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ADL训练、作业疗法等对94例接受偏瘫康复的患者手的功能障碍进行1~6个月的康复护理,并用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价法中腕关节与手的主动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r指数积分于治疗前、后对偏瘫侧手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94例患者手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肢漩涡浴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两组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水疗组另外采用温热水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水疗组的患肢肿胀、疼痛、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复康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ADL训练及皮肤刺激对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6-12个月治疗,结果:治疗后94例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意象疗法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评分评定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积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意象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可显著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意象疗法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评分评定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积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意象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可显著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迅 《中国康复》1998,13(4):163-164
为探索一种疗效好的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现代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对照组仅用传统针刺疗法,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有很大改善,但2组间比较,综合组疗效更明显(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33例脑血管意外后接受偏瘫康复的患者,根据其接受治疗的情况,被分成一般康复治疗组与作业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用Frgl-Meyer评价法的上肢主动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积分,对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作业治疗组患者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9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2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无作业治疗的其他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及偏瘫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作业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实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作业疗法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手的实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人患肢体位护理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确诊的96例脑血管病急性期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及对照两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与Fugl—Meger积分分别作一比较。结果: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Barthel指数FAM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一定成度的改善。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Barthel指数FAM积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全程的体位护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明显提高,痉挛模式明显减轻,肩手综合征、肌萎缩、关节痛发生率降低,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针刺与运动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针刺及运动疗法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及与其功能性活动的关系。方法:132例首发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按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并进行运动疗法,综合组同时按照中医辩证法对患者上肢施以针刺。结果:治疗2月后,上肢运动功能积分.患腕主动活动范围.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提高(P〈0.05),综合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综合疗法可以明显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早期康复对运动功能及肩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在防止肩手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康复组在发病14天以内进行康复训练,结合中枢性瘫痪的特点,恢复的过程有步骤地进行。结果:一个月康复训练后,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十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3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巴氏指数评分法测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空气波压力辅助治疗能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作业疗法指导,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初评时)以及平稳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和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指数及ADL得分,初评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3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家庭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步行功能训练的结果。方法:运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进行步行功能训练(治疗组)与常规疗法对偏瘫患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运动疗对偏瘫患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P<0.05)。结论:偏瘫患经运动疗法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后,运动能力明显提高,运动疗法是降低致残率。提高运动能力的较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强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Bobath治疗手法,强制组在Bobath治疗手法的基础上应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厚棉质连手手套限制健侧手的活动,对患儿进行集中、大量、反复的训练,疗程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患肢及手功能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强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改善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结合心理康复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34例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7),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加系统化心理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作业疗法结合心理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脑卒中偏瘫的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姿势控制运动、随意运动的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82例患均有步行能力,其中73例为独立步行,9例有助步行,73例患生活自理。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降低患的依赖程度,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预防肌痉挛、防治并发症及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偏瘫肢体的发展规律及各期特点予以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常见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防治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增高,减少并发症,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业疗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相比较。 方法:选择2003-03/2005-06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160例[开始康复治疗距发病时间为(6.6&;#177;5.0)d],随机分为两组:①运动疗法组(n=40),予以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治疗。40-50min/d,平均疗程7周。②运动+作业疗法组(n=120):在运动疗法组基础上,早期开始予以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恢复期重点予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40-50min/d。在康复治疗开始的24h进行首次评定,应用Fue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每2周评价1次。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ruel-Meyer得分: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②Baahel指数: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③两组处于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Fuel-Meyer得分相同时),运动+作业疗法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运动疗法组,在Fuel-Meyer积分在45-60分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 结论:早期应用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用运动疗法组。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76例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88例未进行康复护理。采取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于初期、末期(6周)评定两组患。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高度显性(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