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汉代至今的有关医学和本草文献中小蓟饮片的炮制历史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宋以来均要求“净制”,明代始出现炒炭入药:现今主流炮制方法仍为炒炭法。  相似文献   

2.
荆芥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婷 《江苏中医药》2004,25(10):64-67
综合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材荆芥研究方面的文献,对荆芥炮制、质量控制、化学、药理、制剂及临床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在对荆芥化学研究、制剂研究、炮制条件、机理及炮制前后药理和临床作用的变化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同时对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整理中药炮制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中药炮制”为主题词,分别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SpaceⅡ及Ucinet & Netdraw等软件对所得的中英文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结果:分别构建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共引文献、来源期刊、作者、关键词等的知识图谱,得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引文文献来源、代表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领域等信息。结论:本学科中文文献快速发表期早于英文文献近15年,且英文文献总数远小于中文文献总数。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可理清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中药炮制学科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荆芥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丽娜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5-1936
目的:综述荆芥的资源情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荆芥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荆芥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结论:我国荆芥资源丰富,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煨法"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探讨了中药炮制中“煨法”的历史演变概况。认为,中药炮制中“煨法”是远古的食物加工方法,后来演变为炮制方法及药物的使用方法。在炮制方面主要通过对使用的加热材料、包裹材料进行替代而演变为今天的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一著中,凡妇人经、带、胎、产之患,均适其证、择其要而加入荆芥穗。笔者对全书155方中用荆芥穗之21方加以分析,总结出荆芥穗在炮制、剂量及配伍方面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荆芥穗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炮制前后差异,为荆芥穗和荆芥穗炭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对荆芥穗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生成对照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指认、方差分析、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荆芥穗炮制前后进行多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分别建立了荆芥穗和荆芥穗炭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指认4、9、11、13号峰分别为木犀草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木犀草素;相似度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相似度均大于0.9,HCA、PCA、OPLS-DA结果可明显将荆芥穗和荆芥穗炭区分为2类,2、4、7~12号峰是引起荆芥穗和荆芥穗炭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多指标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对荆芥穗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交优选法筛选荆芥炭炮制的最佳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包贝华  孙磊  丁安伟 《中草药》2005,36(3):370-372
目的 筛选荆芥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工艺炮制的荆芥炭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荆芥炭炮制的最佳条件是2 10℃、加热10 m in。结论 重复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炮制及其相关术语源流的考释,为炮制的规范定名和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考证古今相关文献,分析炮制与相关词语的关系。结果:“炮”和“炙”在古代指的是中药材的火制法;“治”和“制”是指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制药物偏性的泛称;“炮制”包含了现代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净制、切制等;“炮炙”在汉代指的是2种火制方法,但在南北朝以后多指火、水、净、切等多种制药技术,与“炮制”为同一概念;“修事”、“修治”、“修制”则为“炮制”的又称。结论:应当以“炮制”作为规范的学术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梳理炮制对附子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其历史沿革。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对附子的成分与药理作用均有影响,且不同炮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中药炮制作为能够使附子减毒存效的重要加工方法,其对临床辨证论治及安全使用附子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传统炮制中药饮片的要求,笔者对枳壳,荆芥,苍术等3种中药进行炮制,并测定其炮制前后挥发油的含量,对苍术挥发油成分做气相色谱分析,并对含有挥发油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五年中药炮制学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5年中药炮制研究进展:中药炮制研究相对比较重视实验研究,其中以方法工艺研究和炮制化学研究为其主要方向,其次为炮制药理研究,而质量标准、炮制与复方研究等还十分薄弱,文献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等情况。作者认为目前研究中主要问题有:综合性深入研究不足,缺乏中医药理论指导,从复方角度研究中药炮制十分薄弱,不能全面揭示炮制意义;历史沿革及炮制理论研究不够等。炮制文献研究应在搞清古人炮制意图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研究结果提出新见解;炮制化学研究应重视多种成分分析与鉴别;炮制药理研究应结合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并加强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阐明炮制原理;炮制工艺研究以全面系统研究传统方法与新工艺研究相结合相比较;质量标准研究中强调多指标成分的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13.
谢超群 《中药材》1993,16(4):22-22
荆芥穗是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果穗。最近市场上发现一“荆芥穗”,经鉴定为唇形科植物柴荆芥Elsholtzia stauntonii Benth.的干燥果穗。柴荆芥穗能否代荆芥穗入药,均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将二者进行比较鉴别,供药材收购及使用单位鉴别时参考。一、性状鉴别荆芥穗与柴荆芥穗的性状特征比较见表。  相似文献   

14.
荔枝核炮制方法的改进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沈烈行,徐志,王辉荔枝核系无患子科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临床以盐炙品入药。目前各地炮制规范及文献记载炮制方法均为:将净荔枝核用食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鼓起,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但是荔枝核药...  相似文献   

15.
蛤蚧炮制的文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成杰 《中成药》1995,17(2):20-21
通过查阅历代医药文献,阐明了蛤蚧药用“效在尾”,“毒在眼”“去头足鳞片”炮制方法的历史渊源。综合历代文献的论述和现代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结果,阐明了蛤蚧“效在尾”,“毒在眼”的科学依据。认为蛤蚧炮制“去头”只是为了除眼;“去头足鳞片”没有科学道理,又浪费药材。建议临床药用蛤蚧不必去头足鳞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香没药炮制沿革,找出其规范炮制。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调查走访乳香、没药的炮制及炮制衍变。结果:乳香、没药炮制虽较繁杂,然当今文献仍以清炒、醋制、灯心草制为主流炮制。其它衍变没有依据。结论:乳香、没药的炮制工艺应按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历代相关本草、医籍、方书,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荆芥的名称、分类、基原、药用部位、性味、产地、品质评价、栽培采收及加工方法等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荆芥以“假苏”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而“荆芥”一名则首见于《吴普本草》,后世多沿用“荆芥”为正名。假苏之名源于其气味,而荆芥则源自读音。荆芥主流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带穗全草,其道地产区为江苏、河北等地。近代以来总结荆芥品质以茎细、穗多色绿、气香者为佳。在临床应用上,荆芥多为生品入药,炒炭入药主要用于止血。经典名方槐花散、当归饮子原方均以荆芥穗入药,因此建议使用唇形科植物荆芥S. tenuifolia的干燥花穗;而凉血地黄汤则以荆芥炭入药,建议可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荆芥炭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目前中药炮制现状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提出从文献研究入手,通过规范生产工艺、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加大炮制机理的研究力度。结果:通过探讨总结出,加强机械和辅料研究等方面改善目前中药炮制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完善健全法规监赞机制;加强炮制基拙理论研究。结论: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保证;新概念“炮制品”研究,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炮制影响中药中多糖含量,多糖含量随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增加或减少。结论:中药制剂及临床应用应根据用药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中药炮制品。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老中医常在处方药名之上加上角注,要求对某些药物进行特殊的炮制。由于这些炮制品种超出了常规饮片炮制的范围,中药房(店)一般没有储备,在接到医生处方时才按要求临时进行加工炮制,故有“小炒”之俗称。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套“小炒”的独特操作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