椎前间隙受侵(34.8%),为椎前间隙受侵组,另外 163例为椎前间隙未受侵组。椎前间隙受侵组较未受侵组的 T分期、 N分期及临床分期明显较差(均 P<0.001)。椎前间隙受侵组与未受侵组相比,总生存率(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分别为 83.4%比64.4%(P<0.001)、90.8%比85.1%(P=0.069)、87.7%比71.3%(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PVSI是影响两组病人 OS(P=0.013)的因素和 DMFS(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鼻咽癌椎前间隙受侵发生率较高,且较未受侵者的 OS、DMFS低, PVSI是影响鼻咽癌病人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捷  龚庆豪  章波  朱松明 《安徽医药》2020,24(9):1798-1803
目的探索多功能蛋白聚糖( Versican,VCA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下载整理癌症基因组图谱( TC- GA)的胃癌相关数据,联合 Oncomine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中 VCAN mRNA的表达水平,探究 VCAN mR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采用 Kaplan-Meier和 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 GSEA)法分析 VCAN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VCAN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15.138±0.654)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 3.678±0.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03,P<0.001)。 VCAN mRNA表达与 TNM分期( F=3.192,P=0.038)、 T分期( F=4.703,P=0.003)及病,理分级( t=2.642,P=0.009)相关。 VCAN mRNA高表达病人与低表达病人相比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VCAN表达和年龄是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均 P<0.05)。 GSEA分析发现在 VCAN高表达的,主要富集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JAK-STAT),Wnt,Toll样受体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等信号通路中。结论 VCA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胃癌病人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VCAN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葛尚清  杜瀛瀛  孙国平 《安徽医药》2020,24(8):1529-1533
目的探索年轻肺癌(40岁及以下)临床特征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为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0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7月 1日经治的 251例年轻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病人诊断时年龄均 ≤40岁、死亡时间明确,且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绘制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 log?rank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 Cox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影响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病人发病年龄(34.5±5.6)岁,年龄范围为 18~40岁,男女比例 1.13∶1.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绝大多数病人诊断时 TNM分期即为晚期。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是咳嗽(55.8%)。远处转移的部位当中,骨(51.8%)最为多见。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活检(37.1%)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明确诊断的方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轻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与吸烟史(P=0.031)、病理类型(P=0.040)和 TNM分期(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NM分期(P<0.001)和病理类型(P=0.004)是影响年轻肺癌病人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腺癌和晚期是年轻肺癌病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早期发现使年轻肺癌病人更受益。  相似文献   

9.
王鹏  王胜文  宋晓红 《安徽医药》2020,24(11):2261-2264
目的观察同源盒 A9(HOXA9)和前 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PBX3)在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结肠癌 3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年 8月至 2016年 5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病人 77例,取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 HOXA9 mRNA、PBX3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 HOXA9P与 PBX3蛋白表达,分析 HOXA9P、PBX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 Spearman法分析 HOXA9P与 PBX3表达相关性,通过 Kaplan?Meier法对结肠癌病人 3年内存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相比,结肠癌组 HOXA9 mRNA[(3.09±0.55)比(1.02±0.15)]、 PBX3 mRNA表达水平[(2.51±0.47)比(0.98±0.11)]、 HOXA9、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 HOXA9、PBX3表达均与结肠癌病人分化程度、 TNM分期有关(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 HOXA9与 PBX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s=0.643,P<0.05); 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 HOXA9、PBX3阳性表达组 3年内总生存率(OS)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1.2% VS 84.6%,43.6% VS 86.4%)。结论结肠癌组织中 HOXA9、PBX3均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均与结肠癌分化程度、 TNM分期及预后相关,可能共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PA)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χ2检验比较低PA组与正常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胃癌病人5年生存率,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水平PA病人5年生存率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PA与胃癌病人的性别、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病人的年龄、癌灶的直径及TNM分期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低PA组的胃癌病人5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P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与胃癌病人总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低PA、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PA是胃癌病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低水平PA的胃癌病人的生存期较正常病人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
戚利坤  王巍 《天津医药》2022,50(3):300-30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αIP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3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NFαIP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FαIP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TNFαIP6高表达与低表达者的总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患者中TNFαIP6高表达52例,低表达81例。低分化腺癌、Borrmann Ⅳ型、T3~T4期、M1期、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患者TNFαIP6高表达的比例明显升高。生存分析显示,TNFαIP6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明显下降(56.5% vs. 82.9%,Log-rank χ2=12.404,P<0.01)。Cox多因素分析证实,T3~T4期(HR=2.291,95%CI:1.028~5.103)、M1期(HR=3.628,95%CI:1.421~9.260)及TNFαIP6高表达(HR=2.742,95%CI:1.265~5.945)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TNFαIP6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特征有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体质量指数(BMI)在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为胃癌病人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143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NLR、PNI及BMI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生存曲线和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NLR与病人性别相关(86.67%比71.43%,P<0.05),PNI与病人神经侵犯状况有关(54.55%比35.23%,P<0.05),BMI与病人年龄(77.63%比38.81%,P<0.05)及CEA高低(68.09%比42.86%,P<0.05)相关。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NLR、PNI和BMI均与病人预后有关,但是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仅PNI影响病人预后,低PNI病人死亡风险是高PNI病人死亡风险的1.751倍(95%CI:1.189~2.578)。结论 PNI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临床胃癌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初次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中,34例复发(复发组),86例未复发(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波形蛋白(vimentin)、p53、Ki-67和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初次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绝经情况、组织学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微转移(LNM)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ER、PR、p53和vimentin阴性率高于未复发组,Ki-67和CK7表达阳性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病理分级G2及G3、有LNM、Ki-67阳性和使用紫杉醇+铂类药物化疗是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初次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组织学病理分级、LNM、Ki-67和化疗方案是宫颈鳞癌患者初次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腹膜转移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熳  张志广  夏秀丽  季英兰 《天津医药》2012,40(5):437-439,529
目的:探讨发生腹膜转移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164例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将其分成腹膜转移组41例和无腹膜转移组123例,对2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并行缺氧诱导因子-1 a(HIF-1a)、黏着斑激酶(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弥漫型胃癌(DGC)和肠型胃癌(IGC)患者的腹膜转移率(29.37%vs10.5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腹膜转移组的生存率低于无腹膜转移组(P<0.01),Cox回归模型显示TNM分期和腹膜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腹膜转移组HIF-la、FAK和MMP-9的表达均高于无腹膜转移组(P<0.05或P<0.01).结论:缺氧可能在胃癌的腹膜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宏景  王长利 《天津医药》2003,31(5):282-28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47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N分期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有转移的病人(P<0.001);术中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超过6枚的病例生存率高于清扫6枚以下的病例(P<0.001);术后生存率随T1、T2、T3和T4依次明显递减(P<0.001);术后化疗组病例的生存期较非化疗组长(P=0.036);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1)。结论: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化疗与否、肿瘤的T分期、N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术后放疗、术后免疫治疗及手术方式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Arg72Pro)对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治术后胃癌患者110例,采用5-FU为基础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p53 Arg72Pro基因多态.结果 Arg/Arg、Arg/Pro和Pro/Pro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7%、52.7%和24.5%.分别有55.5%和42.7%的患者出现复发和死亡.携带Pro/Pro基因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53 Pro/Pro基因型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53 Arg72Pro基因多态是接受5-FU为基础方案辅助化疗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7.
赵璐  杜小明 《安徽医药》2020,24(4):746-75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性别决定区 Y框蛋白 2(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 2012年 3月至 2017年 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胃癌手术标本 4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40例胃癌和 32例癌旁组织中 VEGF和 SOX2的表达情况,观察胃癌病人 VEGF和 S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不同病理特征和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①胃癌组织中 VEGF与 SOX2的表达率分别为 70.0%及 65.0%,癌旁组织中分别是 46.4%及37.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病人低分化、局部更深浸润、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P<0.05)SOX2的高表达与胃癌病人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 P<0.05)。 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胃癌中 VEGF的表达,与 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r=0.375,P=0.017)。生存分析显示胃癌病人中 VEGF及 SOX2同时高表达与 VEGF或 SOX2单独高表达或不表达相比具有较差的预后( P<0.05)。结论 VEGF和 SOX2的高表达水平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并且预示着病人有着更差的预后,有望成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靶标。  相似文献   

18.
宗桂娟  尹海兵  李春笋  陈旭东  陶玉  杨磊  赵斌  何松 《安徽医药》2020,24(11):2174-2177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胃癌病人 246例。对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c?Met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突变状态。结果 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83.3%,c?Met蛋白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与脉管侵犯有关(P<0.05); c?Met基因突变率与蛋白表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t蛋白表达与脉管侵袭有关;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化之间的 c?Met基因突变率差异不大,且 c?Met基因突变率与蛋白表达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李美  赵峰△  俞婷 《天津医药》2020,48(11):1079-1082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51,73例)与低NLR组(NLR<2.51,7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转移性胃癌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高NLR组转移部位≥2、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癌胚抗原(CEA)≥5 μg/L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10个月vs. 22个月,Log-rank χ2=4.125,P<0.05)。高NLR组患者随访1、3、5年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患者(26.03% vs. 65.33%、6.85% vs. 16.00%、0 vs. 4.0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及NLR≥2.51均是影响转移性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可以预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NLR≥2.51的患者远期生存较差。  相似文献   

20.
袁士龙  华逸  王锋  刘骏斌  袁忠 《江苏医药》2012,38(19):2296-2298,2365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Her-2/neu蛋白的表达,将检测结果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随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58例胃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6.58%(42/158),癌旁正常胃组织中均未见Her-2/neu蛋白的阳性表达;Her-2/neu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神经受累及患者生存时间相关(P<0.05),但与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Her-2/neu 蛋白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均明显低于Her-2/neu蛋白阴性者(P<0.05).结论 Her-2/neu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检测Her-2/neu表达对胃癌临床预后评估及其治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