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前不同时间用水合氯醛液灌肠的制动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117例患儿分两组,对照组患儿在清醒状态下灌肠,观察组患儿在快入睡时灌肠,比较两组用药后镇静起效时间及制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后镇静起效时间快、制动效果好。结论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前,在快入睡时用水合氯醛液灌肠制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在婴幼儿检查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80例无法有效配合治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观察两组婴幼儿保留灌肠后进入睡眠起效时间、睡眠维持时间及灌肠液的外溢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睡眠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睡眠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次数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保证了药物起效及维持时间,减少了药液外溢的损失,用于婴幼儿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用于婴幼儿镇静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婴幼儿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60例行镇静治疗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用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照组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比较两组镇静有效率及开始镇静的起效时间.结果 镇静有效率观察组98.46%、对照组88.50%,两组比较,x2=10.63,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灌肠用于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的镇静效果。方法:将3月~3岁需要做核磁共振的500 例患儿,按检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平均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于检查前半小时用10%水合氯醛50mg/kg/次口服,观察组患儿在检查前半小时给予10%水合氯醛50mg/kg/次灌肠,比较两组检查用药入睡后药物制动效果。结论:观察组患儿灌肠入睡后制动效果好。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时,水合氯醛液灌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水合氯醛不同灌肠方法用于婴幼儿镇静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应用水合氯醛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先进行清洁灌肠后按照0.5 ml/kg水合氯醛自肛门注入;对照组直接按照0.5 ml/kg水合氯醛自肛门注入.比较2组的操作耗时,起效时间及一次给药成功率.结果 操作耗时2组比较,实验组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2组比较,实验组入睡显著快于对照组;睡眠时间2组比较,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给药成功率2组比较,实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结论 采取清洁灌肠提前排空肠道有利于水合氯醛的吸收,减少反复用药、操作快、入睡快、苏醒快.  相似文献   

6.
小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合氯醛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通常服药后10~20min患者即可入眠,持续6~8h,醒后无不适感,不易产生蓄积中毒。婴幼儿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因此,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被广泛用于检查、治疗时不合作患儿的辅助用药和治疗。但灌肠材料、方法和插管深度可影响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77例腹泻病患儿均使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将灌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12 cm,观察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7~22 cm.观察、记录两组药液保留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95.18±38.16)min,对照组(18.18±11.87)min,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可有效延长小儿灌肠的药液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法在儿童MRI检查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MRI检查的儿童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镇静成功率、镇静成功所需检查次数、入睡情况、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完成检查成功、镇静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儿成功入睡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入睡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儿童MRI检查时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减少患儿的入睡时间并增加睡眠时间,是一种有效的镇静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婴幼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儿灌肠后首次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2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口服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作用。方法将行肺功能检查的720例婴幼儿按检查编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查前均给予10%的水合氯醛(0.5 ml/kg)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短时间的睡眠剥夺,观察两组患儿的入睡时间和镇静效果。结果两组2~6月患儿入睡时间和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月至2岁、~4岁年龄段观察组患儿入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镇静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剥夺配合口服水合氯醛对婴幼儿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效果,使患儿能很好地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中的镇静效果。方法以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前的402例婴幼儿为改善前组,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后的521例婴幼儿为改善后组,成立护理专案改善小组,应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分别从肠道状态、灌肠深度及手法、健康教育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标准化方案。结果干预后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明显提高,漏液率由干预前的54.98%降到干预后的14.97%下,辅助检查一次成功率由干预前的77.11%提升到干预后的94.63%。结论护理专案改善后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使漏液率下降,镇静效果和辅助检查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睡眠剥夺联合镇静剂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序号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于对照组患儿在核磁共振检查前30 min应用水和氯醛进行灌肠操作,观察组患儿则先做睡眠剥夺后在核磁共振检查前30 min应用水和氯醛进行灌肠操作。后对2组患儿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检查配合性、灌肠成功率、药物作用入睡时间和首次检查成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水合氯醛灌肠成功率为93.8%高于对照组75.5%;观察组患儿药物作用后睡眠时间为(12.01±3.69)min,对照组为(22.21±7.69)min,观察组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结论:在对小儿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中,应用睡眠剥夺与水合氯醛灌肠法联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好的镇静效果,可以适当提高患儿MRI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针软管保留灌肠对提高灌肠效果的观察。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套针帽行保留灌肠,对照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行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儿保留灌肠成功、药液保留时间及平均药液损失量。结果:观察组患儿保留灌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药液损失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套针帽代替肛管用于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无痛苦、安全性高、患儿容易接受、检查所得图像清晰度高,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患儿行水合氯醛灌肠后不同肛管留置时间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4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肛管留置0min组、肛管留置5min组、肛管留置10min组、肛管留置15min组各60例,在实施10%水合氯醛灌肠后分别立即拔除肛管及留置肛管5min、10min、15min。结果肛管留置15min组有灌肠液外溢例数较其他3组少(P0.05);肛管留置10min组和肛管留置15min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肛管留置0min组和肛管留置5min组(P0.05)。结论患儿水合氯醛灌肠后肛管留置15min有助于提高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盐水保留灌肠对盆腔脓肿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6例盆腔脓肿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均采用生理盐水100~15ml进行保留灌肠,观察组插管深度为15~25cm,温度为42℃~43℃,对照组插管深度为7—15cm,温度为39℃~41℃。结果观察组液体肠内保留时间长,疗效高,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x^2检验和t检验(P〈0.05,P〈0.01)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结论盆腔脓肿患儿保留灌肠时,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提高盐水温度,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观察组将肛管插入25~30 cm观察灌肠效果,并与对照组(肛管插入7~10 cm)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经x2检验,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插管深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洗肛管的插入深度。方法把2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操作前查看肠道X线摄片,了解病变深度,肠管走向,狭窄段的位置,评估肛管插入深度;根据评估,结合患儿年龄,选择粗细、长短适宜的肛管,直到通过狭窄段。采用透明有刻度吊瓶式灌肠筒连接橡皮管及肛管,替代注射器抽吸;对照组使用传统灌肠法。比较2组患儿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儿术前肠道准备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前查看肠道钡灌X线摄片,评估肠道有无畸形、狭窄段位置的高低、肛管插入深度等,对顺利插管、彻底灌洗、有效的排除肠道内积气积便,缓解腹胀,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增加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3岁婴幼儿在心脏超声检查中采用水合氯醛和苯巴比妥钠镇静制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的84例0~3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苯巴比妥钠组和水合氯醛组,水合氯醛组心脏超声检查中采用水合氯醛镇静制动以及相应护理干预,而苯巴比妥钠组采用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以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患儿配合程度、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水合氯醛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优于苯巴比妥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组患儿的配合程度高于苯巴比妥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苯巴比妥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苯巴比妥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的婴幼儿,为了检查过程顺利进行,可以采用水合氯醛进行保留灌肠并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镇静效果,同时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屏  袁成渝  毛晓清 《现代护理》2004,10(7):638-638
目的 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 ,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 ,观察组将肛管插入 2 5~ 30cm观察灌肠效果 ,并与对照组 (肛管插入 7~ 1 0cm)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 ,经 χ2 检验 ,P <0 .0 5 。结论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 ,插管深度以 2 5~ 30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0%水合氯醛灌肠在儿科PICC置管术中应用的效果和护士心理压力的探讨。方法选择57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置管前应用10%水合氯醛灌肠法予以镇静催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对PICC置管的不良反应和置管成功率,并对操作护士心理压力变化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PICC穿刺中,2级程度出血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操作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前予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可以缓解患儿穿刺前的紧张烦吵,增加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置管的出血程度,明显缓解护士的焦虑程度,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